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蘼和薔薇在植物學上同屬薔薇科。薔薇泛指藤蔓類薔薇科花卉,茶蘼一般是特指白系的薔薇。顏色多為純白、微黃。只有一種番荼蘼是紅色的,但因花無香味。一般也不把它歸於茶蘼花系列。這兩種花都花香襲人,在文學作品中都多有描述。其中又以詩歌中描寫為多,我對這兩種花的認識,也是起於詩詞。
我第一次聽到茶蘼這個花名,是蒙圈的。那是少年時代偷看《紅樓夢》的發現。我記得那本紅樓夢是從和同學借得,抓緊各種時間偷偷看。那種偷偷幹壞事的感覺,現在想起來,我覺著還挺好玩的。
少年時代看過紅樓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走馬觀花的快放,只看感興趣的地方。少年人的情感熱烈、簡單。喜歡的人物立刻愛到骨子裡,不喜的事物即刻厭棄。我看到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群芳夜飲,佔花名、行酒令時,只顧著黛玉的芙蓉風姿和寶釵的牡丹華貴了,對隨後出現的茶蘼花沒什麼感覺了。原因有二:一是當時我並不認識茶蘼花。二是我當時極喜愛寶玉。愛烏及烏的我對他不喜歡的花,自然也就不太理會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茶蘼這個花名。不過,我也僅僅記住了「開到茶蘼花事了」這個詩句。
多年後再讀紅樓,我因為喜歡這一節中群芳夜宴的遊戲,下功夫查了花籤上的各種花卉,還摘抄了花籤上的每一句詩句。這時,我才明白了茶蘼花的含義;也明白了為何寶玉會把這個花籤藏了說:「我們且喝酒」。茶蘼是送春花,它的花語是末日之美,有盛極而衰的含義。它開了也就表示春天要結束了。現實中的茶蘼花開,繁花將落,也預示著大觀園中群芳也要盡散了。
想來,三春遠嫁後,大觀園諸芳零落,寶玉思及群芳歡聚時,一定哀傷的不能自已。我也因為貪戀大觀園中的各種美好,對茶蘼也沒有細究興趣。至於它具體長什麼樣子,也就沒在下功夫尋覓答案。
我重新對茶蘼花感興趣,是由於《牡丹亭》的一句唱詞:「睡荼蘼抓住裙衩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好處牽。」這句話非常有畫面感。杜麗娘去後花園尋夢賞玩。這時已是暮春時間,繁花已落,只有荼蘼花開得如雪花般燦爛。杜麗娘徘徊賞玩時,衣衫被茶蘼花的刺鉤住了。這勾起了她在夢中與郎君攜手同遊的回憶。茶蘼花勾住了衣袖好象被夢中郎君牽著衣角一般。這個細節讓我這把茶蘼花和野薔薇對上了號,對它也親近了許多。
兒時的我們,春天常去野處瘋跑。衣服經常被各種植物的刺勾住劃破,大人看到會訓斥。玩耍時,誰還在意這個。因此,我對野外的帶刺植物都比較熟悉,野薔薇自也就採過、玩過,也被它勾過衣服,刺過手指。
不過,野薔薇的燦爛詩詞雅文中少有描述。文藝範兒十足的茶蘼在文學作品中還是悲傷之花,送春之象,這可能也和它的白系花色有關。不管是王淇「開到茶蘼花事了」的留春不住,還是朱淑真「千鍾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與海棠。」的傷春遠去。即使是杜麗娘的鉤衣甜蜜也是在預示著她的鬱鬱寡歡的慘死悲劇。
薔薇花,大家都比較熟悉。生活中、詩詞裡都有很多人提起。薔薇花品種繁多,花色多樣,以紅薔薇最美。文學作品中嬌豔的薔薇多用來比喻嬌美的女性和愛情的美好濃烈,也有寫惜春之情的但婉惜多於悲情。
紅樓夢中齡官薔薇花下,痴畫薔字的情節,讓人痛惜深陷愛河的齡官。她痴情忘我地劃著情郎賈薔的名字,雨淋衣衫而不知。其情之濃烈可見一斑。薔薇花叢外,寶玉也看得痴呆了。他提醒齡官避雨,自己被淋都沒察覺。寶玉也是性情中人,看明白了齡官的痴情,他也看呆了。
詩詞中有唐代高駢的「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美景如畫;有秦觀的「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雨薔薇的嬌憨嫵媚。也有宋人劉敞「何人解賞傾城態,一笑春風與萬金。」黃薔薇的笑意盈盈。
薔薇花的花語是愛的思念,盛開的薔薇給人希望。薔薇花雖然會凋謝,但心中的最愛卻永不凋零,薔薇是戀的初始、愛的誓言。
西方文學中,還有把薔薇比作善良的詩歌,余光中曾翻譯過英國詩人的《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其中有「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句子。用薔薇和猛虎來代表人性的善良、溫柔與兇殘、剛烈的兩個方面。
總之,茶蘼與薔薇最大的區別在花的顏色。白茶蘼、紅薔薇,這色彩對比太強烈,一為哀傷,一為熱烈。白的純情、哀婉,紅的嬌豔、美絕。如果說白茶蘼是末日之美、春的輓歌,那麼紅薔薇就是盛放的美酒、愛情的嬌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