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永怡御風官網,可見到其「裡程碑」子頁內容顯示:永怡御風15周年(截止2016年)累計生產280萬颱風扇燈,按每臺展開直徑為1.2米計算,累計長度3,360,000米(336萬米),相當於380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一晃兩年餘,這個數目被再度刷新。
(左二)永怡御風副總經理劉樹強
技術支撐 吊扇燈不簡單
按照行業內的說法,永怡御風是高端風扇燈的優秀代表。當記者對此求證時,永怡御風副總經理劉樹強淡淡一笑。他較真地說:「這個表述不準確,我們從來沒有說自己是高端產品。實話實說,我們只是嚴格按照風扇燈製造標準來做良心產品罷了,而業內太多的同行,他們卻並不是這樣。」如此說來,經銷商尤其是消費者對此並不知情,無怪乎近年的風扇燈市場一片廝殺聲,大行其道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再不規範生產,這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劉樹強顯得憂心忡忡。那麼,劉樹強之憂到底為何?他解釋說,除開隱形風扇燈為出產前調試好之外,其實吊扇燈的懸掛非常講究專業技術,說得不客氣一點,不經過培訓的老電工,不見得會平實掛順吊扇燈。
此外,風扇燈的心臟——電機,最受經銷商及消費者聚焦。一般的廠家貨源來自哪裡?外購,每批次的數據都不一樣,品質就可想而知了。而永怡御風的電機呢?自主生產。記者隨同劉樹強參觀車間,光輪吊式的繞線機器設備,造價得以數百萬元計。他說,以前手工作業一天僅可生產幾千個電機,而眼前的設備一天產量可高達十萬個。劉樹強還信誓旦旦對記者講,永怡御風的標準,事實上比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有過之而無不及。何以見得?日本三菱電機的部分代工,就在永怡御風。
底蘊深厚 17年堅定守望
劉樹強說,風扇燈加燈並不等於風扇燈。如果是這樣,那麼類似風扇燈大王——美的電器早就甩風扇燈企業幾條街了。為什麼?因為風扇燈的售後服務要非常專業,不是家電大品牌眼裡的菜。說眼光敏銳也好,說機遇垂青也罷,2009年中國市場破天荒出現了首個隱形風扇燈,這個品牌就叫永怡御風。這一年,永怡御風內外銷配比8:2,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這比行業普遍增長的2013年早了大約4年時間。
永怡御風的品質標準,試舉例說明:關於檢測,一般企業檢測1到2遍出貨,永怡御風規定檢測5遍;一般企業表面鹽霧測試少則12小時,多則48小時,永怡御風規定測試72小時。關於拉線開關,一般企業標準是開合5000次,永怡御風高達50000次。永怡御風配備2條專業檢測線,3個標準靜音測試房。誰優誰劣,一目了然。
永怡御風步伐矯健,2018保持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正在加蓋的廠房就是明證。現有廠房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每年產能超過100萬臺。
好風扇燈 大有市場
據劉樹強講述風扇燈的前世今生,他說之前國外的風扇燈為稀有物品,售價高企,限於醫生、畫家、作家等文化素養較高群體,後慢慢為大眾所接受而大興於市。
從科學方面講,風扇燈是比空調更有利健康調理溫差的居家用品,一物二用。另外,眾多消費者並不知道風扇燈還有反向旋轉功能,這一點在冬季尤其適宜於室內換氣。而中國的消費者,正從虛榮的「空調就是上檔次」的面子觀念中回首,所以風扇燈幸運備至,未來大有可為。
國內市場,君不見上海、廣東、海南,永怡御風市勢如虹……
永怡御風,榜樣力量!正所謂:和風送爽,不絕如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