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通訊員 馬祥偉)近日,在石泉縣熨鬥鎮沙灣村,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與石泉縣農林科技局對口協作第八次聯席會議上,金壇區農林局援石工作組和縣農林科技局執法大隊正式向新沙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分別頒發了《熨鬥白菜中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書》簡稱(GAP認證)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報告,隨後江蘇省「一號農場」有限公司正式與沙灣村新沙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籤訂了25噸熨鬥無莖白菜的供銷協議,下一步還將繼續籤訂「年收購熨鬥無莖白菜10萬斤的訂單合同」,這標誌著石泉縣農林科技局蘇陝協作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標誌著兩地合作邁上新臺階。
自蘇陝協作項目開展以來,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援石工作組在石泉農林科技局大力支持下,主要圍繞熨鬥白菜工作先後12次深入熨鬥鎮調研該項產業,制定了《熨鬥白菜生產技術規程》,採樣2次、土樣3次、水樣1次。援石工作組在石泉縣農林科技局黨委指導下突出重點,通過典型引路的方式,主要圍繞六項工作,推進扶貧資源下沉、幹部下沉、工作下沉,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推進組織體系建設,培育市場競爭主體
創新的建立健全產業化組織體系,明確組織架構和分工,在體系中充分照顧農民、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關切,均衡各方利益,利於對生產計劃(布局)的落實、標準與規範的貫徹。關注對體系內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市場競爭主體的培育工作,加大在人才、資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重點扶持「三中心一基地」即:產品分揀中心(分揀包裝車間、冷庫及冷鏈運輸設施)、質量檢測控制中心(生產過程監控與產品檢測)、育苗中心(技術集成引進與種苗繁育)、生產基地,加大對其在組織建設與市場宣傳運作上的輔導力度。並引導主體與高端優質市場的協作,從而帶動自身能力的提高。
推進品牌體系建設,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市場競爭主體自有品牌、區域公用品牌共同構建了特色農產品的品牌體系。熨鬥白菜具備申報與打造地方證明商標與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一切條件,在援石工作組與縣農林科技局共同努力下加速推進了公共品牌的申報工作。
推進標準體系建設,確保產品高質內涵
建立健全的熨鬥白菜標準體系,促使生產者按標生產,保障產品優質、安全和品質的穩定,更高賦予「熨鬥白菜」高品質內涵。
推進創新體系建設,保持產業發展後勁
1、加大對安全生產技術(綠色生態防控技術)的引進、集成創新和推廣力度,適時推動有機生產;2、加大對適配機械的引試力度,實現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3、是加大對新品種引進與示範力度,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4、是加大對白菜產後處理技術與廢棄物利用技術研發力度,延伸產業鏈。
推進信息體系建設,提升產品市場美譽
1、在石泉農林科技局執法大隊的主動配合下,建設完善了生產監管設施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完善,實現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全程跟蹤和有效溯源;2、建立健全網上營銷平臺,完善「線上」、「線下」營銷模式,加強品牌多維推廣。
推進認證體系建設,實現產品有效增值
積極開展基地、產品和品牌認證工作,落實良好農業規範(GAP)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供港基地認證、出口備案認證等,全面提升產品形象和自身的社會認知度,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
編輯: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