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陽能電池首入太空

2020-08-17 中國能源報

德國研究人員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通過火箭送入太空。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作為新興技術的混合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因其難以置信的輕便和靈活性,成為未來應用的理想候選者。

「在這個行業中,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每個重量單位產生的電能,也就是所謂的功率係數。」慕尼黑工業大學資深作者Peter Müller-Buschbaum說,「在火箭飛行過程中,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功率達7~14mW/cm2。」

文章第一作者、慕尼黑工業大學Lennart Reb說:「如果將1千克的太陽能電池轉移到超薄箔片上,就可以覆蓋200多平方米的面積,產生的電能可以滿足300個標準100瓦燈泡的使用。這是現有技術的10倍多。」

2019年6月,火箭在瑞典北部發射,進入太空並達到240千米的高度。位於有效載荷上的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成功經受住了火箭飛行中的極端條件——從發射時的隆隆聲和高溫,到太空中的強紫外線和超高真空。「火箭發射是一大步,乘坐火箭真的就像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Reb說。

除了在太空中高效工作,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也可以在低光條件下工作。當沒有光線直射時,傳統太陽能電池通常會停止工作,功率輸出變為零。然而,研究小組發現,即便沒有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從地球表面反射的微弱漫射光也能增加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輸出。

「這是一個很好的暗示,也證實了這種技術可以用於所謂的深空任務,即把它們送到遠離太陽的太空中,標準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在那裡工作。」Müller-Buschbaum說,「這種技術的未來真的很令人興奮,可以將這些太陽能電池用於未來更多的太空任務。」

但是在向太空發射更多新的太陽能電池之前,Müller-Buschbaum說,這項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是火箭在太空中停留的時間很短,總時間只有7分鐘。下一步是在太空中進行長期應用,如在衛星上使用,以了解電池的壽命、長期穩定性和全部潛力。

「這是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首次進入太空,這是一個裡程碑。」Müller-Buschbaum說,「這為將此類太陽能電池更多應用於太空鋪平道路。從長遠來看,這也可能有助於將這些技術更廣泛地應用於我們的陸地環境。」

相關論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joule.2020.07.004

相關焦點

  • 新型「夜間太陽能電池板」 在晚上接受太空輻射熱量發電
    新型「夜間太陽能電池板」 在晚上接受太空輻射熱量發電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於明顯的原因,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在晚上工作。但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允許專門設計的光伏電池即使在天黑時也能繼續發電的設備。
  • 被送入太空的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工作嗎?
    他們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通過火箭送入太空,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的極端條件,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的極端條件,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8月12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Joule(《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也非常笨重和剛性。
  • 被送入太空的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工作嗎?
    靠吸收太陽的光和熱並將其轉化為能量的太陽能電池,被送入太空後還可以工作嗎?德國研究人員最近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們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通過火箭送入太空,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的極端條件,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
  • 新型太陽能電池設計與構造 | 《科學通報》專題
    過去20 年中,能源問題位列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十大問題之首,其緊迫性愈加明顯,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社會和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能源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和重要生存基礎。作為能源技術的傑出代表,太陽能電池是利用P-N 結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光電功能器件,是人類減緩乃至解決傳統化石能源的過度消耗及其環境汙染問題的重要選擇。
  • 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
    5月24日至25日,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委託,由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物理所清潔能源中心和清潔能源實驗室共同承辦。
  • 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太空首測成功 比矽更輕薄且成本...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焦耳》(Joule)報導,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已經被證明是廣泛使用的矽基器件的很有前途的替代品,而且現在它們已經首次在太空中進行了測試。慕尼黑技術大學(TUM)的測試結果顯示,這些太陽能電池不僅性能良好,而且比目前使用的電池更薄、更輕,甚至可以吸收從地球反射回來的漫反射光。
  • 德國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送入太空
    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作為新興技術的混合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因其難以置信的輕便和靈活性,成為未來應用的理想候選者。
  • 德國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送入太空
    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
  • 光電轉換率最高可達100% 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發成功
    加州理工學院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太陽能電池,其基本原理是將細長的矽線陣列嵌入聚合物基板中。除了纖薄可彎曲外,它對太陽光的吸收和光電轉換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極大地突破。此外,和傳統太陽能電池所需要的昂貴的半導體材料量相比,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僅需要一小部分。
  • 歐洲航天局公布:能發光的太陽能電池,未來太空探索或不可缺少!
    太陽能電池正在通過電流轉化為光源,這種「發光」測試通常在歐空局的太陽能發電機實驗室進行,用於檢測電池缺陷,例如這裡突出顯示的裂縫。幸運的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在1954年被發明,就在太空時代開始之前,使衛星能夠運行在地球軌道和更遠地方發現充足的陽光。太陽能電池由與計算機電路相同的半導體材料製成,其設計使入射的太陽光產生電流。
  • 新型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比普通太陽能電池板產生更多的能量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裡分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製造更薄但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新技術是鈣鈦礦-CIGS串聯太陽能電池,這意味著它由兩層組成。頂部是鈣鈦礦的薄層,鈣鈦礦是由碘和鉛製成的廉價材料。在先前的研究和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種材料在捕獲太陽能量方面非常有效。將鈣鈦礦噴入由CIGS或銅,銦,鎵和硒化物製成的太陽能電池中。
  • 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
    法國的一項新研究強調了超薄光伏電池的潛力,但商業化生產的道路將充滿挑戰。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整合光子和電子元素的新型細胞結構。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進展和前景」中,科學家聲稱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這將便宜得多,因為所需材料的數量明顯減少。與較薄的細胞層相關的沉積時間的下降也將導致更高的生產通量和更低的投資成本。
  • 新型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比普通太陽能電池板產生更多的能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裡分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製造更薄但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
  • 德研發出新型高效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新華社柏林2月23日電(記者嚴鋒 陳成)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日前宣布,他們研發出一種高性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可達21.9%。   光電轉換率是指通過光電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是評測太陽能電池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
    薄膜太陽能電池Thin-film solar cells,是緩解能源危機的新型光伏器件。薄膜太陽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原材料來源廣泛、生產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薄膜電池基本上分為:非/微晶矽薄膜電池、CIGS薄膜電池和CdTe薄膜電池三種。
  •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讓窗戶發電成真
    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搜集器,可以讓普通的玻璃或窗戶變成光伏太陽能電池,並且加以利用。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圖片來自騰訊)    報導稱,窗戶對於建築物的意義,大家都非常清楚,除了讓陽光進來之外,還可以起到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作用。
  • 科學解讀,我們一直推崇的太陽能電池真的是綠色能源嗎?我看未必
    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一直在一位得到綠色能源太陽能電池真的就沒有汙染嗎?新型太陽能電池有什麼優勢?通常的理解就是太陽光是與生俱來的,不用單獨生產,然後產生電之後也什麼都不用排放,這不就白來了的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太陽能電池的優與劣。
  • 新型納米太陽能電池,汽車將無需汽油,只需一塊太陽能板!
    由於煤炭、汽油等消耗性資源不斷減少,急需開發一種新型能源,目前主要有太陽能,但是太陽能對陽光的利用率僅20%-20%,利用率比較低,低利用率限制了太陽能的發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近期挪威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開發一款新型太陽能電池,利用高新納米技術,將兩種不同類型的光伏材料層結合起來,這樣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能光線,從而提升利用率!這兩種材料包括第一層中的矽材料;第二層是氧化銅納米粒子,可以吸收光線中的藍色光。通過該技術可以將太陽光線的利用率提升至40%,足能夠提升一倍。但是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真正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時間也不會太遠!
  • 四種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詳細資料介紹
    雖然太陽能電池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如美團單車上的太陽能電池、路燈太陽能電池,但是大家對太陽能電池真的了解嗎?在本文中,為增進大家對太陽能電池的認識,小編將對四種薄膜太陽能電池予以介紹。如果你對太陽能電池或者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一、非晶矽   非晶矽薄膜是太陽能電池核心原材料之一,也稱微晶矽。按照材料的不同,當前矽太陽能電池可分為三類: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三種。非晶矽薄膜就是相對於單晶矽和多晶矽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