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筆試開考,近2000名全國考生參加了這場涵蓋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知識的考試,最遠的考生來自雲南、河北等地,他們大多鍾情於上外的「語言類專業」,比如西班牙語、德語、法語等。這批「擅長英語」的考生考完直呼:「英語最難。」
詞彙量相當於「大學四級」
上海一名市重點中學的考生回憶,英語閱讀理解涉及醫學、全球氣候等科技類文章,每篇文章篇幅大約佔據A4考卷的兩面,這約是平日閱讀理解文章兩倍以上的篇幅。學生普遍反映,詞彙量太大,時間來不及。由於題型多樣,還難以「蒙」答案。比如,在閱讀理解的題目中,答題紙上會列出3個空格——要求學生用「不超過三個單詞」回答,「文章中沒有現成答案,我們必須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在聽力中,播放了兩段「美國之音」(VOA)的英語新聞,每段新聞時長約為10分鐘。學生稱,高考英語聽力的閱讀一般最長在5分鐘左右,且內容比較淺顯,「發音相當標準」,而在這次考試的聽力中,每段新聞中穿插播音員播報、現場採訪內容,有不同口音的英語出現。
一名身為英語教師的家長告訴記者,這次詞彙量約在大學英語四級水平。也有家長說,去年上外聽力測試中播了施瓦辛格的演講,結果他的「口音英語」難倒不少考生。
在作文部分,引用了賈伯斯在斯坦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標題——「StayHungry.Stay Foolish」(譯文:求知若渴,虛心若愚),希望學生自選角度撰文。一個江蘇考生很崇拜賈伯斯,曾經一字一句地聽寫了賈伯斯的這段演講,看到這道題目,很激動。
語文考卷「充滿溫情」
上外的語文考試被考生認為「很人性化」——就是兩道作文題和一道文言文斷句。
其中一道作文題談的是,上海曾經有篇高考作文《必須跨過那道坎》——該文主要描述了考生在山村的所見所聞,文中所寫的「坎」暗喻當地人家門前高高的門檻,好像這個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閉塞的文化、欠發達的交通一樣,阻礙了他們向外發展的空間。該文在首次評分中只獲得「25分」,但後經評分專家「打撈」後,獲得「64分」的高分。考生需要就此寫一篇評論性文章。第二道作文題目談的是一個移民日本的母親發現,日本的學校裡經常給孩子布置「奇怪作業」,比如「擁抱媽媽3分鐘」、「了解家庭往事」等,學生自選角度撰文。
不少考生感覺語文考卷「充滿溫情」,讓他們對高考作文、對家庭親情有了不少感悟。「老師總說作文開頭就要奪人眼球,敘事要宏大,要體現自己胸懷天下的眼界,但這篇被打撈的高分作文卻相當質樸,像一杯清茶。」一位河北考生說。一位蘇州考生則告訴記者,這次「跨省赴考」由73歲的爺爺全程陪同,看到「日本的奇怪作業」後,就希望走出考場後擁抱爺爺,感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