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吼猴和白臉僧面猴首次安家鄭州市動物園 快來一睹「芳容」!

2020-11-28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12月26日,鄭州動物園裡又來了6位「新客人」:3隻紅吼猴和3隻白臉僧面猴。這六隻猴分屬不同猴屬,又分別有不同特長,紅吼猴是個「大嗓門」,咆哮呼叫,可使5公裡以外的人清楚地聽到,白臉僧面猴又叫「飛猴」,可以在相距10米的樹枝間跳躍自如,目前,紅吼猴和白臉僧面猴在飼養員的精心護理下,已完全適應了鄭州市動物園的生活,即日起,就可與遊客見面。

  紅吼猴

紅吼猴是個「大嗓門」 吼叫聲5公裡外可聽到

紅吼猴屬於蛛猴科吼猴屬,分布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地,在國內較為少見。紅吼猴身上披有濃密的紅色長毛,樹棲,喜歡在日間活動,很多時間會留在林冠,喜歡四肢行走,很少會跳躍。

紅吼猴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吼聲,它的舌骨特別大,能夠形成一種特殊的回音器。用它們特有的「大嗓門」,咆哮呼叫,發出的巨聲,可使5公裡以外的人清楚地聽到,吼猴的名稱也是由此而來。紅吼猴的吼叫可以避免群落之間的爭鬥,減少因打鬥而消耗能量。吼叫也可以幫助群落的分布,從而減少競爭。

紅吼猴是素食主義者,主要吃樹葉,但也會吃植物的果實和花朵。它們往往以3~9隻的小群生活,實行一夫多妻制。雌猴4歲性成熟,雄猴6~8歲性成熟,孕期190天,壽命可達20年。

  白臉僧面猴雌雄異形(左雄性右雌性)

白臉僧面猴不但可在相距10米的樹枝間跳躍自如還能「百毒不侵」

白臉僧面猴屬於僧面猴科僧面猴屬,分布於巴西、蓋亞那、蘇利南及委內瑞拉等地。白臉僧面猴雌雄異形,兩性的毛色有明顯的分別,雄性通體黢黑,只有面部為白色;雌性呈斑駁的棕色,眼下有兩條蒼白色條紋。

白臉僧面猴棲息於熱帶雨林的上層樹冠區域,幾乎終生生活在樹上,一夫一妻的家庭單位小群,集結成5~9隻的群體共同生活。雖然身軀粗大,但是白臉僧面猴極為靈活,可以在相距10米的樹枝間跳躍自如,因此在當地又被稱作「飛猴」。

白臉僧面猴的一身厚厚的長毛看起來和熱帶地區的炎熱氣候不搭,不過它是為嘴而生的,白臉僧面猴非常喜歡蜂蜜,所以需要這身裝備對付蜂窩的主人。另外白臉僧面猴還可以抵抗植物的毒素,因為它有著自己的秘密武器——一條超長的腸道,這些白臉僧面猴比家貓大不了多少,可它們的腸子卻與大猩猩的一樣長。那些會令其它動物中毒的樹葉和種子,對白臉僧面猴卻沒什麼威脅。


相關焦點

  • 紅吼猴和白臉僧面猴首次安家鄭州市動物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通訊員 田澍遼為了迎接新年,也為了豐富靈長類動物科普知識,提高人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近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引進了3隻紅吼猴和3隻白臉僧面猴。紅吼猴屬於蛛猴科吼猴屬,分布於南美洲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地,在國內較為少見。
  • 鄭州市動物園引進兩種稀罕猴:紅吼猴和白臉僧面猴
    渾身紅毛嗓門驚人,咆哮一聲響徹5公裡;樹間跳躍如履平地,臉白僧面似戴面具。這兩種稀罕的猴子你見過嗎?為迎接新年,豐富靈長類動物科普知識,提高人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26日,市動物園首次從南美洲引進了3隻紅吼猴和3隻白臉僧面猴,均為1雄2雌。
  • 南美洲紅吼猴和白臉僧面猴安家河南鄭州
    【解說】為了迎接新年,也為了豐富靈長類動物科普知識,近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從南美洲引進了3隻紅吼猴和3隻白臉僧面猴。  1月1日上午,鄭州市動物園裡啼叫聲此起彼伏,各種動物像是用它們特有的方式,迎接2020年的到來。剛剛「安家」於此的紅吼猴,個頭看似不大,但有著一副獨特的「大嗓門」。
  • 鄭州動物園首次引進南美洲稀奇「紅吼猴」:吼一聲傳5公裡
    可愛的猴子也是動物園的「常駐民」,大家若是想看猴子,最好的去處便是就近的動物園了。近期,鄭州動物園首次引進了南美洲的稀奇猴種「紅吼猴」,還有一身厚厚長毛,喜歡掏蜂蜜又能抵抗植物毒素的「白面僧猴」,著實令人好奇。
  • 鄭州市動物園新來了兩種猴!一種「嗓門大」一種「戴面具」,稀罕不?
    近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引進了三隻紅吼猴和三隻白臉僧面猴,在猩猩館落戶,這兩種稀有猴子一紅一白,風格各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動物園一睹它們的真容。紅吼猴為啥愛吼叫?據鄭州市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因為紅吼猴「懶」得動彈,用吼聲宣誓主權,別的紅吼猴聽到就會自覺離開,避免群落之間的爭鬥。而且,它們靠吼聲「對決」,減少因打鬥而消耗能量。 此外,紅吼猴還非常「多情」,它們往往以3-9隻的小群生活,實行一夫多妻制,壽命可達20年。
  • 紅吼猴的「大嗓門」5公裡以外都能聽到
    紅吼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悅生通訊員田澍遼文圖    為少見。紅吼猴身上披有濃密的紅色長毛,很多時間會留在林冠,喜歡四肢行走。用它們特有的「大嗓門」咆哮呼叫發出的巨聲,可使5公裡以外的人清楚地聽到,吼猴的名稱也是由此而來。紅吼猴的吼叫可以避免群落之間的爭鬥,減少因打鬥而消耗能量。    白臉僧面猴分布於巴西、蓋亞那、蘇利南及委內瑞拉等地,雌雄異形,兩性的毛色有明顯的分別,雄性通體黢黑,只有面部為白色;雌性呈斑駁的棕色,眼下有兩條蒼白色條紋。
  • 【rlyl物種說】今日--白鼻僧面猴(White-nosed saki)
    ▲白鼻僧面猴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白鼻僧面猴,又名白鼻粗尾猴、白鼻狐尾猴或白鼻叢尾猴,是巴西特有物種。棲息於東南部的熱帶森林中,樹棲行,群居,主食水果,也吃花、種子、樹皮和無脊椎動物。雌性每胎產1仔。
  • 上海野生動物園「靈猴天地」今起開放 探秘國內最大靈長類動物聚居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 通訊員 倪麗)黑掌蜘蛛猴、紅吼猴、白面僧面猴等「靈猴」,全部在一個場地玩耍,會是什麼體驗?今天,上海野生動物園全新打造的「靈猴天地」新展區正式開放,10餘種70餘頭靈長類動物全新亮相。
  • 「南美怪獸」來了!大食蟻獸安家鄭州市動物園
    一個月前,鄭州市動物園住進了四隻外形奇特的動物,兩雌兩雄,平均年齡2歲左右。記者了解到,這批遠道而來的「客人」,正是來自南美洲蘇利南的大食蟻獸,系河南省首次引進。昨天,為期一個月的隔離檢疫期已滿,「怪萌」的大食蟻獸正式與遊客見面了。  【現場】新來的「怪獸」到底長啥樣?
  • 【rlyl物種說】今日--白面僧面猴(Golden-faced saki)
    ▲雄性白面僧面猴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科:僧面猴科 Pitheciidae屬:僧面猴屬 Pithecia種:白面僧面猴 P. pithecia ( Linnaeus, 1766 )
  • 上海野生動物園「靈猴天地」開放
    昨天,作為國內展示靈長類動物天性的最大展區,上海野生動物園「靈猴天地」正式和遊客見面。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靈猴天地」展區佔地10000餘平方米,匯聚原產於非洲、美洲、亞洲地區的黑掌蜘蛛猴、紅吼猴、白面僧面猴、東非黑白疣猴、金頭獅狨、棉冠狨、長尾葉猴、阿拉伯狒狒等10餘種70餘頭靈長類動物。
  • 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恢復開園 國寶金毛羚牛首次亮相
    /a/20200312/c71eb835da404dd597908c099dcac375.shtml   閉園一個多月後,3月11日,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恢復開放
  • 世界上嘴最大的鳥入住南寧動物園,今天起就可以去一睹芳容啦
    最近,南寧動物園來了10位新住客,它們是世界上嘴最大的鳥,猜出來了嗎?它們就是鞭笞巨嘴鳥。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引進3隻非洲白獅,全球只有幾百隻,比大熊貓數量...
    此次引進的白獅均為兩歲多的雌獅稀有的白獅已於國慶節前落戶鄭州市動物園了近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從南非引進3隻白獅,剛剛「落戶」鄭州的白獅稍顯不適,在籠子裡呆呆地臥著,但一襲「白衣」加身,依然顯得威風凜凜。9月26日,在鄭州市動物園獅區,3隻奶白色的獅子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安靜地臥在地上,淺藍色的眼睛透著優雅,一隻白獅偶爾變換姿勢,側躺著打個盹兒,另外兩隻白獅「抱團」靠在一起,略顯警惕地觀察著外面。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家族首次「添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通訊員 李文悅  10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30隻世界瀕危美洲紅䴉「安家」河南鄭州
    【解說】8月22日,30隻美洲紅䴉「安家」河南省鄭州市動物園並與遊客見面。據了解,美洲紅䴉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鳥類,也是最瀕危的鳥類之一。雛鳥為灰色及白色,成年時,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目前已經與遊客見面。 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中美貘寶寶的爹地媽咪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引入鄭州市動物園,生活在為其精心改建設計的貘館。中美貘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的時候才在一起,所以剛來到動物園時,對其進行單獨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