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請聽好,易烊千璽剛才念道:
「路的盡頭還是路,只要你願意走。」
一周工作生活的煎熬,就在周末晚上,被一條溫暖的聲音頻率撫平。
這條聲音,來自何老師與好友謝娜、易烊千璽等神秘小夥伴開辦的廣播小站。廣播小站的錄製過程通過真人秀,製作成芒果臺的新綜藝《朋友請聽好》,目前三期節目播出已經有6.3億次播放。
被疫情「凍結」中的世界,仿佛有了暖流席捲,星光四溢。
01何炅:「重拾人們遺失已久的交流。」
曾經,我們守著收音機,興致勃勃地進入另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認真和主持人一起狂笑、一起思考,和數不盡的陌生人邂逅,感受他們離奇或溫暖的生活點滴。
大氣電波,帶我們短暫逃離時空掌控,聲音來帶的治癒,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被擊中。
一句話有多大能量,要看在什麼場景中遇見。
因為科技進步而不再轉瞬即逝的撫慰,能一遍遍給我們鼓勵。
聲音和其中的心思,也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療愈力量。
只是,有時我們有話無處可說:
事無大小一手包辦的母親,聲嘶力竭對學不會哄人也不愛說話的女兒講,「一年到晚,不知道有沒有和我說十句話。」無處抒發的委屈抱怨,讓她每積滿全身就爆發一次。
為了維持每次家族聚餐而「月光」的五十歲父親,被家人罵打腫臉充胖子。他從不知道該和誰商量,如何去平衡家族的責任感和生活的窘迫。
失戀的朋友深夜巧遇有人朋友圈互動,點開聊天窗口,好不容易扒開一切安好的假象,希望得到安慰。聊了幾句,對方發來一句:「今天太累了,我們明天聊。」
因此,我們學著自我消化:
愛抱怨的人學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點點獨立強大起來,依然摘不掉這個標籤。
沒有人知道,他已經竭盡所能改變能改變的,剩下的「抱怨」,是希望有人伸出援手,去支援他改變那些不能改變的。
妄想一個人可以憑自身超越個人的能力限制,會讓當事者痛苦,圍觀者冷漠。
於是,我們假定沒有人傾聽才是常態:
深夜發朋友圈又偷偷刪掉;
邊洗澡邊飲泣以為淚不鹹;
如果,全世界有沒有了傾聽和交流,世間也不再有快樂和溫暖。
02謝娜:「唯一要做的就是表達你的真實感受。」
阿雅和姐姐上節目時說,「雖然我以為我很愛她,但我的行為並沒有非常的愛她。」
而鄭爽的表達和性格,每每在參加完新的真人秀後又被熱議。
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表達真實感受。或者說,再善言辭的人也會言不由衷。
表達真實感受,需要勇氣。
你可能得到別人的讚賞和認可,也可能接受指正和批評。
所以,他們Call in時會欲言又止:
當何炅問一個復讀了兩年的考生,「你有沒有給自己設一個底線?給自己約定考幾次?」
「我給自己的約定是,三次(吧)。」
「也就是你把這次當做最後一次機會,是嗎?」
……「對,但是,(啊),其實,如果不行的話……」安靜了三秒後,他說:「三次,對。」
他們也會一鼓作氣:
「不好意思,我在公司打過來,信號有點不好,我只想跟太太道個歉,她會聽這個節目。老婆對不起,我們應該冷靜一點處理家裡的問題。」
蒙田在隨筆裡寫,如在此刻被迫做出選擇,我相信我會寧可失去視力也不同意失去聽力和語言能力。
與人交談比別的行為更令人愉快。
曾經,廣播就只是聽和說的地方,人們可能一輩子見不上面,但遇到一把喜歡的聲音,一個有趣的靈魂,肯定會追著播出的每個節目,通過一次次聲音或書信留言互動,偷偷拼湊聲音主人的模樣。
現在,「高清」世界戳破了這層朦朧,我們能看到想了解的人,也有不想了解的人。因為能看見,所以忍不住想看更多。有時候,看得越多,反而越看不見對方的真心。這個人有什麼資源,那個人有什麼缺點,信任必須附帶多少條件和努力才成立。
僅憑聲音就讓人連接的大氣電波時代,那麼單純,那麼美好。
一點點地了解,一點點地愛上,這種相互陪伴的時光如同戀愛一般,令人想念。
03「我懷念的,是電臺情歌」
入夜,每個電臺播放情歌。
印象最深的,可能是鄧超翻唱莫文蔚的那首《電臺情歌》。
歌曲出現在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鄧超飾演的電臺DJ陳末,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檔節目,來撫慰失戀的人。
諷刺的是,他和女友的分手對話,陰差陽錯在直播時傳遍全國。收聽率直線下降,陳末自暴自棄,節目從治癒系變成辣評系。曾經被他治癒的實習生么雞,默默支持自己的恩人,讓節目起死回生,兩人的生命有了更深的連接。
「我們一直忘了要搭一座橋,」
「到對方的心底瞧一瞧。」
當大氣電波的滋滋聲響起,不僅愛情的酸甜苦辣,各式各樣的感覺都會湧來。
感人至深的廣播劇、刺激的恐怖故事、電影、讀書、旅遊、美食、生活、資訊……
豐富的內容經過DJ用心整理,傳遞給千萬聽眾,不僅陪伴著孤單靈魂,也帶來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那些孤單的晚上,哪首歌曾溫暖你?
今晚,誰會陪你輕輕唱?
在不能見面只能聊天的日子,
給他/她發一句:「朋友請聽好……」,
是否還有值得懷念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