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chū kǒu),動詞。反義詞有:進口,入口。
出言;張口。
[王西彥《病人》:「(郝立明先生)不禁出口嘆羨道:『唉,農家樂!真是農家樂!』」]
通向外面的口、道。
[丁玲《韋護》:「他很快的朝那胡同的出口處奔去。」]
把貨物運往國外或外地。
[毛澤東《我們的經濟政策》:「因為敵人的封鎖,使得我們的貨物出口發生困難。」]
船隻駛出港口。
[茅盾《色盲》:「趙女士惘然望著一條出口的大輪船,似乎始終沒有留意到林白霜他們的談話。」]
出口在教材中的例句:
1、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蟋蟀的住宅)
2、李大叔在地洞裡等了好久,不見雨來來搬缸,就往另一個出口走。(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8、 小英雄雨來(節選))
3、在地道裡,離出口不遠的地方挖幾個特別堅固的洞,民兵拿著武器在洞裡警戒;(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8、冀中的地道戰)
4、地道的出口也開在隱蔽的地方,外面堆滿荊棘。(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8、冀中的地道戰)
出口參考例句:
1、真正的淚水來自心底,眼睛只是一個出口。
2、我愛他,卻沒有勇氣說出口。
3、誰能做我的一道陽光,帶我走向明亮的出口。
4、因為我太明白,有些話不必說出口。
5、有些話,不必說出口;該懂的人,始終會懂。
6、由於全球經濟逐漸復甦,經濟部預估這期的進出口貿易將呈大幅成長。
7、同學們請自由參觀,兩個小時後在出口集合。
8、所有的出口商口必須達到國際標準。
9、一切我都看在眼裡,不過是沒說出口罷了。
10、說出口的話是藥,悶在心裡的事是病。
出口有關的成語:
1、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礙口識羞(ài kǒu shí xiū):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3、口無擇言(kǒu wú zé yán):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
4、噴珠吐玉(pēn zhū tǔ yù):嘴裡噴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5、愛口識羞(ài kǒu shí xiū):愛:吝惜。指怕羞而難以出口說話
6、赤口白舌(chì kǒu bái shé):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7、吐哺握髮(tǔ bǔ wò fà):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髮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8、金口玉言(jīn kǒu yù yán):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9、輟食吐哺(chuò shí tǔ bǔ):輟:停止;哺:口中的食物。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10、赤口毒舌(chì kǒu dú shé):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出口造句和解釋_出口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