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風化【每日一題2020.12.24】

2021-01-17 旅行學地理

距離2021高考僅剩165天

堅持不懈,不負年華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

你必須十分努力

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準備迎接今天的刷題吧!

歡迎大家留言打卡

打卡格式:DAY+打卡天數+答案及解題思路

每月堅持打卡滿一個月的同學

並且轉發朋友圈15天

在月末將獲得錯題本

注意是所有同學

有些同學會因為學校原因無法打卡,可在每星期休息時間就行補打卡。

同學們大家好,每日一題準時為大家更新!今天給大家補充有關夏玉米的知識。夏玉米一般是指冬麥區麥收後種植的玉米,一般播種期在5月中旬~6月末,如河南、山東全境,河北省中南部,陝西省關中和陝南地區,山西省南部,安徽、江蘇省北部種植區種植的玉米。好啦,我們開始今天的練習吧~


鹽風化作用是因鹽結晶膨脹而導致的巖石露頭(注:地下巖體露出地表的部分)表面顆粒分解或脫落的物理風化作用。因鹽風化作用,巖石露頭表面(主要是側面)易形成各種形態的風化穴,下圖示意甘肅酒泉某地紅色砂巖露頭的鹽風化穴,該地平均年降水量僅為84mm。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下列有關鹽風化形成條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可溶性鹽類物質 B. 含有孔隙的巖石

C. 坡度較陡的地勢 D. 乾濕交替的環境

2. 若該地紅色砂巖四周年降水量相同,巖石的鹽風穴發育較明顯的--側是()

A. 偏西側 B. 偏南側 C. 偏北側 D. 偏東側

3. 我國東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線與最大漲潮線之間的區域也存在鹽風化現象。與甘肅酒泉相比,該區域紅色砂巖形成的風化穴()

A 更大排列更密集 B. 更小排列更 稀疏 C. 更大排列更稀疏 D. 更小排列更密集


第一問,由題 「鹽風化作用是因鹽結晶膨脹而導致的巖石露頭表面顆粒分解或脫落的物理風化作用。因鹽風化作用,巖石露頭表面(主要是側面)易形成各種形態的風化穴」 可知,鹽風化需要鹽分結晶,需要可溶性鹽類物質溶於水,在巖石空隙中匯聚,隨蒸發水分排出,鹽分結晶,故需要可溶性鹽類物質、含有孔隙的巖石和乾濕交替的環境,ABD項正確。地勢陡緩對鹽風化無明顯影響,C不正確。本題要求選擇不正確選項,故選C。

第二問,若該地紅色砂巖四周年降水量相同,巖石四周含鹽水分相同,但巖石南側為向陽坡,光照較強,水分蒸發強烈,鹽分結晶膨脹作用強,鹽風穴發育較明顯,B正確。故選B。

第三問,甘肅酒泉等地降水為淡水,鹽分為巖石內部的可溶性礦物溶解形成,其溶解、下滲、蒸發線路較穩定,形成的鹽風化穴規模較大。我國東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線與最大漲潮線之間的區域的鹽風化,其鹽分主要來自海水、潮水,鹽分作用面積大,線路多,形成的風化穴數量多,規模較小,D正確。故選D 。

大家今天的題做的怎麼樣?記得一起交流討論哦~

1. C .      2.B     3. D

 


希望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打卡,並說出大家的答案和解題思路.堅持打卡!

如果感覺題目和解析不錯,作為對小編的鼓勵,希望大家轉發朋友圈~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