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學蟲洞
人類被雷劈中的概率非常小,所以我們經常用"如違此誓,天打雷劈"來發誓。不過,生活中被雷擊中的人也並非沒有,有的甚至一生中被劈了數次。
在國外有一個人一生中經歷過7次雷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被"雷神"青睞的男人。
被雷劈7次不死的人
羅伊·沙利文生活在美國,他平平安安地長大,成長經歷跟其他美國小孩沒太大區別,可是他的人生軌跡在30歲那年開始轉變。如果真的有"雷神",那麼雷神就是在這一年"盯"上了他。
1942年,30歲的羅伊正在值班,他是美國雪蘭多國家公園的護林員,已經在這裡幹了6年。第一次被雷劈的這天,本以為是過著"打工人"的生活,誰知天色突變,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
為了避免雷電擊中自己,羅伊躲進了防火監視塔,但可惜監視塔還沒來得及裝避雷針。他四處躲閃,最終還是被雷劈到了右腿,留下了一道15公分左右的疤痕。雷電還擊穿了他的鞋子,令他失去了自己的大腳趾指甲。
被雷劈中後大難不死,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也許一開始羅伊還會向朋友吹噓自己的經歷,但隨著時間流逝,相信他也漸漸淡化了被雷擊的感受。誰知道老天爺並沒有放過羅伊,他在首次被雷擊的20多年後,再次遭遇了雷擊事件。
1969年,羅伊在值班,他正駕駛著巡邏車,頑強的閃電先是劈中樹木,之後剛好跳進沒關好的車窗,擊中了這個倒黴的男人。羅伊失去了意識,汽車也失控了,險些掉下懸崖。幸運的是他存活了下來,損失了眉毛和大部分頭髮。
被劈了第一第二次,總不會還有第三次吧?不得不說世事無常,在被燒掉眉毛的第二年,羅伊再次遭遇了雷電襲擊。
這次他沒有在值班,而是在自家院子裡好好站著料理植物,但還是遭殃了。閃電先是擊中了周圍的一個電力變壓器,之後跳到羅伊身上擊倒了他,燒焦了他的左肩。
我國有句古話叫"事不過三",但雷電就好像跟羅伊槓上了。1972年,羅伊在公園的工作站被雷劈中,經驗豐富的他迅速滅火,只是頭髮被燒沒了。
1973年,羅伊第5次遭遇雷電襲擊,這次他是在巡邏期間,躲避風暴雲時被雷擊的。
一次兩次還能說是巧合,同一個人被雷擊中5次就難免引人深思了,羅伊也認為自己的身上也許有著吸引雷電的特質,但醫生並沒有檢查出來什麼異樣。
1976年,堪稱"被雷劈"經驗豐富的羅伊第6次面臨雷擊。察覺到風暴雲跟著自己之後,他努力地嘗試躲避,然而還是失敗了。雷電擊向了他,最終導致他受傷。
雖然羅伊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但事實很殘酷,他還要經歷一次雷擊。1977年,這次羅伊既沒有在值班也沒有在開車,而是在湖邊釣魚,閃電擊中他,燒傷了他的胸部和腹部。
據了解,在2001-2010年,美國每年平均有超過400人被雷劈,死亡率約為10%,其餘的人都從中生還。
雖然從這個數據看,雷擊致死率不高,但羅伊經歷了7次雷擊,每次都能安然存活下來,不得不說真是"命硬"的代表。
對於羅伊傳奇的經歷,人們津津樂道,並且稱他為"人肉避雷針"。但令人唏噓的是,命硬的羅伊卻在71歲那一年因為感情問題而拔槍自殺,了結了自己神奇的一生。而陪伴著他經歷過雷擊的"雷電帽",如今正保存在吉尼斯紀錄展覽廳中。
如何避免被雷劈
一般情況下,被雷擊可以分成4種情況,一是直接雷擊,雷電劈到人身上,或者人手中拿著的物體上,這種情況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羅伊之所以能從7次雷擊中逃生,其中一個原因是他遭受的並不是直接電擊。
第二種是接觸電壓,雷電擊中高大的物體,在導體上產生電壓,人如果觸碰也會遭到電擊。
第三種是旁側閃擊,雷電擊中一個物體後,如果人在該物體附近,那麼雷電很可能"跳"到人身上造成雷擊,因為人體是更好的導體。
第四種是跨步電壓,如果高壓電線因為雷擊而落地,以落點為中心會形成一個電勢分布區域。
如果人靠近8-10米以內行走,電流會形成大地→腳→胯→腳→大地的通路,導致人體觸電、雙腳抽筋,倒在地上。想要避免觸電,只有將雙腳併攏或者採用殭屍跳、單腳跳才能躲避電流傷害。
即使被雷劈不會致死,也會導致傷痛,這種"無妄之災",我們還是能避則避。所以在遇到雷雨交加的天氣時,要多注意"避雷"。
電閃雷鳴時,如果在室內,我們應該關好門窗,以免雷電從這些地方跳入;同時切斷家用電器電源、拔掉電源插頭;不去觸摸和靠近金屬水管、與屋頂相連的上下水管道;
雷電交加時,最好別淋浴,因為熱水器的電源線可能會因為雷電而產生高壓,高壓再通過洗澡水對人造成傷害。
而在室外,則要注意選擇避雨的場所,比如去裝有避雷針、鋼架、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但是要注意跟防雷裝置保持距離;此外,要儘量遠離樹林、電線桿、鐵軌、孤立的大樹等等,也不要躲進空曠地帶中獨立的棚屋、崗亭。
————————————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