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真的不用每天都和她聯繫。」在電視劇《歡樂頌》中,曲筱綃這個角色的設定非常討喜,她敢愛敢恨。
趙醫生沉穩但是有點清高,曲筱綃非常喜歡趙醫生,在追求他的道路上可謂費盡心思。
她對趙醫生非常用心,每個重要節日都會為他精心準備禮物,但是趙醫生對她的態度有些曖昧卻不冷不熱。
後來兩個人冷戰,曲筱綃不再聯繫趙醫生,他才感受到了危機感,反過頭來去追求她。
無論是對於男人還是對於女人,都不要過於去迷戀他,否則就會出現以上的一種現象。
正如張愛玲筆下的白玫瑰和紅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在異性關係中存在著適度原則,那麼什麼是適度原則?
01)、指的是任何事物都保持其質和量的限度,是質和量的統一,只有我們能夠認識事物的度,才能夠準確認識事物的質,才可以在實踐中掌握適度的原則。
男人和女人由於吸引和情感的媒介,雙方渴望整天黏在一起,渴望不斷的靠近,這個道理既可以用在男人身上,也可以用在女人身上。
心理學家將愛情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相識、相戀、相知,在每一個階段,情侶之間所面臨的情感和矛盾都會是不同的。
在熱戀期的時候,往往感性會大於理性,這對情侶眼中也全是對方,完全聽不到任何人的看法。
02)、過了熱戀期之後,彼此逐漸的熟識,身上的缺點也開始暴露出來,兩個人開始爭執,焦灼,糾結,甚至不斷爭吵,轉而進入情感的平淡期。
如何延長熱戀期巧妙的過渡到一個比較平穩的情感階段,就要求男人懂得運用適度原則。
越是思念一個人,就越想聽到關於他的一切,於是就會想用各種話題去靠近他去和他聯繫。
適度效應恰好證明了這麼一個道理,永遠不要和女人每天都聯繫,無論她有多愛你。
一、保持恆定的心理閾值
任何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心理閾值,當個體受到有關於外界發出來的刺激之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應激反應。
當男人第1次去聯繫女人,主動去問候他的時候,女人會覺得非常的滿足,而當男人第三次第四次不斷的去重複這個話題的時候,會讓女人覺得他非常的囉嗦。
原本在第一次聯繫和第二次聯繫的時候,他的關心會起到一個正向的積極作用,而隨著次數的增加和男人話題的延伸,會給女人帶來一系列的負向應激情緒,比如焦慮和暴躁。
最好的與另一個人相處的方式,就是懂得去保持恆定的心理,一直拿捏好一個恰當的度,你可以適時的去問候她,關心她,但是不要去過度的去幹涉她的一切。
二、尊重對方的隱私
任何個體都會享受於屬於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即便是兩個人已經處於一種親密關係之中,我們仍舊是獨立的個體。
最好的感情是在彼此保持獨立的時候,又能夠充分的去融合在一起,保持合作。
一些情感學家發現,如果一方過度的去關心另一方,去佔據了另一方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的話,她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自由的。
因此我們就會發現一種現象,在感情關係中,如果男人追求女人的時候能夠舒張有度,保持著非常適度的關係,那麼這樣的愛情勢必也會是穩定的,如果男人過分的去追求一個女人,女人就會感覺壓抑,甚至想逃離。
親密關係之間也需要特定的距離,男人可以去問候他,但是也要給他留足一定的獨處時間。
三、學會享受浪漫
真正成熟的愛不是頻繁的和他聯繫,更不是所謂的花言巧語,而是能夠付出實際行動,為對方做點事情。
一些男人總覺得只要自己能夠和她頻繁的保持著聯繫,就能夠保持兩個人之間的親密度,其實那是不現實的。
如果你能夠花點時間,在她需要你的時候給她陪伴,在一些特定節日的時候給她一些浪漫,這對於你們之間的關係反而會升溫。
談戀愛的時候女人不僅要保留神秘感,男人同樣也需要神秘感,你既要做關係裡的主動者,也要讓女人去主動的找你,當她深深的被你吸引之後,才會讓她越來越愛你。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部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