2021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環境汙染

2021-01-09 甘肅中公
2021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環境汙染

2021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公共基礎知識,為幫助考生複習,甘肅中公教育為您整理了醫療招聘公共基礎知識點,用來鞏固基礎知識。

【口訣秘籍】

PM,顆粒物,入肺2.5,10是可吸入,越小越危險,進入肺深處。

二氧化碳溫室氣,5.6的硫酸雨,工業三廢氣水渣,赤潮水富營養化,

還有一個氟利昂,臭氧層,紫外強。

【口訣推演】

1.PM2.5,即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其來源包括土壤揚塵、植物花粉、機動車尾氣、二手菸等。

2.PM10,即「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

3.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為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4.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裡昂以及水汽等。

5.酸雨是指pH值低於5.6的大氣降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6.工業三廢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氣、廢水、廢渣的簡稱。

7.海水富營養化是赤潮發生的物質基礎和首要條件。

8.氟利昂(氟氯烴)被認為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部分紫外線,臭氧層一旦被破壞就會使紫外線增強。

【口訣復盤】

1.(單選)空氣中粒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能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肺部,特別是小於2.5微米的細粒子還會被吸收到人體血液和淋巴液中。我國空氣品質報告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是指:

A.粒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 B.粒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

C.粒徑小於5微米的顆粒物 D.粒徑小於2微米的顆粒物

2.(單選)在南極上空,臭氧不斷地減少,並形成了臭氧空洞,這是因為:

A.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的含氟化合物 B.南極的氣候變暖

C.地殼活動 D.太陽的輻射太強烈

1.【答案】B。解析:「可吸入顆粒物」指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故本題答案為B。

2.【答案】A。解析: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的含氟化合物是形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工業化產生的氟氯化物(氟利昂)與臭氧發生化學反應,使臭氧變成普通的氧氣。氟利昂能破壞離地面25km高大氣層裡的臭氧,使透過大氣層的太陽紫外線增強,導致皮膚癌的患者增加,並有可能影響氣候。故本題答案為A。

相關推薦>>>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每日一練模擬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周濤)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