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騰《好的晚安》
蕭敬騰拋卻過多修飾、以素樸姿態唱失戀情歌的樣子更有魅力。
自彈自唱,free tempo,樂團的速度跟著他的指揮、他的情緒走,有難度,但聽起來更為自由、更為soulful。比起原曲,蕭敬騰的版本轉音的設計更接近Soul/R&B的思路,音色統一,細節的處理有著顯著的個性特色,直接、外放。整體體現了一個成熟唱片歌手的素養,完成度很高。
我個人也很喜歡結尾長音弱收的處理,很考驗聲音的控制力,同時也讓歌曲有一種向寂靜空間而去的綿延氣息,拿來詮釋歌曲「好的,晚安,你不用回」的深夜脆弱感也很貼切。
周深《Monsters》
技術層面來說,唱得很不錯,周深的音色、控制、處理都沒有什麼缺點可挑,比較考驗功力的前後力度對比也完成得很不錯,第三段的小怒音讓人驚喜,結尾的類美聲唱段很有個人特點。選曲不算最合適,對歐美流行來說,他的聲音少了點侵略性的金屬感。
當然對周深還是有更多期許的——其實他的聲音除了純淨之外,更有唱另類流行、迷幻流行的氣質,之前聽過他翻唱《再見螢火蟲》一類的歌效果相當驚豔,給人很多超然的想像力。《Monsters》整體寫得相對主流,相對平,給他的發揮空間不大,建議下一次選曲可以更大膽一些。
袁婭維《悽美地》
袁婭維這一期玩得也很大,沒想到她會把《悽美地》這麼改。
郭頂的原曲通體是光明的、盪氣迴腸的南方搖滾,袁婭維版本改成了舞曲+搖滾,仿佛在敵託邦裡找光明,黑暗是底色,顯得副歌的信念感格外刺眼。
編曲拿了類似Billie Eilish《bad guy》的低沉beat加和聲鋪墊一種泥沼般的氛圍。管樂的加入帶來一種詭異的爵士跳tone感,加入的吟唱同樣加劇了這種混亂色彩,顯得底色更為黑暗,但舞曲元素的加入又給人一種末日蹦迪般的畫面感。
袁婭維的音色比較亮,《悽美地》的副歌顯然也不像《bad guy》那樣全程徘徊在低處,因此整首歌給人的感覺就像不斷地在泥沼、叢林之中奔跑、躍升,越攀越高,越來越接近光明,衝突感和信念感一樣強烈,是個很大膽的版本。個人非常喜歡。
你們覺得還有什麼?可以在下方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