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娃抓起?芬蘭學者發現「抗衰分子」,出生即年輕4歲

2020-11-21 養生雜誌

中國有句俗話,叫作「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國內父母普遍認為對於下一代的培養與教育要從小做起,贏在起跑線上。實際上不僅是教育培養領域從娃娃抓起,最近在生物科學領域,研究人員還發現,對衰老的防治工作甚至同樣也可以從「出生前」就開始。

11月12日,芬蘭科圖爾庫大學研究團隊在權威期刊《生物·通訊》上發表論文,向野生捕蠅鳥(Collared Flycatchers)的卵中注射甲狀腺激素可使其剛出生後的雛鳥,擁有更長端粒,經預估約能使其年輕4歲。該研究作者Antoine Stier認為,「鳥類的端粒生物學機制與人類更為接近」,換算成人類計算,相當於延長8年。

一、新生雛鳥「年輕4歲」,或因端粒長度延長

眾所周知,母體是幼兒的營養供給來源,健康的母體對新生命的孕育、生長和壽命有著重大影響。作為甲狀腺分泌的激素,該物質幾乎作用於人體全部細胞,是胚胎發育過程尤其是前5個月內的重要調節分子。

研究人員在給鳥類受精卵注射甲狀腺激素後,剛出生雛鳥的端粒長度明顯更長,年輕約4歲,這表明在產前攝入該物質將起到「降低生理年齡」作用。長期以來,端粒被學界稱為「生命時鐘」,是存在於染色體末端的一小節蛋白質複合體,保證著細胞分裂時基因組的穩定。

端粒長度與生物年齡存在著密切關係。一般來說,隨著生物年齡的增大端粒長度會損耗縮短,且在某些特殊時期,較短的端粒水平還預示著生命體可能面臨多種風險。因此維繫端粒長度保持穩定,是學界認為實現抵禦老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早在1996年,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UT)研究團隊就在《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誌上發表研究,通過生物技術更改端粒長度,可改變細胞預期壽命。13年後,伊莉莎白、卡羅爾和傑克等三位美科學家通過發現「端粒酶與衰老」的內在聯繫,共同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二、運用至人體惹爭議,國產維B3成新突破

產前攝入甲狀腺激素被證實能夠使鳥類在出生時便「年輕4歲」,但在人類身上使用該類技術用作基因治療,在學界還頗具爭議。

鳥類的端粒生物學機制雖與人類更為接近但在物種上已屬於不同綱,更多是作為端粒延長在動物模型中的影響。目前是否存在從端粒層面突破年齡束縛的相關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

近年來,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國際抗老研究學者辛科徠爾發現一種名為維生素B3衍生物的人體內源性物質。在實驗中該物質從微觀層面出發,攝入後可激活Sirtuins蛋白家族,提高細胞與受損線粒體內在聯繫,進而維繫端粒長度保持穩定。該研究已發表於《自然》雜誌。

動物實驗階段取得成功後,教授帶領包括兩條狗在內的家人們一起嘗試該物質。戶外探險類電視節目《Go,Go,Go》上,他80歲的父親像一個青少年一樣四處歷險:風雪中徒步、騎車過雨林、高空滑索。「我超越了我的朋友,他們常抱怨年紀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種物質,我很少疼痛且不太疲倦」老人如此表示。

動物實驗的成功以及其父親的親身經歷,使該物質還未走出實驗室便獲得了高淨值人群的密切關注,大量名人致電索求該物質令其不勝其煩。

2019年辛科徠爾實驗室在《細胞》雜誌發表聯合論文,文章首次披露實驗所用維B3衍生物均來自於基因港,該論文聯合作者為其創始人、港中文大學教授王駿。今年11月,京東研究院數據顯示基因港官旗在線上表現較為亮眼,開局60秒達成百萬成交額,在單品、店鋪上排名前列,更獲「年度十佳」榮譽。

三、歷盡千帆,百歲時代即將上演

「所有真理都會經歷三個階段:首先,被嘲笑;第二階段,被激烈地反對;第三階段,被理所應當地接受」,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曾在著作中寫下這樣一番話。正如他描繪的那樣,有關致力於延長健康壽命的生物科技也經歷了嘲笑與反對的過程。不過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群體進入了「理所應當地接受」階段了,這其中就包括了港島李姓富豪、國際股神等富豪階層。

此外,據美媒公開報導,在維B3衍生物研究上辛科徠爾教授已經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預計在今年年末再進行超1億美元的C輪融資,進一步挖掘該物質在實際應用中的隱藏功能。他表示,這將為社會提供更多健康的、活潑的、富有生產力的老人。

隨著甲狀腺激素研究推進至人體試驗階段和維生素衍生物等相關技術的普及,人類正從多方面打破年齡的桎梏,而這一次,我們能擺脫衰老嗎?

相關焦點

  •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周年
    之後的李勁高中一年級直升清華、三年半時間完成清華電子工程系本科及碩士八年課程、23歲博士畢業,如今已經是微軟中國研究院最年輕的研究員。  網際網路直播  「計算機娃娃」講述成才經歷  2月15日,中國科協、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北京市科協等聯合舉辦紀念「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20周年網際網路直播論壇。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和他們的對話不難看出,如今科學家的培養,「從娃娃抓起」 的趨勢愈發明顯。1、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上一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就曾有過「15 歲少女參加頂科論壇」 的熱搜。今年除了青年科學家論壇,主辦方還新增了「小院士論壇」 與「青少年論壇」。看到這些青少年的簡歷,難免感慨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和他們的對話不難看出,如今科學家的培養,「從娃娃抓起」的趨勢愈發明顯。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這些明確的目標和規劃,與他在12歲的年紀接觸到這一領域密不可分。青少年想要在未來的科學領域作出成就,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這需要前期漫長的基礎積累。因此,「從娃娃抓起」就不難理解。   當然,培養頂尖科學家要「從娃娃抓起」,還有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好奇心」。
  • 臺江整形榮獲十大抗衰名院,新品月光寶盒帶你重返年輕
    臺江整形榮獲十大抗衰名院,新品月光寶盒帶你重返年輕 2020-12-24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歐洲紅魔」的夢幻開局得益於「足球從娃娃抓起」
    說起比利時隊近年來的不俗戰績,不禁讓人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幫助比利時足球「滿血復活」的,正是被稱為「超白金一代」的一大批優秀年輕球員,其中包括:「指揮官」阿扎爾、高中鋒盧卡庫、神射手馬爾滕斯、助攻王德布勞內、清道夫費爾通亨,以及目前效力於中超球隊的中場大將維特塞爾、卡拉斯科等世界級球星。
  • 幹細胞抗衰,讓年輕從細胞開始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現代女性對自己身體愈加關注,私密抗衰的要求日益增強。 幹細胞(stem cell)是一類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可自我複製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
  •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部分來源:安徽發布原標題:《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 ...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
  • 「年輕血液抗衰老」宣告翻車,安全抗衰首選賽立復NADH
    2005年,孔博伊在《自然》上發表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她和同事首次將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的血管接在一起,結果非常驚人:老年小鼠中肌原性幹細胞的衰老被逆轉了!當時孔博伊和許多科學家猜測,在年輕小鼠的血液組成中,存在一些能逆轉老年小鼠衰老的關鍵分子。
  • 猛獁象:吃便便,要從娃娃抓起
    食糞,猛獁象也在行猛獁象最初起源於非洲,一路向北、向東擴散至歐亞大陸,並通過白令陸橋抵達北美洲,期間經歷多次演化,最終成為身披長毛的真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即《冰河世紀》電影裡的長毛象,同時也是大眾最熟悉的猛獁象種類。
  • 中國足球再往前一步,足球從3歲抓起,幼兒園足球時代來了!
    「外星人」羅納爾多足球生涯從4歲開始,父親送給他一個塑料足球,他就像一隻蜜蜂找到了蜜源,再也不願意離開它;皮爾洛5歲開始接觸足球,總是把家中沙發假想成人牆,練習踢任意球;球王馬拉度納的足球生涯開始更早,3歲的時候家人給了他一個足球,從此足球成為他最好的夥伴……
  • 「年輕血液逆轉衰老」宣告翻車,安全抗衰首選賽立復NADH
    2005年,孔博伊在《自然》上發表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她和同事首次將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的血管接在一起,結果非常驚人:老年小鼠中肌原性幹細胞的衰老被逆轉了!當時孔博伊和許多科學家猜測,在年輕小鼠的血液組成中,存在一些能逆轉老年小鼠衰老的關鍵分子。
  • 越活越年輕?美國科學家成功逆衰,生理年齡從50降到31.4
    但美國卻有這樣一位科學家通過後天習慣,將生理年齡成功逆轉20歲,越活越年輕。現在,已經51歲的他,沒有一根白髮和多餘的皺紋,可以像年輕人一樣晝夜伏案工作,卻不無精打採。據健康檢測,他的生理年齡僅31.4歲。
  • 年輕教授評陸盈盈事件:那些27歲的教授們
    觀察者網編輯查詢發現,薛宇教授出生於1980年,2007年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系統生物學系副教授,可謂年輕有為。此外,小睿睿2012年成為華大科技的CEO,還不滿27歲。所以拿年齡來說事兒沒有道理。 其次,27歲的教授也不算什麼新聞,十幾年前就有了。以生命科學領域為例,最早於27歲上教授的可能是清華大學隋院士的兩個學生武一教授和吉尚戎教授,前者1976年4月出生,後者1976年3月出生,兩人都是2003年9月被聘為蘭州大學的正教授,並工作至今。
  • 頂級數學家,從娃娃抓起: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的《招生辦法》顯示了四個特點:無需高考,直接組織考試;打破地域限制,統一標準、面向全球選拔人才;真正地從娃娃抓起,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即可報名;招生人數少,不足100人。招生的合理性說實話:高考制度,對有才華的少數學生來說,是一種摧殘和浪費。請考慮一下,高考數學滿分的學生多不多?很多!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南寧美麗焦點整形眼部抗衰專場——喚醒年輕,「眼」繹精彩
    8月15日焦點眼部抗衰專場簡報  南寧美麗焦點眼部抗衰專場——喚醒年輕,「眼」繹精彩  看人先看眼,作為最易暴露年齡的部位,眼部保養的意義不言而喻。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在綿陽展開角逐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在綿陽展開角逐 2020-01-1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