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哪個行業,像手機製造業這樣害怕平庸了。
作者:劉意默
編輯:原 野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似乎沒有比2020年更需要定力的時刻了。
銷量下降,消費者換機周期拉長,在全球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華為無奈出售榮耀,蘋果即使被罵也要砍掉充電器降低成本,如何維持自己的發展節奏而非盲從,並且兼顧長期和短期的盈利,是所有廠商都需要思考的事情。
vivo也在浪潮之中。
這家老牌手機廠商,今年已經發布了幾款以「黑科技」為關鍵詞的手機,提供了更多AIoT周邊產品,子品牌iQOO深耕電競體驗的同時也在做大眾化。而作為今年收官之作,剛剛發布的vivo X60系列,顯然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影像
5G時代的智慧型手機對廠商的要求更高了,「無短板」成了基本功,「有長板」則對應消費者的期待。以哪個參數作為長板,體現了廠商之間不同的取捨。
vivo的選擇是影像。
近兩年來行業對手機影像的重視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每場發布會的影像部分都是重頭戲,恍惚間讓人以為誤入相機發布會,隨之而來的變化就是,行業整體的影像技術水準都向前走了一大截。
因此,在手機市場的紅海中,以影像作為長板的打法並不輕鬆——在尖子班考取前三的難度,遠遠高於普通班。
做好影像,遠遠不是配置一組高級攝像頭那麼簡單。手機影像的發展,是建立在手機整體發展之上的。
以內存為例,目前智慧型手機主流的存儲內存規格為128G和256G,在系統文件、各種應用、音樂文檔等文件的擠壓下,為照片留下的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如果廠商選擇大底CMOS作為賣點,就需要考慮怎樣為用戶省下內存空間,而如果不用大底,廠商則需要把4800萬或6400萬像素的鏡頭的成片優化得儘可能精細,要做到這一點,拼的是內功。
vivo選擇了簡單粗暴但有效的笨辦法——死磕,專注。對一款手機的影像系統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硬體和算法,這也是vivo持續發力的地方。
硬體方面,以vivo本次發布的X60系列上搭載的黑科技,第二代微雲臺為例。微雲臺,顧名思義就是手機上的雲臺防抖系統,微雲臺第一次亮相是在APEX2020上作為概念機出現,而量產版則是在今年六月發布的X50系列上。
在OIS光學防抖逐漸在3000元以上機型普及的時候,vivo X系列已經通過搭載微雲臺,在防抖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全民拍攝vlog、短視頻時代,視頻和拍照防抖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上半年發布的某款旗艦手機,就因沒有搭載OIS光學防抖影響了用戶評價,甚至被稱為該機的「最大遺憾」。深耕影像系統已久的vivo,顯然通過微雲臺技術把防抖作為人無我有的護城河技術。
在前代X50系列上的微雲臺,通過在傳統OIS防抖模塊上增加雙滾珠懸架,在算法加持下,使手機在拍照時實現比以往更穩定的成像表現。同時,受惠於防抖效果的提升,夜景模式也有很大提升,減少了出片模糊的概率。
在很多數碼博主的測評中可以看出,微雲臺對手機防抖效果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
而X60全系搭載的是第二代微雲臺,它的一個顯著提升就是在增大了主攝光圈和防抖效果的同時,整個模組面積依舊保持上一代的緊湊。
根據官方數據,本次發布的第二代微雲臺模組中,vivo通過優化元器件排布、電子走線等,採用內縮式結構,實現了佔板面積節省近40%,厚度減少1mm,並且壓縮微雲臺與屏幕的距離至0.13mm。
手機內部空間從來都是寸土寸金,佔板面積的減小,使得節省下來的內部空間可以作為他用,如散熱或其他功能性元器件。
第二代微雲臺也帶來了光圈的提升。從上一代f/1.6光圈到這代f/1.48的超大光圈,X60系列提升了16.8%進光量。這意味著在夜景拍攝時,X60系列將有更好的成像表現,同時在防抖技術的加持下,曝光時間也將縮短——對於用戶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夜景模式轉圈圈半天的場景將不復存在。
X60系列甚至有極暗模式,在很暗的拍攝場景下也可以降低噪點,拍出不錯的照片。
在微雲臺核心的防抖技術上,第二代也有所提升,配置了四軸防抖和五軸VIS視頻防抖,在算法升級和更大光圈的加持下,專業性和可用性更強。
vivo為了提升影像技術上的表現,常常是不計成本的,如在X30系列上,vivo就花了八個月定製了一枚50mm的定焦鏡頭——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打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拖慢新機的研發節奏,但結果證明,耐心是值得的。
而在這次X60系列上,另一個值得稱道的點就是與蔡司的合作。
在光學鏡頭上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廣角或超廣角模式下,邊緣的成像效果易出現像散、場曲和畸變,而這也是幾年前超廣角沒有在手機上普及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vivo選擇與蔡司合作的原因。
vivo不是第一個與鏡頭大廠蔡司合作的手機廠商,早在功能機時代諾基亞就曾與蔡司有過合作,但那時並非聯合研發,所以最後只落得雷聲大雨點小。
而vivo與蔡司的合作技術含量顯然更高,不僅在機身打上了蔡司的小藍標,還共同打造影像實驗室,因此這次合作也更具想像力,如蔡司可以幫助vivo優化超廣角、人像等鏡頭的實用性,並提升色散、眩光、紫邊和鬼影等光學問題的優化方案。
質感
在影像這個核心競爭力之外,整機質感也是消費者十分關心的感性參數——廉價感滿滿的手機就像名字沒起好的電影,往往一眼就能嚇跑用戶。
vivo在實踐中逐漸找到自己的設計語言,並且在X60系列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手機質感的理解,無論是NEX系列還是X系列,具有高級感的設計元素越來越頻繁出現在vivo的產品中。
如在上一代X50系列中,充電器都加上了磨砂質感,直接把高級感拉滿。手機正面,由於採用了COP封裝工藝,四邊都收得很窄。而在背板選擇上,除了有AG工藝的液氧等型號,X50系列還推出了素皮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是駝色版的素皮vivo X50 Pro+,重量也只有191g,輕薄的機身在2020年實屬「異類」。
同屬vivo陣營的iQOO也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如iQOO 5 Pro的傳奇版和賽道版。
如果說之前iQOO品牌還有遊戲競技的影子,那iQOO 5系列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品牌形象。如賽道版兩側的拋光漸變處理,給人一種「看著就很貴」的既視感,而傳奇版不僅在包裝上以斜切式體現自己的性格,主色調白色搭配紅黑藍的BMW主題色,讓整機也顯得很有質感。
圖:iQOO 5 Pro傳奇版
本次發布的X60系列,在外觀ID設計方面沿用了上代的AG工藝和輕薄的機身,質感也有所提升。
曲面屏設計提升了正面屏幕的顏值,但也增加了內部元器件的布局難度,同時在維持電池容量不縮水的前提下,vivo X60 Pro仍然保持了厚度僅7.59mm,重量178g的輕薄機身,使之在下半年的一眾機型中打出了差異。
圖:vivo X60手機厚度
在配色上,綢面AG工藝,加上以簡約色調為主的「復甦」主題配色,使X60系列在同價位的機型中足夠有辨識度。背板進行了不易沾染指紋的處理,使消費者可以不使用手機殼,更專注於整機圓潤的手感。而相機模組繼承自上代的「雙色雲階」設計,不僅有功能性的考慮,從設計角度,也是下半年的創新之一。
系統
X60系列搭載的系統,是上個月剛發布的OriginOS。
曾幾何時,數碼圈流傳過這麼一句話:「系統是藍廠最後一塊短板」。因此在OriginOS發布前,很多數碼博主並不抱期待,以為最多優化動態效果和高刷表現,換湯不換藥,但發布後的反饋卻變成了「真香」。
vivo在努力幹掉痛點。
OriginOS最為人稱道的是用戶體驗,例如通過完成每日步數目標讓花朵逐漸開放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同時OriginOS把常用功能進行模塊化設計,一目了然,用戶不需要很多的學習成本就可以快速上手。
以X60系列上的音樂播放為例,以往,從一個音樂App切換到另一個音樂App,至少需要經歷「返回桌面—打開播放App——挑選並點擊播放」三個步驟,但在OriginOS中,這個切換過程被囊括在一個小的圓角矩形中,輕輕一划就能切換,而且避免了開屏廣告和繁雜信息,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效率。
「直觀」是OriginOS上一眼可見的特色。
比如在屏幕上可以通過滑動查看最近天氣的天氣組件,直接顯示晴天或下雨。這些直觀,且不用花時間記憶如何使用的組件,形成了OriginOS,也使輕度App變得更輕。
而為了讓強大的影像系統和OriginOS得到更好的發揮,X60系列還搭載了5nm製程的三星Exynos 1080旗艦晶片。
對於國內消費者,三星Exynos系列晶片算是新朋友——此前,三星的旗艦晶片總是更多使用在韓國本土和歐洲市場,國內市場還是以高通為主。事實上,這款旗艦晶片性能與高通的旗艦版相當,還得益於5nm的製程工藝,在功耗上更加出色。
搭載旗艦晶片對手機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X60系列在影像系統上避免了「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成像速度更快,日常使用中也更加流暢,也能滿足遊戲黨的需求。
總之,X60系列或許不是能討好所有人群的手機,但它是一款足夠有特點的產品,尤其是影像系統,足以讓它在一眾國產旗艦中搶佔地位。
大概沒有哪個行業,像手機製造業這樣害怕平庸了。有性格的產品如此稀缺,以至於我們甚至能津津樂道那些著名的失敗產品,卻記不住哪怕一款平庸之作。當蘋果還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徘徊時,vivo用X系列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也為行業提供了更多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