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是動物園的明星,也是海洋上的霸王,冠有「殺人鯨」和「殺手鯨」的稱號。
是哺乳綱,海豚科體型最大的動物,雄性平均長度可達8米,最大的記錄是9.75米,體重可達5.5噸,而雌性平均長度7米,最大的記錄是8.5米,一般體重3.8噸。
這樣的體型對於其他巨型海洋生物來說,不值得一提,但對付人類是綽綽有餘。
不僅如此,虎鯨也非常不好惹,在海洋中,是個十足的「大混蛋」。
它有一口鋒利的牙齒,一般有40-56顆,體型大小不同,數量也不同,可以直接咬穿動物的皮膚和骨頭,獵物只要被它咬住,基本很難逃跑,最後都會變成大塊大塊的肉,直接吞進虎鯨的肚子。
在海洋中,虎鯨什麼動物都敢惹,比它體型小一點的海豹和海豚不在話下,就連體型較大的鯨魚,它也敢下手。
它對動物的獵殺,不僅僅是為了吃,有時也是為了玩樂。經常被觀察到虎鯨將海豹甩到空中取樂的畫面。
雖然有傷人的能耐,但是,在野外,虎鯨幾乎沒有出現過吃人的案例。
是因為虎鯨和人類的交集比較少嗎?
顯然不是,一個生活在陸地,一個生活在海洋,原本是互不打擾的,但是人類並不甘心待在陸地,也並不滿足現有的資源,總希望能從海洋中獲得更多利益,於是就有了捕鯨行業。
和海洋生物的衝突自然多得多。
虎鯨真的一次都沒有吃過人嗎?
虎鯨傷人事件,在歷史上是真實現存在的,只是發生在圈養環境中。
主角就是虎鯨Tilikum,它2歲被捕,在海洋公園中生活了長達33年,與其說是生活,還不如說是囚禁,多年的囚禁生活讓Tilikum性情大變,從一開始的活潑熱情,到最後的性情暴虐,喜怒無常。
在它悲慘的一生中,造成了3人死亡。
這樣的傷人事件,只能算是個例,被囚禁33年,強迫每天表演的生活,誰也無法保證不被逼瘋,不會做出荒唐的事,人都有可能,更何況只是一隻動物。
回到正題,自然環境中,虎鯨為什麼不攻擊人類呢?是因為認知上的提高嗎?
用認知來定義一個動物,可見虎鯨的智商是非常高的。
據動物園介紹,虎鯨是能明確辨認自己的飼養員,也能辨別哪個飼養員是實習的,哪個是正式工。
的確,虎鯨不主動攻擊人類,不吃人類,認知佔很大一部分。
虎鯨有自己的行為準則,這種規則是一代一代傳遞下來的。
虎鯨是為數不多的,被認為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人類也是其中一種。
它們擁有和人類一樣複雜的社會體系,由年長的雌性領導,是典型的母系群體。
年老的雌性會將一些生活技能傳遞給孫輩,哪裡可以找到食物,怎麼捕獵,怎麼躲避天敵......
祖母輩虎鯨的存在會大大提高孫輩的存活率,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祖母效應」。
相信在和人類接觸的過程中,虎鯨已經知道人類的「險惡」,最好遠離,這樣的行為準則一代一代相傳,自然而然,虎鯨不會主動靠近人類。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在虎鯨眼裡,人類「瘦骨嶙峋」,脂肪含量不高,算不上什麼好「食物」,還不如海豹,也就懶得去吃人了。
捕食「脂肪含量高,胖的個體」,應該是自然界通用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