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蓋仔獅 香港民俗巡遊顯身手

2020-11-22 惠州日報

近日,香港惠東同鄉總會在香港東區筲箕灣、柴灣舉行一年一度恭賀譚公寶誕大型民間民俗巡遊活動。香港惠東同鄉總會的巡遊隊伍陣容龐大壯觀,一路彩旗飄揚,舞龍、舞獅及武術隊表演等,吸引了沿街兩側民眾駐足觀看。活動邀請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惠東稔山長排蓋仔獅參加表演。惠東稔山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當天展演了蓋仔獅和醒獅、武術等民間藝術,為活動助興,增添了惠東鄉情文化元素。

舞獅作為惠東縣稔山鎮長排村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其中以長排村紅額青面的「蓋仔獅」歷史最長,被當地群眾尊為「獅王」。蓋仔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逢年過節、喜紅慶典或有重大活動,都用獅班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目前,稔山長排蓋仔獅已進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眉宇間寫有「王」字 在獅班地位最高

陳志豪介紹,據考證,蓋仔獅源於明清時期,叫法甚多,古稱「金獅」,臺灣同胞稱作「感仔獅」,香港同胞稱作「貔貅」,由福建傳入陸豐、海豐、惠東稔山、港臺地區,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被尊稱為獅王。蓋仔獅造型古樸,與其他獅最大的不同是其紅額青面,頭部狀似鍋蓋,因而得名「蓋仔獅」。細看其面部,口闊目大鼻短,眉宇間寫有「王」字。「雖其貌不揚,但蓋仔獅在獅班中地位最高。」陳志豪說,其他獅隊與之相遇,必須向蓋仔獅行參拜大禮,繞側而過。在粵東地區有「紅額青面,獅班免掠」之說。「免掠」是「不用比」的意思,可見其武藝高強、地位崇高。比如,不論哪個村若有蓋仔獅在表演,其他獅類是不敢進村的,只有等「獅王」表演結束離開方敢進村。反之,其他獅類在一個村裡表演,如果「獅王」突然闖進,只有自覺中止表演,選擇離開。其他種類的獅班與之相遇,要偃旗息鼓,乖乖地站在旁邊讓道等候「獅王」通過,有的乾脆改道避之,可見蓋仔獅地位特殊。

上半場「行獅」 下半場「打拳」

據介紹,長排蓋仔獅以憨直拙樸、粗獷自然見長,在高亢粗獷的銅鑼皮鼓伴奏下,抑、揚、開、合、滾、躍、搶……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表演方式, 舞獅表演分兩部分進行,上半場「行獅」,進行獅舞表演,下半場「打拳」,即武術表演。通常以農村的曬場、空地為表演場所,由一人舞動獅頭、一人牽動獅尾。在大鑼、大鼓、大鏟的伴奏下開始舞獅,先朝天拜三下,接著繞圓場和朝場地4個角落覓食,然後在場地中間舞弄,表演內容分為大小門、參神、踏七星、踩八卦、打四門、瞌獅、睡獅等,動作風趣,伴有喜怒哀樂的情緒。

長排人稱舞獅為「打虎獅」,打者,武也,由此可見長排人對武術的重視。下半場的武打表演先後表演單人打拳、雙人對打表演,也有單人棍術、雙人對打棍術、搬刀、舞尖串、尖串對鐵尺、輾藤牌,最後是集體持棍對打,隨著吹、打樂節奏的加劇形成表演的高潮,場面異常激烈、逼真。以上表演項目每個班子不一定樣樣都有,但起碼要有5項,故叫「搬五彩」。每次表演以班裡師傅再次舞起獅頭鳴炮參拜結束。

目前,這種融合了舞蹈和武術動作的「蓋仔獅」也成了不少長排村村民娛樂休閒、強身健體的一大法寶,村中很多人熱衷於學習舞獅打拳。

勤學苦練獅藝 堅持傳承推廣蓋仔獅

1981年出生的陳志豪是惠東縣稔山鎮長排村人。他七八歲時就對蓋仔獅產生了興趣。每年春節期間,哥哥姐姐們忙著討紅包時,陳志豪卻在獅隊屁股後面,從早跟到晚。14歲那年,一位老師傅見陳志豪那麼有學習熱情,便把他吸收到蓋仔獅隊伍中。陳志豪訓練非常刻苦,每晚的練習基本都是第一個到。後來基本功紮實了,就練拳、對打。半年後,就可以舞獅、空拳或棍術對打。一次廟會上,獅隊被邀請到鄰村表演,陳志豪舞獅尾。一場二三十分鐘的表演,他一個人堅持完成了。

此後,無論是當兵還是工作,陳志豪總不忘為家鄉這個傳統文化項目做推廣。1999年陳志豪入伍。在部隊,他所在的營參加文藝活動時是舞醒獅的。擅長武術的陳志豪正好有了用武之地,開始教自己的連隊舞獅,後來還成了多個連隊的舞獅教練。

退伍後,陳志豪先後在深圳、惠州等地工作。工作間隙,他一直不忘舞獅。2011年,在長排村理事會贊助下,蓋仔獅隊一行10多人到肇慶參加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共有100多支隊伍參賽,陳志豪所在的蓋仔獅在場上威風凜凜,最後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後,長排村蓋仔獅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2013年,陳志豪在陳江上班。只要村裡有蓋仔獅演出,他都會回鄉幫忙。春節時,陳志豪會帶領獅隊到各家各戶、文化廣場、文化站參拜,祈求國泰民安。後來,他還創辦了醒獅團,多次帶學員參加省、市比賽並獲獎。為了讓蓋仔獅能被更多人所知、接受,陳志豪近年來帶領獅隊勤奮苦練,參加比賽和表演,推廣蓋仔獅。

「長排蓋仔獅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希望蓋仔獅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讓更多人把這個傳統民間藝術傳承下去。」陳志豪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宮曉磊 通訊員子 浩

相關焦點

  • 惠東稔山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與蓋仔獅的故事
    80後舞獅21載 傳承民俗作己任惠東稔山長排村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為蓋仔獅申報市非遺陳志豪希望蓋仔獅這項傳統民間藝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惠東80後陳志豪舞獅21載 傳承民俗傳統文化
    據了解,蓋仔獅即舞獅表演,長排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舞蓋仔獅表演方式。日前,在惠州市第四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蓋仔獅傳承人陳志豪的表演讓人感受到了其魅力。除了蓋子獅,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陳志豪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努力。他希望在舞獅習武的同時,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陳志豪希望蓋仔獅這項傳統民間藝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香港馬會花車巡遊 首邀18名學童舞獅(圖)
    香港馬會花車巡遊 首邀18名學童舞獅(圖) 2015-02-09 10:25: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2月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一年一度的賀歲花車巡遊將於年初一上演,今年共有13架花車及21隊表演隊伍參與,香港賽馬會亦是其中一家參與機構。馬會今年以有160年傳統手藝歷史的佛山「黎家獅」獅頭布置花車,巡遊隊伍的人數亦是歷年之冠。
  • 福建平和三平祖師公神像千年首赴香港巡遊
    佛教在線香港訊 由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策劃籌辦,以「福建神明佑香江,祈福和平大法會」為主題的巡遊活動於2011年7月1日至5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隆重舉辦。應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和香港漳州同鄉總會的邀請,平和海外聯誼會、三平管委會一行13人護送三平祖師公真身首次出境抵港,參加由香港福建社團聯合會以及有關閩籍社團牽頭組織在港舉辦的「第一屆香港福建民間信仰文化節」暨「福建神明佑香江 祈福和平大法會」。這是平和三平祖師公神像以福建省漳州地區惟一神像代表赴港參加該項活動,也是三平祖師公神像千年來首次赴港巡遊。
  • 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1月26日 (外代一線)(2)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11月18日,一款可為患者進行新冠病毒相關檢測的遙控機器人為一名志願者進行檢查。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1月26日 (外代一線)(3)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這是11月18日在埃及坦塔一所醫院拍攝的可為患者進行新冠病毒相關檢測的遙控機器人。
  • 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元旦正式開放 古城新生迎新年
    2020年1月1日,由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指揮部主辦,安慶古城文化旅遊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開放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吸引了眾多本地市民及外地遊客前來遊玩,當日現場人流突破8萬,熱鬧非凡。本次開放活動將一直持續至1月5日,共設有新春市集、古城音樂節、非遺民俗、馬戲嘉年華、文化展館五大主題板塊。特別邀請11支人氣樂隊活力開唱;於全街區全天候巡遊展示黃梅戲、蓮湘舞、花梆舞、木偶戲等安慶非遺民俗;同時打造望江挑花、皖江名人故事館、海子詩歌館、撞詞所等主題文化空間,帶領市民及遊客探尋宜城文化脈絡。
  • 潮汕人文|記陸豐青塘蓋仔獅和青塘拳傳人黃學文
    潮汕人文|記陸豐青塘蓋仔獅和青塘拳傳人黃學文
  • 豚鹿家族添三隻幼仔 獅尾猴寶寶極為珍稀
    此時,食草動物大家族正迎來一波生育高峰,其中不乏珍稀保護動物:一級保護動物豚鹿家族一下新添3隻;珍稀獅尾猴寶寶受著家族的精心呵護;新生河馬寶寶也成為新寵,園方正為它徵集名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鹿家族最近有寶寶降生。上世紀80年代,豚鹿這種鹿科花鹿屬動物已在我國宣布滅絕。
  • 「離開」香港,才能找到香港最好玩的地方
    在三四天的小長假裡,去香港是最方便不過的——不不,不是讓你去購物,而是去那裡的離島享受一個原始的、自然的和充滿民俗樂趣的香港。周末,香港人常常要離開喧囂的香港,去那些散落在海面上的小島,那些島被稱為離島。其實,離島區是香港最大的行政區,包括南及西南面20多個島,如大嶼山、南丫島、長洲、大澳等。
  • 香港2021年除夕煙花倒數活動會舉行嗎?取消新春花車巡遊
    港媒12月4日消息稱,香港第四波疫情來襲,香港旅遊發展局今日(4日)宣布,由於政府已收緊多項社交距離措施,出於保持社交距離的考慮,今年將不會在維港兩岸舉行煙火倒數活動,另外,今年新春亦將不會舉辦花車巡遊。
  • 《機械師2》曝新劇照 楊紫瓊亮相斯坦森顯身手
    《機械師2》曝新劇照 楊紫瓊亮相斯坦森顯身手 時間:2016.07.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嗣爺
  • 中國「水刀」顯身手
    原標題:中國「水刀」顯身手(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水滴石穿,靠的是時間。水割板材呢?也是靠時間,不過由慢變快:3倍音速,每秒達700多米——直徑僅1毫米的柔弱水流,從切割機噴嘴噴出,任意地在幾公分厚的鋁合金板材上變換各種姿態、角度。短短幾分鐘,一塊四角鋒利無比、卻又四邊坡度各異的型材便告切完。
  • 吳忠公安綜合演練顯身手
    吳忠公安綜合演練顯身手 2019-09-18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東港口:依山傍海故事多
    作為惠東濱海旅遊的重要一隅,港口不僅有著渾然天成的優美景觀,還書寫了慷慨激昂的紅色革命故事——1962年10月7日,以張苞為連長的民兵連在港口小星山島與偷襲的敵特部隊進行了浴血鬥爭,擊退了敵人,保衛了國家。港口民兵連以血的代價鍛造了鐵血軍魂。
  • 海滄200米「蜈蚣閣」盛裝巡遊 現「二十四孝」圖文
    ­  獨具閩南特色的「蜈蚣閣」巡遊場面十分壯觀。­ 村民李先生說,巡遊過境是為了祈福百姓安康、國家強盛。  ­  東嶼村作為「蜈蚣閣」民俗傳承的重要村莊,對「蜈蚣閣」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很大貢獻。去年,東嶼村蜈蚣閣傳習中心成立,中心副主任李先生說,每年此時,全村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展現出村莊極大的凝聚力。今年還特別將「二十四孝」的圖文描繪在「蜈蚣閣」上,提醒村民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可忘了孝道。
  • 「慶回歸、撐立法」 香港市民太平山頂上高唱國歌
    伴著歡快的鑼鼓聲,150艘各型漁船插上五星紅旗與香港特區區旗、載著慶祝標語與各式花牌,分別從香港仔、屯門、長洲、筲箕灣出發,在港島西環附近的海域會師後,浩浩蕩蕩地駛向維多利亞港。當日是香港回歸祖國暨特區成立23周年紀念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公布實施後的首個紀念日。香港漁民團體聯會等以「慶香港回歸、賀國安立法」為主題,共同舉辦這場盛大的海上巡遊活動。
  • 惠東富力希爾頓逸林度假酒店「兒童護照第二季」正式啟動
    趁這大好時光,帶上寶貝來參加惠東富力希爾頓逸林度假酒店「兒童護照第二季」項目吧。2019年6月1日,惠東富力希爾頓逸林度假酒店舉辦了「兒童護照第二季」項目的啟動儀式,並邀請了在店客人及媒體家庭蒞臨現場體驗「小小紳士和小小淑女餐桌禮儀課程」及「小小廚師希爾頓逸林曲奇製作課程」項目。
  • 海滄200米「蜈蚣閣」盛裝巡遊 今年特別繪上「二十四孝」圖文
    獨具閩南特色的「蜈蚣閣」巡遊場面十分壯觀。村民李先生說,巡遊過境是為了祈福百姓安康、國家強盛。  東嶼村作為「蜈蚣閣」民俗傳承的重要村莊,對「蜈蚣閣」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很大貢獻。去年,東嶼村蜈蚣閣傳習中心成立,中心副主任李先生說,每年此時,全村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展現出村莊極大的凝聚力。今年還特別將「二十四孝」的圖文描繪在「蜈蚣閣」上,提醒村民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可忘了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