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Facebook推出了自家的開源360度3D相機Surround 360,下面我們就來揭秘一下這款神秘「飛碟」的誕生過程。
Facebook在矽谷總部附近有一家神秘的實驗室,這家實驗室門口貼了15張便籤紙,而這一辦公室就是社交巨頭旗下的開源360度3D相機的誕生地。
那麼這些便籤紙上寫了什麼呢?是研發人員靈機一動的點子嗎?非也!這些便籤紙來自美國運輸安全局(TSA),上面所寫的其實是「行李檢查通知」。這也反映了一個事實,Facebook的360度相機團隊經常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進行測試,作為一幫極客,想必他們的行李也是胡亂收拾了事。
其實今年3月,Facebook就對外展示了這款名為Surround 360的相機。今天的特別發布會則是為了公布該相機的開源設計,Facebook希望更多團隊的加入能大大降低該產品的價格,讓其成為電影拍攝的利器。那些樂於接受挑戰的藝術家們,則非常讚賞Facebook的做法,不過首先他們需要對Surround 360進行快速迭代。
該項目背後的團隊對這項工作熱情十足,他們希望自己親手打造的高端360度相機系統能激勵全世界的藝術家打造新的視覺語言,並推動電影藝術水平的大躍進。
「我們一開始就走對了路,這很令人興奮,」Brian Cabral說道,他是負責該項目的工程主管。「這絕對是人生少見的好機會,我們趕上了媒體革命的開端。」
Surround 360長的很像飛碟,其機身上安裝了17個同步攝像頭,每個攝像頭都可以拍攝8K的圖片。它可以以每秒60幀的速度連續拍攝2小時的360度視頻,不過其售價也很高貴,3萬美元的售價恐怕不是普通用戶能承受的。此外,Surround 360的兼容性也不錯,它拍攝的視頻可以在三星Gear VR和Oculus Rift等平臺上播放。
「這傢伙實在太贊也太重要了,」Jeffrey Greller說道,他是威廉莫裡斯娛樂公司的VR專家。「老實說,它就像魔術師的道具,不過這場表演是揭秘而非設秘。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我迫不及待想看到Surround 360在市場上普及,因為它找準了整個媒體業的痛點。」
此外,Surround 360的設計也值得一提,製造它的零件在市面上都能輕鬆買到,只要你家周邊有個大超市,就能搞定它的硬體。同時,Facebook還發布了專用的軟體,可以將照片無縫拼接起來。開發者可以免費閱讀該相機的軟硬體設計,Facebook甚至還在GitHub上公布了Surround 360的代碼。
其實隨著VR技術的發展,各家廠商都有了自己的360度相機系統,高端的如Jaunt VR、諾基亞,甚至谷歌也有自己的產品。而低端的則有理光Theta S和三星Gear 360。Facebook這套系統的優勢在於清晰度和易用性,此外其開源的特性也是許多人的心頭好。
「拍攝VR視頻其實不難,但其後期製作卻非常複雜且花功夫,」Armando Kirwin說道,他是VR內容開發商Vrse的執行製片人。「事實上,一個普通項目就要花2-3個月。Surround 360的優勢在於它可以直接在機內對VR內容進行後期處理,大大縮減了後期製作的時間。此外,在解析度上它也是獨領風騷。這就讓創作者少了許多後顧之憂,他們只需要專心搞內容創作就好。」
Facebook並不想涉及相機硬體業務在今年3月的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首席產品官將Surround 360的主要目標定位「加速360度攝像系統的普及,開發者可以不斷對其進行改進,而攝影師則可以在創作中好好利用Surround 360。」而Facebook讓其變為開源項目就是因為「他們並不想涉及相機硬體業務」。但在推動科技進步方面,Facebook卻非常積極。
「我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所有的硬體技術和算法正好撞擊在一起,」Cabral說道。「通過VR和VR捕捉,我們看到了媒體發展的未來趨勢。」
在2014年加盟Facebook之前,Cabral一直是英偉達工程部副主席,他是次世代成像結構專家,一直在負責此類算法的開發。
說到總部旁邊的辦公室,Cabral稱他們需要超大的空間,因此這間天花板很高的辦公室是最佳選擇。
在整個相機的開發過程中,Facebook的團隊不斷在數學和現實中穿梭,而正是這種精神加快了他們的開發進度。
開源關於開源的問題,Cabral認為此舉是想讓更多的人才加入,加快各種點子的融合。「除了團隊的工作人員,我們還希望學術界和專業的影像拍攝者都能建言獻策。」
他們從一開始就想到了開源,因為Cabral和他的團隊認為這是推動媒體技術革命最快的方式。
此外,Facebook也不反感其他人借用自己的相機設計。「這很棒啊,妄圖阻止別人擁抱新技術才是痴心妄想吧,Facebook非常鼓勵大家在Surround 360基礎上進行再創作。」
同時,Facebook的團隊希望大家不要拘泥於現有的Surround 360設計。你可以在其基礎上打造廉價版本,也可以不斷提高Surround 360性能,讓其變得更大、更快更強悍。
除了開源了Surround 360的硬體系統,Facebook的團隊還非常細心的為開發者準備了與之搭配的電腦和存儲系統,此外,控制相機和後期製作的軟體也沒有缺席,有了強悍軟體的加持,相機可以直接後臺將17顆攝像頭的照片進行無縫拼接。
雖然價格達到了30000美元,但Facebook依舊貼心的列出了購物清單和組裝順序,任何想一試身手的人都可自己搭建Surround 360。
Cabral表示,他們開發Surround 360時一直遵循簡單的指導思想,即使是該領域的菜鳥,也能按著說明書一步步搞定相機的製作。為了檢驗效果,Carbal還專門找了一位Facebook僱員,將零件和說明書交給他。結果只用了4小時,這位菜鳥就完成了Surround 360的組裝。
花大力氣開發Surround 360,卻又一分錢不賺,那麼Facebook開發該系統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還是那句老話,我們的任務是連接世界,Facebook希望成為你和家人、朋友、在乎的事之間的紐帶,」Cabral說道。「而分享是鞏固連接的重要因素,Surround 360就是想帶用戶進入沉浸式的新分享模式。什麼是下一步?我想Surround 360就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via fastcompany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