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效應管原理、場效應管的小信號模型及其參數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場效應管是只有一種載流子參與導電,用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的半導體器件。有N溝道器件和P溝道器件。有結型場效應三極體JFET(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er)和絕緣柵型場效應三極體IGFET( 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er) 之分。IGFET也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三極體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2271.htm

  MOS場效應管

  有增強型(Enhancement MOS 或EMOS)和耗盡型(Depletion)MOS或DMOS)兩大類,每一類有N溝道和P溝道兩種導電類型。場效應管有三個電極:

  D(Drain) 稱為漏極,相當雙極型三極體的集電極;

  G(Gate) 稱為柵極,相當於雙極型三極體的基極;

  S(Source) 稱為源極,相當於雙極型三極體的發射極。

  增強型MOS(EMOS)場效應管

  道增強型MOSFET基本上是一種左右對稱的拓撲結構,它是在P型半導體上生成一層SiO2 薄膜絕緣層,然後用光刻工藝擴散兩個高摻雜的N型區,從N型區引出電極,一個是漏極D,一個是源極S。在源極和漏極之間的絕緣層上鍍一層金屬鋁作為柵極 G。P型半導體稱為襯底(substrat),用符號B表示。

  一、工作原理

  1.溝道形成原理

  當Vgs=0 V時,漏源之間相當兩個背靠背的二極體,在D、S之間加上電壓,不會在D、S間形成電流。

  當柵極加有電壓時,若0<VGS<VGS(TH)時(VGS(TH) 稱為開啟電壓),通過柵極和襯底間的電容作用,將靠近柵極下方的P型半導體中的空穴向下方排斥,出現了一薄層負離子的耗盡層。耗盡層中的少子將向表層運動,但數量有限,不足以形成溝道,所以仍然不足以形成漏極電流ID。< p>

  進一步增加Vgs,當Vgs>Vgs(th)時,由於此時的柵極電壓已經比較強,在靠近柵極下方的P型半導體表層中聚集較多的電子,可以形成溝道,將漏極和源極溝通。如果此時加有漏源電 壓,就可以形成漏極電流ID。在柵極下方形成的導電溝道中的電子,因與P型半導體的載流子空穴極性相反,故稱為反型層(inversion layer)。隨著Vgs的繼續增加,ID將不斷增加。

  在Vgs=0V時ID=0,只有當Vgs>Vgs(th)後才會出現漏極電流,這種MOS管稱為增強型MOS管。

  VGS對漏極電流的控制關係可用iD=f(vGS)|VDS=const這一曲線描述,稱為轉移特性曲線,見圖。 

  轉移特性曲線斜率gm的大小反映了柵源電壓對漏極電流的控制作用。 gm 的量綱為mA/V,所以gm也稱為跨導。

  跨導的定義式如下: gm=△ID/△VGS|

  (單位mS)

  2. Vds對溝道導電能力的控制

  當Vgs>Vgs(th),且固定為某一值時,來分析漏源電壓Vds對漏極電流ID的影響。Vds的不同變化對溝道的影響如圖所示。

  根據此圖可以有如下關係

  VDS=VDG+VGS= —VGD+VGS

  VGD=VGS—VDS

  當VDS為0或較小時,相當VGD>VGS(th),溝道呈斜線分布。在緊靠漏極處,溝道達到開啟的程度以上,漏源之間有電流通過。

  當VDS 增加到使VGD=VGS(th)時,相當於VDS增加使漏極處溝道縮減到剛剛開啟的情況,稱為預夾斷,此時的漏極電流ID基本飽和。

  當VDS增加到 VGD<VGS(TH)時,預夾斷區域加長,伸向S極。 p VDS增加的部分基本降落在隨之加長的夾斷溝道上, ID基本趨於不變。<>

  當VGS>VGS(th),且固定為某一值時,VDS對ID的影響,即iD=f(vDS)|VGS=const這一關係曲線如圖02.16所示。這一曲線稱為漏極輸出特性曲線。

  二、伏安特性

  1. 非飽和區

  非飽和區(Nonsaturation Region)又稱可變電阻區,是溝道未被預夾斷的工作區。由不等式VGS>VGS(th)、VDS

  2.飽和區

  飽和區(Saturation Region)又稱放大區,是溝道預夾斷後所對應的工作區。由不等式VGS>VGS(th)、VDS>VGS-VGS(th) 限定。漏極電流表達式:

  在這個工作區內,ID受VGS控制。考慮厄爾利效應的ID表達式:

  3.截止區和亞閾區

  VGS<VGS(TH),溝道未形成,ID=0。在VGS(TH)附近很小的區域叫亞閾區(SUBTHRESHOLD p Region)在這個區域內,ID與VGS的關係為指數關係。<>

  4.擊穿區

  當VDS 增大到足以使漏區與襯底間PN結引發雪崩擊穿時,ID迅速增加,管子進入擊穿區。

  三、P溝道EMOS場效應管

  在N型襯底中擴散兩個P+區,分別做為漏區和源區,並在兩個P+之間的SiO2絕緣層上覆蓋柵極金屬層,就構成了P溝道EMOS管。

  耗盡型MOS(DMOS)場效應管

  N 溝道耗盡型MOSFET的結構和符號如圖3-5所示,它是在柵極下方的SiO2絕緣層中摻入了大量的金屬正離子。所以當VGS=0時,這些正離子已經感應 出反型層,形成了溝道。於是,只要有漏源電壓,就有漏極電流存在。當VGS>0時,將使ID進一步增加。VGS<0時,隨著VGS的減小漏極電流逐漸減 小,直至ID=0。對應ID=0的VGS稱為夾斷電壓,用符號VGS(off)表示,有時也用VP表示。N溝道耗盡型MOSFET的轉移特性曲線見圖所示。

  N溝道耗盡型MOSFET的結構和轉移特性曲線

  P溝道MOSFET的工作原理與N溝道MOSFET完全相同,只不過導電的載流子不同,供電電壓極性不同而已。這如同雙極型三極體有NPN型和PNP型一樣。

相關焦點

  • 場效應管知識 什麼叫場效應管 場效應管工作原
    場效應電晶體可分為結場效應電晶體和MOS場效應電晶體,而MOS場效應電晶體又分為N溝耗盡型和增強型;P溝耗盡型和增強型四大類.見下圖 : 3.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 : Idss — 飽和漏源電流.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柵極電壓UGS=0時的漏源電流. Up — 夾斷電壓.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使漏源間剛截止時的柵極電壓.
  •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也瘋狂
    一、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概念  場效應管(FET)是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 transistor)的簡稱,由於它僅靠半導體中的多數載流子導電
  • 場效應管特性及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5514.htm 場效應管控制工作電流的原理與普通電晶體完全不一樣,要比普通電晶體簡單得多,場效應管只是單純地利用外加的輸入信號以改變半導體的電阻,實際上是改變工作電流流通的通道大小,而電晶體是利用加在發射結上的信號電壓以改變流經發射結的結電流,還包括少數載流子渡越基區後進入集電區等極為複雜的作用過程
  • 場效應管分類作用參數和管腳識別
    特點:  具有輸入電阻高(108~109Ω)、噪聲小、功耗低、動態範圍大、易於集成、沒有二次擊穿現象、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現已成為雙極型電晶體和功率電晶體的強大競爭者.  作用:  場效應管可應用於放大.由於場效應管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電容可以容量較小,不必使用電解電容器.場效應管可以用作電子開關.
  • 場效應管的作用- -八一八場效應管存在的「身份」
    場效應管類似於三極體,但由於其輸入阻抗高,耦合電容容量小,因此其不必使用較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器作為耦合電容就可以實現放大管的作用。五、場效應管的作用四- -用作恆流源  場效應管的作用之四就是可用作恆流源。
  • 場效應管的識別與檢測
    (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元件,而電晶體是電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少電流的情況下,應選用場效應管;而在信號電壓較低,又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多電流的條件下,應選用電晶體。
  • MOS場效應管逆變器自製
    這裡介紹的逆變器(見圖1)主要由MOS場效應管。>  圖1  工作原理  一、方波的產生  這裡採用CD4069構成方波信號發生器。
  • 場效應管有哪些用途?
    如圖4-29所示為mos場效應管放大器,輸入信號Ui經CI耦合至場效應管VT的柵極,與原來的柵極負偏壓相疊加,使其漏極電流I1,相應變化,並在負載電阻RD上產生壓降,經C2隔離直流後輸山,在輸出端即得到放大了的信號電壓UO。In與Ui同相,UO與Ui反相。由於場效應管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電容可以容量較小,不必使用電解電容器。
  • 2586場效應管能不能使用3205場效應管代替?
    想要知道2586場效應管能不能用3205場效應管代替?2586場效應管應該指的是2SK2586,3205場效應管應該指的是IRF3205,想要知道能不能替換先要了解它們的詳細技術參數。場效應管技術參數2SK2586場效應管最高工作電壓VDSS=60V,最大漏極電流ID=60A,完全導通時內阻RDS=7mΩ,工作溫度範圍-55℃~150℃,開啟電壓VGS範圍2V~20V,飽和開啟電壓5V以上,典型值10V,開通延時35ns,關斷延時480ns。
  •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
    場效應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電晶體。
  •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和特點
    一: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1)直流參數 飽和漏極電流IDSS 它可定義為:當柵、源極之間的電壓等於零,而漏、源極之間的電壓大於夾斷電壓時減小到一個微小的電流時所需的UGS 開啟電壓UT 它可定義為:當UDS一定時,使ID到達某一個數值時所需的UGS(2)交流參數
  • 場效應管和晶閘管的區別
    場效應管包括結型場效應管JFET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而晶閘管一般是指可控矽,可控矽按照導通方向可以分為單向可控矽SCR和雙向可控矽Triac。 什麼是場效應管 這裡主要介紹MOSFET。MOSFET有三個電極,分別為柵極G、源極S和漏極D,其中柵極G為控制端,源極S和漏極D為輸出端。從半導體的構成方面可以分為NMOS和PMOS。
  • 場效應管在電路中的應用特性
    場效應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也是一種具有PN結結構的半導體器件,簡稱FET,它與三極體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電壓控制器件。通過改變柵極的電壓可以控制漏極和源極之間的電流,場效應管具有輸入阻抗高、噪聲小、熱穩定性好、便於集成等特點,但容易被擊穿。
  • .場效應管特性及單端甲類功放電路原理
    單端甲類場效應管功放電路五花八門,各有特色,本機電路如附圖所示。為了獲得靚麗的音色,採取簡潔至上原則,多一個元件多一分失真,多一條線路多一分失真。現將電路原理作一簡述,以拋磚引玉,其主要特點有以下一些。
  • 場效應管時間繼電器是怎樣工作的?
    打開APP 場效應管時間繼電器是怎樣工作的? 發表於 2019-06-19 14:36:53 場效應管時間繼電器是怎樣工作的?
  • 場效應管與電晶體的區別
    場效應管與電晶體的區別   1、場效應管中,導電過程是多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故稱為單極型電晶體;雙極型電晶體中既有多子的擴散運動又有少子的漂移運動。
  • 如何測量場效應管好壞
    經過這兩次判斷,這個場效應管就是好的。如果所測的結果與上述不符,則這個場效應管就是壞的。要麼是擊穿了,要麼是性能不好了。其原因是人體幾個部位和電阻對場效應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進入飽和區。   (2)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柵極,現象同上。   場效應管有什麼作用還有怎樣來測量極性和判斷好壞,放大倍數等場效應管的作用   1、場效應管可應用於放大。由於場效應管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電容可以容量較小,不必使用電解電容器。
  • 場效應管與BJT放大電路的比較
    而且,由於這兩种放大電路的輸入電流都比較大,因此,它們的輸入電阻都比較小。場效應管放大電路最突出的優點是,共源、共漏和共柵電路的輸入電阻高於相應的共射、共集和共基電路的輸入電阻。此外,場效應管還有噪聲低、溫度穩定性好、抗輻射能力強等優於三極體的特點,而且便於集成。
  • mos場效應管工作原理
    場效應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MOS場效應管   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型場效應管,英文縮寫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屬於絕緣柵型。
  • 場效應管好壞測量視頻
    >   與雙極型電晶體相比,場效應管具有如下特點。   (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器件,它通過VGS(柵源電壓)來控制ID(漏極電流);   (2)場效應管的控制輸入端電流極小,因此它的輸入電阻很大。然後把萬用表置於R×10k檔,再測柵極G1與G2之間、柵極與源極、柵極與漏極之間的電阻值,當測得其各項電阻值均為無量大,則闡明管是正常的;若測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為通路,則闡明管是壞的。要留意,若兩個柵極在管內斷極,可用元件代換法進行檢測。   (3)用感應信號輸人法估測場效應管的放大能力   詳細辦法:用萬用表電阻的R×100檔,紅表筆接源極S,黑表筆接漏極D,給場效應管加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