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使用液晶顯示器,但是你明白液晶顯示的基本原理嗎?為什麼液晶顯示器需要背光,液晶顯示器又是怎麼樣具有顏色的,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些問題。
熟悉相機的朋友都知道,成像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相機鏡頭後面有快門,拍照的時候快門打開,從而在底片上形成圖像,液晶成像的原理其實類似,只不過液晶分子本身並不能發光,所以背光來提供光線,從而形成圖像,而液晶分子就像快門一樣,起到了控制光線的作用。所以簡單理解液晶顯示器成像的原理就是,背光的光線發出,經過液晶分子的控制,最終形成了人眼看到圖像,那麼液晶分子是如何控制光線的呢?
液晶分子的狀態展示
這也很好理解,液晶不是固態,也不是液態,而是一種中間的狀態,其分子在電壓的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所以可以控制光線的透過,形成不同明暗程度的畫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如果只能形成一明一暗是構成不了畫面的.不管是顯示器還是投影機,其實都是按這個原理進行顯示的。當然如果只是進行了上述的過程,形成的畫面僅僅是黑白畫面,因為透過液晶分子的光線並沒有顏色,需要濾色片來「上色」。
彩色濾光片負責「上色」
液晶面板中有很多薄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濾色片,其負責供給顯示器提供顏色之用,其本身是樹脂材料,上面有RGB三色區域,也就是三原色紅、綠、藍三種顏色組成區域,光線透過這些區域後就形成了有顏色的畫面,這就是顯示器具有色彩的原理,DLP投影機也是如此,燈泡發出的光透過三原色的色輪,然後才有顏色,最終投射出來,擁有了彩色的畫面。
濾色片其實也叫彩色濾光片,其佔據面板材料的20%,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是顯示器實現色彩的關鍵技術,但是如今液晶顯示器的濾色片並沒有實現國產化,幾乎大屏產品的濾色片都是向外商採購的,本土的濾色片廠商只能提供小尺寸屏幕濾色片,這一方面的研究還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