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體育訊 在米蘭1比1戰平利沃諾之後,《米蘭體育報》評論:「小羅遭遇了與德比戰一樣的困境。」確實,德比戰中,穆裡尼奧安排薩內蒂、麥孔、盧西奧三個人夾擊小羅,讓小羅很無奈。今天,利沃諾主帥科斯米,用同樣的策略再度限制小羅。這種策略為什麼屢能奏效?答案是因為,米蘭現有的人員配置,有一個死穴。
新年之後,小羅實現了大爆發,3戰打進6球,全世界都在驚呼:誰能盯死這樣的小羅?這個問題被拋給了穆裡尼奧。如果說,小羅是當今足壇最擅長「創造」進攻的球員的話,那麼穆裡尼奧就是當今足壇最擅長「扼殺」進攻的教練。穆帥略施小計,讓小羅陷入低迷。
穆裡尼奧的策略,就是以多打少,封閉空間。德比戰中,國米安排薩內蒂、麥孔、盧西奧三人夾擊小羅。薩內蒂和麥孔一前一後,逼搶小羅的腳下球,盧西奧封堵小羅內切突破的路線。縱然小羅能力超群,也陷入雙拳難敵四手的窘境。德比戰中,小羅12次過人,6次成功,但是卻毫無威脅,原因是他過得了第一個,過不了第二個。更何況是3個人?
在今天的比賽裡,利沃諾隊主帥科斯米,採用了同樣的策略。張路指導在中央電視臺評球時就指出:「利沃諾派出拉蒙蒂(右前衛)、佩蒂科內(右後衛)、伯戈沃爾德(右中衛)3個人來盯防小羅,前兩個人壓制他在邊路活動的空間,第3人封堵他向中路發展的路線。小羅的發揮因此而受制。」
這一招,使得小羅的發揮,受到了極大的制約。本戰,小羅4次過人3次被斷,唯一一腳威脅射門也是移動到中路才完成的。在邊路,無奈的小羅只能頻繁用高球吊中,全戰他8次在30度角、45度角就被迫起球,7次都送給了對手後衛。當小羅不能突破,沒有空間拿球,不能向裡線發展時,他的作用就極其有限了。
為什麼從米蘭德比戰後,所有對手都敢安排2-3人,來限制小羅呢?這種打法,就沒有一點冒險性嗎?這種打法,確實有冒險性。但是,這種打法卻找準了米蘭隊目前的死穴。
試想,當對手安排2-3人盯防小羅的時候,對手的陣型難免「右傾」。小羅把對手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那麼小貝的那一側,就擁有大片的開闊地。如果小貝有奔襲、突破、內切的能力的話,他勢必能夠在那條邊路作一些文章。可是,小貝是這種球員嗎?不是。不管小貝面前有多大的空間,他決不敢向裡線發展,他發動進攻的辦法就是:傳中。
在今天比賽的第17分鐘、第22分鐘、第33分鐘、第42分鐘,對手多人夾擊小羅,小羅被動轉移到右路,小貝四次在右路拿球,周圍5米範圍內沒有對手逼上,是有空間內切的。但是小貝沒有內切,不管中路有多少後衛在扎堆,他都是傳中了事。這就是小貝的風格。但傳中與內切不同,傳中再巧妙,也還是需要中路完成包抄,才能威脅到大門。但是中路的包抄,恰恰是米蘭的又一個死穴。
足球比賽發展到現在,單靠一個中鋒就想在中路完成搶點是很難的。中場球員後插上參與搶點,是足球發展的主流。英超有蘭帕德、意甲有斯坦科維奇,都是中場後插上參與搶點的高手。然而,AC米蘭恰恰就缺少這樣的球員。皮爾洛、西多夫腳下技術不錯,但後插上搶點是弱項。安布雖有搶點絕活,可是在米蘭隊裡,安布是防守任務最重,距離大門最遠的中場球員。單單只有博列洛一個中路的高點,小貝的傳中雖妙,但終究還是事倍功半。
總之,對手多人包夾小羅,在米蘭的右路就自然會留下大片的空擋可以用來突擊。但米蘭憑現有的人員,沒辦法利用這片空擋。這,就是米蘭受制於這種策略的關鍵因素。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辦法有兩種。其一,米蘭應該鼓勵中場球員更多的插上參與搶點,當小貝傳出好球時,中路能有1-2個可以支援博列洛的球員,不過考慮到米蘭中場球員的風格,做到這一點很難,畢竟,你不可能要求皮爾洛像蘭帕德一樣爭頂。其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期待帕託復出。有帕託在,對手把這一片區域讓出來給帕託,那與自殺無異。
從這個角度講,帕託能否儘快復出,是解決小羅困境的關鍵因素。他也會直接左右著米蘭在冠軍杯決戰的前景。
(冷雪)
[責任編輯:roby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