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每年實際被排名的大學有1200餘所,公布的是各個學科領域處於世界前100名的大學。
大學選擇
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的對象包括:所有曾經有教師或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或菲爾茲獎的大學;所有有高被引科學家的大學;過去10年中所有 在《Nature》或《Science》雜誌上作為通訊作者單位發表過論文的大學;以及各個國家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SCI)收錄論文數較多的大學。每年實際被排名的大學有1200餘所,公布的是各個學科領域處於世界前100名的大學。
排名的學科領域
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的學科領域有五個,分別是:
數學與自然科學(簡稱理科)。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氣象學、地球科學、行星科學等。工程/技術與計算機科學(簡稱工科)。包括機械、電氣電子、航空航天、土木、化工、材料、計算機等。生命科學與農學(簡稱生命)。包括生物學、生物醫學科學(如免疫學)、農學、環境科學、自然資源保護等。臨床醫學與藥學(簡稱醫科)。包括臨床醫學學科、牙醫、護理學、公共衛生、獸醫學、藥學等。社會科學(簡稱社科)。包括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由於很難找到合理的並且國際可比的指標,我們沒有對藝術與人文學科進行世界排名。另外,對於一些跨幾個學科領域的交叉學科,如心理學、行為科學、神經科學等,在學科領域排名中也被排除在外。
排名指標與權重
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使用的指標包括:反映教育質量的「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的折合數(簡稱Alumni)」,反映教師質量的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的折合數(簡稱Award)」和「各學科被引用次數最高的科學家數(簡稱HiCi)」,反映科研成果數量與質量的「被科學引 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簡稱PUB)」和「高質量論文比例(簡稱TOP)」等指標。此外,考慮到工程學科需要大 量投入的事實,我們在工科排名中增加了「年度科研經費(簡稱Fund)」指標。五大學科領域排名的指標體系說明和權重見下表。
在進行排名時,Alumni、Award、HiCi、PUB、TOP等每項指標得分最高的大學為100分,其它大學按其與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個指標的數據分布呈現明顯的異常,則採用常規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
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指標
權重
理科
工科
生命
醫科
社科
獲獎校友(Alumni)
10%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菲爾茲數學獎的校友折合數
未使用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校友折合數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校友折合數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校友折合數
獲獎教師(Award)
15%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菲爾茲數學獎的教師折合數
未使用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教師折合數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教師折合數
1961年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師折合數
高被引科學家(HiCi)
25%
含5個學科的高被引科學家:
♦數學
♦物理
♦化學
♦地學
♦空間科學
含3個學科的高被引科學家:
♦工學
♦計算機
♦材料
含8個學科的高被引科學家:
♦生物學/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學/遺傳學
♦微生物學
♦免疫學
♦神經科學
♦農學
♦種植科學/動物學
♦生態學/環境學
含3個學科的高被引科學家:
♦臨床醫學
♦藥學
♦社會科學(部分)
含2個學科的高被引科學家:
♦社會科學(部分)
♦經濟學/商學
論文數(PUB)
25%
理科領域的SCIE論文
工科領域的SCIE論文
生命領域的SCIE論文
醫科領域的SCIE論文
文科領域的SSCI論文
高質量論文比例(TOP)
25%
理科論文中發表在影響因子前20%期刊上的比例
工科論文中發表在影響因子前20%期刊上的比例
生命領域論文中發表在影響因子前20%期刊上的比例
醫科論文中發表在影響因子前20%期刊上的比例
社科論文中發表在影響因子前20%期刊上的比例
科研經費(Fund)
25%
未使用
工科科研經費數
未使用
未使用
未使用
指標定義與統計方法
指標
定義
Alumni
是指一所大學的校友獲得的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和 菲爾茲數學獎的折合數。校友是指在一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為了更客觀地反映一所大學的學術表現,獲獎者根據獲得學位的時間早晚被賦予不同 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20%,如2001~2010年取得學位的獲獎者權重為100%,1991~2000年的權重為80%,1961~1970年 的權重為20%。最後計算1961年以來的獲獎折合數。如果一個校友在一所學校獲得兩個或以上學位,只計算最近的一次。由於生理或醫學獎的歸屬很難劃分, 該獎項被同時用於生命學科排名和醫科排名。
Award
是指一所大學的教師獲得的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和 菲爾茲數學獎折合數,按諾貝爾獎基金會網站等有關網站公布的獲獎人獲獎時所在單位統計。為了更客觀地反映一所大學的學術表現,不同年代的獲獎者被賦予不同 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20%,如2001~2010年獲獎者的權重為100%,1991~2000年的權重為80%,1961~1970年的權重為 20%。最後計算1961年以來的獲獎折合數。諾貝爾科學獎共享者的權重為獲得獎金的比例。當一名獲獎人同時署名兩個單位時,各計0.5。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被同時用於生命領域排名和醫科排名。
HiCi
是指一所大學在各大學科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總數。根據Thomson公布的二 十年來21個學科內被引用次數最高的研究人員數統計。這21個學科按照上表所列的對應關係被分別歸入五個大學科領域中,如果1名研究人員同時出現在多個學 科,他在每個大學科領域的權重就是涉及學科數的倒數。特別地,由於「心理學/精神病學」(Psychology / Psychiatry)涉及社會科學、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大學科領域,跨學科現象非常突出,所以該學科的研究人員沒有被用於領域排名。此外,我們對「社 會科學,綜合」(Social Science, General)學科內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逐個查找並按照工作單位重新歸類,如果研究人員隸屬於心理學或精神病學相關的系所,在領域排名中他們就被排除;如 果研究人員的工作單位為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等醫療衛生相關的院系,他們就被用於醫科領域排名;該學科下的其它研究人員被用於社科領域排名。
PUB
是指一所大學過去兩年(2009年和2010年)被SCIE和SSCI收錄的 各大學科領域的論文數量,只統計研究論文(Article)和發表在期刊上的會議論文(Proceedings Paper),不統計評論(Review)或快訊(Letter)等。每所大學的研究論文根據所發表的期刊所對應的學科條目(Subject Category)被劃分到六個大學科領域(見Classification of Journal Categories),即排名的五個大學科領域加上綜合學科與交叉學科。發表在跨學科領域期刊上的論文按照期刊所涉及的學科領域進行相應拆分。
TOP
是指一所大學過去兩年(2009年和2010年)各大學科領域的所有論文中發 表在前20%的期刊上的比例。前20%期刊定義為各學科條目內影響因子處在最高20%的期刊,根據2008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公布的期刊影響因子判斷。為了避免由少量刊載在跨領域期刊上的論文對某一領域的統計結果產生歪曲,該指標的計算設置了論文數的底限,一所大 學在某一學科領域的論文數必須超過全世界在該領域發文最多的三所大學的平均值的10%並且不少於100篇,才計算這所大學在相應學科領域的該項指標,否則 該指標的權重被分配到其它指標上。
FUND
是指一所大學在工程與計算機領域的年度科研經費支出。該指標僅被使用在工科排名上,目前只收集到美國大學和部分加拿大大學在2009年的數據,其它國家的大學在該項指標上的權重被平均分配到其它指標上去。
數據來源
指標
來源
諾貝爾獎
http://nobelprize.org/
菲爾茲獎
http://www.mathunion.org/medals/
高被引科學家(HiCi)
http://www.isihighlycited.com
被科學引文索引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
http://www.isiknowledge.com
2009版《期刊引證報告》
http://www.isiknowledge.com
工程與計算機領域的科研經費
ASEE: Profiles of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s, 2009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