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貓養狗養魚都弱爆了,他養了六十萬隻蚊子…
炎熱的夏天
讓人難受的不只是高溫,
還有蚊子的騷擾
為了驅蚊
你是不是想盡了辦法?
然而
對於侯銀續來說
夏天沒有蚊子的陪伴是不完整的
他不僅不驅蚊
反而對蚊子格外「親切」
↓↓↓
養蚊子
在水庫周邊找蚊子
甚至在髒兮兮的積水裡找蚊子幼蟲
你是不是好奇
別人都躲著蚊子
為什麼他要主動「追」蚊子呢?
其實,這是侯銀續的工作需要
「為了收集蚊子,別的顧不上了」
侯銀續是安徽省疾控中心消毒殺蟲科副科長,也是一名「職業捕蚊人」。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捕蚊子呢?
因為蚊子會傳播疾病,所以每年夏秋季節,安徽省疾控部門消毒殺蟲科的工作人員要對當地的蚊蟲進行監測。
如果發生了蚊子傳播的相關病例,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測的數據為預防蚊蟲疾病的傳播提供數據支持。
為了捕蚊,水舀、試管、蚊帳都派上了用場,不信你往下看。
水舀
這是侯銀續捕蚊時,經常用到的器具。
他通常拿著水舀前往水庫、池塘及村民家的水缸尋找幼蟲。
在水庫中,為了避免水波震動驚跑蚊子幼蟲,侯銀續每隔10米舀一次水,觀察是否有幼蟲、數量、種類等。
人誘停落法
侯銀續經常選擇一段固定的時間,在草地旁露出自己的小腿,引誘蚊子前來叮咬自己,再用吸蚊器將蚊子收集起來。
被蚊子叮咬後難道不癢嗎?侯銀續表示:為了收集蚊子,別的顧不上了。
人誘捕蚊
這是最枯燥的一種捕蚊方式。
「職業捕蚊人」要徹夜坐在雙層蚊帳中,蚊子會追隨人體的氣味,飛進蚊帳中,這時工作人員就可以拿著吸蚊器在隔層中把蚊子通通吸走。
圖為侯銀續的同事用人工小時法捕蚊
除了這些器具,還可以用試管捕蚊,將試管的一側對著蚊子,在另一側蒙上一層紗布,對著蚊子往回吸氣,通常捕蚊人會吸進灰塵,這個方法被稱為「人工小時法」。
十年養六十萬隻蚊子,一眼就能辨別蚊子種類
2008年畢業的侯銀續,恰逢汶川地震剛剛過去,得知疾控部門招聘,便立刻報了名。希望生態學出身的自己能去幫助受災的人們。
應聘成功後,侯銀續來到了消殺科,為了能儘快適應工作,他便主動請纓,與其他有經驗的同事一同外出捕蚊。凌晨捕蚊對他而言就是家常便飯。
圖為侯銀續將收集來的蚊蟲進行分類、樣品處理
為了能熟知蚊子的生活習性及繁殖情況,他還在實驗室裡養殖了近十年的蚊子,總計數量高達六十萬隻,如今的他只要看一眼蚊子,就可以辨識出蚊子的種類和齡期,讓人不由誇讚牛牛牛。
捕蚊真的如同聽起來那樣有趣嗎?其實侯銀續通常是在髒亂差的環境中捕蚊。
「在安徽阜南豬圈裡,豬貼著我的腿,腳踩在豬糞中,我拿著吸蚊管對著屋角、牆壁和豬身上的蚊子猛吸。」那次捕蚊後,侯銀續總感覺嗓子眼有個膜貼在上面,一股豬糞的味道。
圖為「捕蚊人」在豬圈裡掛捕蚊燈
2012年,侯銀續對自己最初的選擇產生了質疑,工資低、工作環境差、做的是最基層的工作……讓他曾一度想離開。如今,他已經認識到捕蚊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我可以指導如何滅蚊,在洪災、地震過後,教大家如何預防傳染病,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存在感。」
侯老師小課堂
1.蚊子傳播的疾病
所有的蚊子都會傳播疾病嗎?當然不是,侯老師表示,在安徽境內,最常見的是庫蚊、伊蚊、按蚊。
雌性蚊蟲不僅吸血還會傳播疾病。其中,庫蚊傳染的疾病主要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等,伊蚊會傳染登革熱,按蚊則會傳染瘧疾及絲蟲病等。
2.蚊子喜歡哪類人
候老師介紹,蚊子喜歡新陳代謝快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高的人。所有蚊子更偏愛胖子和帶有奶香氣的小朋友。
3.如何防蚊?
保護環境:城市中的公園水塘要保持水質清澈、流動,且魚翔淺底,蚊子的蟲卵和孑孓(幼蟲)是魚類的「天然飼料」,因此,清澈生態的自然水體是不會有高密度蚊蟲存在的;
傾倒積水:蚊子喜歡在積水的地方產卵,經常檢查房前屋後有無壇罐存水和窪地積水,家中養花,水要一周一換;
安裝紗窗:在家中陽臺等地要安裝紗窗,防止蚊蟲進入。
侯老師提醒大家,如今衛生創建格外重要,由於市民不了解蚊蟲,很多人就是自己在「養蚊子」。
圖為侯銀續從村民的水缸裡撈出的孑孓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了解了「職業捕蚊人」的工作?在全國,卻有一大批像侯銀續一樣的「職業捕蚊人」為傳染病的防控而努力,炎炎夏日,為他們的付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