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可摺疊 儀器更精密…納米技術帶來更多可能

2020-11-24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圖為在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上展出的納米智慧機器人。新華社發(王建康 攝)

  圖為安徽省合肥恆爍半導體有限公司研發的50納米128M高速低功耗NOR Flash存儲晶片。該晶片可應用於人工智慧、汽車電子等行業,今年已實現量產。新華社發

  本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今年以來,國內與納米技術相關的各類會議、比賽接連不斷,展現出中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進納米技術領域國際合作的積極姿態。

  提起「納米」,多數人都不覺得陌生。作為21世紀的一大戰略技術,近年來,納米科技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小到化妝品、家電,大到航天、交通運輸與國防工業,都能看到納米科技的身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納米科技被列入「國家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領域」之一。作為當今世界納米科學與技術進步的重要貢獻者,中國在納米科技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取得原創性突破,越來越多的納米黑科技產品面世,以微觀尺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1、納米材料讓屏幕可摺疊、玻璃變智能

  納米相當於10億分之一米。這個長度究竟有多短?

  有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如果把一個直徑為一納米的小球放在一個桌球表面,從比例上看,就像把一個桌球放在了地球表面。當物質達到納米尺度後,性能就會發生突變。納米技術正是利用了納米材料的這種特殊屬性來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和產品。

  石墨烯、納米纖維素、納米級氣相二氧化矽……這些納米新材料或有著高強韌性,或有著耐高溫、循環可再生等優勢。用這些新材料製成的設備、器件,可以實現一些過去無法實現的功能。

  近年來,納米新材料不斷問世,帶來一些全新的產業,拿我國的石墨烯產業來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塗料、大健康、節能環保、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為主的六大應用領域。

  同時,納米技術也讓一些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許多添加了納米材料的日常產品也因此性能升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體驗。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一種納米凝膠材料,就能讓玻璃具有隨溫度和光線進行自我調整的智能功能。在今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一款納米智能玻璃驚豔亮相。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段下,窗戶上的玻璃能變幻出不同顏色,如果周圍溫度偏高,玻璃就會自動調整透光度,達到最佳遮陽隔熱狀態。

  用「相機」一拍,就能識別出水果的含糖量、新鮮度,空氣的PM2.5含量、汙染物濃度……這些功能來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鮑捷發明的量子點光譜儀。光譜相當於是物質的「指紋」,藉助相當於頭髮直徑萬分之一的量子點納米材料,量子點光譜儀可識別物質的光譜,再通過資料庫準確判斷物質的種類、數量等。

  屏幕可以摺疊的手機、筆記本,具有夜視功能的眼鏡,可以隨意變換顏色的納米黑板……越來越多的納米產品正在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在不同領域發揮作用。

  在醫療健康領域,納米醫學已經成為現代醫療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去年2月,「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成功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納米技術在疾病診斷、治療等方面應用日益廣泛。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納米材料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比如在疫情期間,上海大學材料學院科研團隊研製開發出一款納米銀病毒滅活噴霧,可以讓使用者得到一定的安全防護。

  左耳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國內首款抗病毒的納米光觸媒口罩。從外觀看,這種口罩與市面上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似乎並無分別,但實際上,口罩的夾層中暗藏玄機,有一層具有專利的納米塗層材料。通過納米光觸媒技術,含有納米塗層的口罩可以主動將有毒的有機物、細菌、過敏原等徹底分解殺滅,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實現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更高效過濾。

  2、納米技術為精密儀器等「卡脖子」領域帶來新突破

  納米科技是多領域交叉學科,與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產業具有高度融合性。上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其中就提到「加快拓展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在光電子、航空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火熱。納米技術與這些新興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推動了彼此的發展。在人工智慧領域,多種智能終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柔性觸控設備都可以運用到納米技術。在移動通信領域,移動網際網路設備功能器件性能的提升也需要納米技術的支持,比如製造晶片的納米刻蝕等核心技術。在10月11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數字峰會上,中興對外展示了包括了系統和晶片等在內的完全國產化的技術成果。目前,中興已經在5G無線基站的核心主控晶片上採用了自主研發的7納米技術,實現了7納米晶片的商用化,這是中國在核心技術領域邁出的積極一步。

  納米技術在新興技術領域的突破與進展不僅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相關納米技術成果也在不斷湧現。

  不久前,國內研發出一種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這種材料的密度僅為鋼的六分之一,卻具有傳統合金材料和工程塑料難以兼具的強韌性。有關專家表示,將這種材料運用於航空航天、精密儀器結構件等領域,對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有很大意義。

  今年9月底,第六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成功舉辦。相較於以往的賽事,本屆大賽有兩大亮點,一是涉及信息技術的項目數量明顯提升。總決賽29個參賽項目中,近半數的項目內容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二是針對「卡脖子」技術展開的研發及產品明顯增多,湧現出一批覆蓋高性能磁芯、有機半導體、高性能複合材料、高能量密度儲電材料及器件等核心技術領域的項目。

  據大賽主辦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大賽獲未來企業組一等獎的是「全息衍射波導顯示器件」項目。這種顯示器件是用於AR技術的核心顯示器件,目前全球尚未有成熟的生產線及工藝予以參考。

  項目團隊基於近17年在光學設計、納米光學器件尖端納米加工方面的技術積累,開發出了適用於衍射顯示器件的光學EDA軟體,掌握了關鍵核心材料的製備技術,形成了從光學軟體開發、器件設計、基礎核心材料研發到器件工藝開發等完整的自主研發成果。

  談及在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歷程,項目團隊的成員表示:「納米科技具有基礎性、通用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也是信息產業和生物技術的基石,大國之間競爭最激烈的技術領域。我們在整個技術研發過程中感覺到,興趣、堅持和專注是核心技術研發成功的保證,要足夠的耐力、耐心甘坐冷板凳,不能夠急功近利,才能夠取得技術上的突破。」

  3、更多納米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正在形成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納米科技的布局較早,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納米材料應用產業就已開始興起。目前,我國在納米領域的部分基礎研究已躍居國際領先水平。在專利申請量方面,也位於世界前列。這些都與中國在納米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密切相關。

  然而,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納米科技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率卻處於低水平。數據顯示,我國納米科技相關領域產值2018年僅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規模,工匠型技術隊伍也相對不足。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院士表示,怎樣把眾多的基礎研究成果變成我們國家的生產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挑戰。

  近年來,國內積極推動納米產業發展布局、探索納米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對納米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給予政策支持,在蘇州、北京等城市形成納米產業集群。

  作為我國第一個把納米技術應用產業作為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域,蘇州工業園區目前已成為全球八大納米產業集聚區之一,世界首個集材料生長、器件加工、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正是在這裡誕生的。

  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廣東、陝西等省份的不少城市也開始促進納米產業布局,吸引人才落戶,打造了一批新的納米產業園區。

  以廣州為例,去年12月,廣州市高新區專門出臺了《促進納米產業發展辦法》。內容涵蓋了研發平臺獎勵、融資扶持獎勵、重大項目獎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等多個方面,旨在吸引更多的納米企業來此落戶發展。同一時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也正式啟用,以吸引來自全國的納米科技研究成果在此產業化,形成創新鏈上中下遊的同步協調發展機制。目前,已經有21個產業項目在廣州黃埔區、廣州高新區推進。

  此外,廣州高新區正在重點建設納米產業集聚區。通過引進中科院和高校頂尖團隊,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創新企業,引領推動當地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進一步推動納米研究成果應用轉化。(王雅慧)

相關焦點

  • 可摺疊OLED顯示屏比一般柔性OLED有更複雜的結構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0321/53514.html摺疊屏的概念出現十幾年,但如今才有摺疊屏產品問世,原因在於只有OLED顯示屏才有摺疊的可能。柔性電子是將有機/無機材料電子器件製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興電子技術。
  • 長盈精密劉明生,轉軸設計決定摺疊手機質量
    文/肖遠「柔性摺疊屏幕應用到手機上,就必須要設計一個精密的轉軸配合。摺疊屏轉軸作用不僅是轉動,而且還要能隨著屏幕摺疊產生的圓弧變化而變化,為屏幕留出避讓空間,以免幹涉到屏幕的運動造成損壞。」5月17日,長盈精密副總裁劉明生在「5G摺疊創出路」技術論壇上表示,轉軸技術和設計的合理性是摺疊手機正攻克的技術難關。劉明生指出,摺疊手機轉軸除了實現轉動功能,還有三個要求。1、保護柔性摺疊屏幕不能受到拉伸或擠壓,與柔性屏配合度高。
  • DNA的外表,納米技術的心——DNA摺疊技術
    為了證明這一理念,科學家們分別製作了笑臉、心形、三角形等共18個形狀,這顯著增大了設計工作的空間和材料的可擴展性,實現了所謂的「自下而上」的納米技術。合成方法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不得不依靠兩種主要方法構築具有有限尺寸的空間可尋址的結構。第一種方法是分子磚摺紙術(molecular bricks),即利用小而短的DNA片段摺疊形成單一結構。
  •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讓屏幕自由「摺疊」
    然而,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增多,人們又對手機的視覺體驗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能不能在大小不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讓手機擁有更大更清晰的屏幕呢? 為了在視覺觀感和移動便攜之間尋找到平衡點,人們嘗試了很多方法,然而在「小體積、輕重量、高穩定性和多功能集成度」面前,可供傳統顯示屏幕用來「長身體」的空間卻一直很小。
  • 第二波摺疊手機中摺疊屏技術哪些進步?蘊藏智慧型手機發展新形態?
    2016年,OPPO曝光過一臺可摺疊的柔性屏原型機,從當時的照片來看,這臺原型機已經可以實現屏幕完全摺疊。他們技術人員表示,分屏成為目前摺疊屏體驗比現有直板手機體驗好的地方。下一步,OPPO在探索通過OS設計出一些直板機沒法實現的創新性體驗。 一位業內分析師告訴騰訊新聞《潛望》,現在有兩種摺疊思路。
  • 填補國產空白,實現納米級別的精密位移!科研創新從儀器創新開始
    一個火柴盒大小、外殼包覆金屬的小方塊,通過電壓控制能夠實現納米級別的精密位移,可以用於對精密度要求超高的科學實驗、精密製造和半導體工業等領域。日前,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高端科研設備產業化團隊的實驗室內,團隊負責人許智展示了該團隊擁有核心技術的壓電驅動納米位移臺。
  • 盤點那些先進位造中的精密測量技術及儀器設備
    精密坐標測量  精密測量技術  現代精密測量技術是一門集光學、電子、傳感器、圖像、製造及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涉及廣泛的學科領域,它的發展需要眾多相關學科的支持。
  • 簡述納米測量技術與微型智能儀器
    綜述了國內外納米測量技術發展的現狀,重點討論了納米材料、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生物學等領域所涉及的納米測量與性能表徵的難題和挑戰,論述了納米科技成果給納米測量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最後對納米測量技術的發展方向做了展望。  微型智能儀器指微電子技術、微機械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應用於儀器的生產中,從而使儀器成為體積小、功能齊全的智能儀器。
  • 從大哥大到屏幕摺疊 手機形態進化的驅動力是啥
    三星Galaxy Z Flip 5G的摺疊造型都是產業尖端技術的代表,會不會在近十年成為流行趨勢,除了技術能否進一步完善、成本逐漸降低以外,能不能催生消費者新的需求至關重要。摺疊屏很難成為手機形態的最終結果,當然也不是過去發展經驗的全部凝結。縱觀手機形態的發展,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有趣歷程。但看似雜亂的發展,實際上仍有規律可循。
  • 微軟為可摺疊手機申請專利 支持金屬框架帶來360度屏幕翻轉
    根據一項新的專利,微軟還在考慮推出一款可摺疊手機,設備包括了鉸鏈,當用戶將顯示屏放置在平板電腦位置(展開)時,其內部使用了S形結構。  在8月份公布的這份申請文件中,微軟指出,該專利硬體運行Windows 10,並支持金屬框架帶來的360度屏幕翻轉。
  • 智慧型手機屏幕之戰正酣,蘋果測試摺疊設備,OPPO 將發可伸縮手機
    據了解,蘋果已經在測試可摺疊設備的屏幕、軸承等組件,可摺疊屏幕將有三星提供,iPhone 的主要代工廠鴻海集團或將成為蘋果首款摺疊屏手機的首選代工廠。外媒報導稱,蘋果將推出的摺疊設備有望包括 256GB 的基本存儲容量和 8GB 的 RAM,起售價格預計為 1499 美元。
  • 日本在高精密儀器設備製造和材料科學方面有著超強研發實力
    日本在高精密儀器設備製造和材料科學方面有著超強研發實力 作者:51Touch時間:2018-12-27 來源:科技也有料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三星OLED屏能壓制京東方的背後,卻是令人心驚的日本設備廠商實力
  • 聯想展示刀鋒手機研發幕後故事:摺疊技術五年磨一劍
    DoNews 9月15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9月10日,聯想旗下摩託羅拉刀鋒5G摺疊屏幕手機在中國正式發布,在去年全球首款無縫隙內摺疊屏幕手機Razr的基礎上全面升級,再次突破摺疊屏幕手機的發展與體驗。刀鋒5G是一臺全球獨家設計的摺疊屏幕手機,最獨特、同時也是最核心的技術之一,就是集合了聯想研究院與摩託羅拉移動領先設計與技術的「星軌」轉軸技術。
  • 夢幻摺疊手機或將明年誕生?三星研發可摺疊UTG
    目前,由於技術限制,基本上所有摺疊屏手機屏幕顯示蓋板都採用了塑料材質,選用塑料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如成本較低、易量產、可多次摺疊。這層塑料通常為聚醯亞胺薄膜,而這張薄膜也是屏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三星Galaxy Fold首次上市時,便有許多用戶以為這是廠商自帶的保護膜,將其撕掉以後,導致手機的損壞。
  • 蘋果或已開始測試可摺疊iPhone:左右摺疊還是上下摺疊?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17日訊(錦江) 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已開始將可摺疊iPhone送往iPhone組裝商富士康那進行測試。該消息稱,富士康的測試重點在OLED或Micro-LED顯示屏技術的使用上,因為屏幕的選擇將影響後續的生產方式。
  • ...與儀器、新穎的生物醫學檢測分析技術及儀器、基因槍技術及儀器等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清華大學       所在院系: 機械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精密儀器及機械
  • 蘋果可摺疊iPhone專利圖曝光:柔性玻璃屏幕加持
    隨著技術的日益成熟,三星的摺疊屏手機也逐漸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據外媒最新報導稱,蘋果在2020年3月提交的一份專利申請文件中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摺疊玻璃屏幕的方法,可摺疊iPhone將包括像Surface Duo那樣的兩塊玻璃面板,而不是像三星Galaxy Fold那樣的一塊可摺疊面板。
  • 【技術篇】可摺疊AMOLED屏幕彎折應力深度解析
    當前,柔性OLED屏幕正在向商業化的方向發展,可摺疊屏幕是其發展方向之一。當柔性OLED屏幕沿某一中線摺疊時,光學透明導電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膠層易產生剝離,各個膜層均有應力中性層的出現,即應力應變為0的位置,顯示層的光學器件最容易產生損傷。
  • 後觸控顯示時代 「納米銀+」如何實現賦予顯示新「定義」
    這帶來了對更大屏幕和因此可摺疊的需求,具有單個向內或向外摺疊的可摺疊裝置可能只是這場革命的開始。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召開全球新品發布會,正式面向全球發布首款可摺疊屏手機,同年11月8日,三星電子在舊金山舉辦開發者大會,推出旗下首款可摺疊屏手機「GalaxyFold」。與此同時,谷歌也正式宣布Android系統支持摺疊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