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和報表等於數據分析?終於有人講清楚了它們的區別

2020-12-08 騰訊網

編輯導語:提到BI,大家可能會認為它主要應用於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一側,然而它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別介紹了報表式BI、傳統式BI、自助式BI,並且在文末,為我們對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了區分。

調研發現,很多人對BI的理解側重於數據的分析和展示,BI更多地被等同於數據分析與數據可視化。因此在大多數企業中,BI更多地是指分析和前端展示工具,而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商業智能白皮書》對商業智能BI工具的定義:以數據可視化和分析技術為主,具備一定的數據連接和處理能力的軟體工具,使用者能通過可視化的界面快速製作多種類型的數據報表、圖形圖表。

按照技術發展和對用戶需求的響應,當前BI工具可以分為報表式BI、傳統式BI和自助式BI三類。

一、報表式BI

報表式 BI 工具主要面向企業信息部 IT人員,適用於各類固定樣式的報表設計,通常用來呈現業務的明細數據和指標匯總,支持的數據量相對不大。

國內的報表式 BI 於1999 年左右開始起步,在 2013 年趨於成熟。

由於國內企業對於報表的格式自成一派,很多國外的報表工具在製作報表樣式時,圖形格式交互上都磨合困難,且一些表格的業務邏輯和國外不同。

所以解決中國式複雜報表經常成為企業選型的重點需求,當下,國內報表工具以帆軟FineReport等代表已成主流。

報表式BI大多都採用類Excel的設計模式,雖然主要面向的對象是IT部門,但是業務人員也能快速學習和掌握,並在既定的數據權限範圍內,製作一些基本的數據報表和駕駛艙報表。

例如FineReport自主研發的HTML5圖表,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視覺展示需求,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即席分析操作,如圖表類型的切換、排序、過濾等。

代表工具:FineReport

二、傳統式BI

傳統式BI同樣面向IT人員,隨著數據倉庫技術發展而來,相比於報表BI,更側重於OLAP即席分析與數據可視化分析。

傳統式 BI以Cognos等國外產品為代表,其優勢是在大數據量上的性能和穩定性,劣勢也十分明顯:數據分析的能力和對業務的響應速度差些。

如今使用傳統式BI的企業或機構中,83%以上的數據分析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很多企業重金打造的BI系統幾乎成了擺設,收效甚微。

此外,因其架構重,項目耗資不菲、實施周期極長、項目風險大、對人才要求高等特徵,也不利於傳統BI的推廣和普及。

代表工具:cognos

三、自助式BI

由於傳統式BI的缺陷屢遭詬病,以及業務人員數據分析需求的增長,自助式 BI 開始快速成長起來。自助式BI面向業務人員,追求業務與IT的高效配合,讓IT人員回歸技術本位,做好數據底層支撐。

讓業務人員回歸價值本位,通過簡單易用的前端分析工具,基於業務理解輕鬆地開展自助式分析,探索數據價值,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發展。

2014 年起,自助式BI工具迎來了高速發展,可視化數據分析、Self-BI在國內市場集中出現,傳統式BI開始衰退。需要注意的是,自助式BI也有其適用範圍,企業在選擇時應綜合考慮自身需求與自助式BI的特徵。

自助式BI主要有以下幾項優勢:

1. 數據量的靈活性

儘管傳統BI工具具備較好的大數據量處理性能,但是在一些數據量較小的企業就顯得笨重,擁有更簡單的思路卻不能使用更簡單的處理方式。

自助式BI則更加靈活,其具備大數據量處理能力,在面對小數據量時,分析更為輕鬆。

2. 產品採購的成本下降

採購傳統BI工具的成本偏高,還有一些額外的培訓、服務諮詢成本。自助式BI產品工具只著重解決某些問題,不一定需要大而全。

3. 項目周期縮短、人力成本降低

以前項目周期主要消耗在ETL處理和數據倉庫建模、性能優化等方面。如今,建模的要求不再那麼高,性能優化在大多數場景下也不再是問題。項目周期從以前的按月或年為單位快速地減少到按天、周、月為單位。

4. IT 驅動逐步走向業務驅動

IT負責基礎數據架構的整理和接口開放維護,業務人員自行進行快速的可視化分析和報表分析維護。

總而言之,當企業存在業務人員自主分析、解決重點關注問題、靈活應對小數據量業務、快速迭代項目周期等需求時,自助式BI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代表工具:FineBI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三類BI產品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景,不是相互替代的關係。它們將長期共存,供企業按需選擇,直到信息化基礎條件發生根本的改變。

四、商業智能≠數據分析

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雖然它們之間存在不少類似的地方,商業智能軟體也可以幫助業務人員進行數據分析,但數據分析絕不等同於商業智能。

數據分析是個過程,是個解決方式,對象常常是某個問題。比如分析某次促銷活動的效果,就需要對UV、客單價、復購率等關鍵性的指標數據做監控。

還需要和過去的活動進行對比,從資料庫裡尋找最佳對照組進行建模,在SAS裡做統計分析。

也就是說,數據分析是利用數理統計等科學方法做假設驗證,通常的工作就是對指標進行分析對比,KPI監控,異常指標分析,預測趨勢,最終生成結果報告。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有R、Python等。

商業智能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對象往往是企業的經營問題。利用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生產的大量數據,並將它們轉化為信息和知識,讓每一個決定、管理細節、戰略規劃都有數據參考。

比如領導經常會關註銷售、採購和財務狀況,技術人員做好固定格式的數據報表(Dashboard/數據看板),領導打開就能查看,並且數據自動更新。

商業智能工具一般通過連接ERP、CRM、MES等業務系統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有規則地匯總到數據倉庫中,從而製作業務主題相關的分析報表,還可以對接大數據平臺進行可視化的分析展示。

商業智能的作用一方面是將常規的分析過程固化並簡化下來;另一方面是讓業務的自助分析更為方便快捷。

簡單來說商業智能BI是一套有關數據的解決方案,入口是數據,出口也是數據或者以數據為基礎的報表呈現,更多強調的是解決方案。

數據分析更多的以人為主,對數據倉庫產出的數據、或者其他渠道產出的數據做分析的過程。

前者強調怎麼讓數據合理的加工或者呈現出來,後者強調如何通過數據發現問題,有一個探索和思考的過程,這個思考的過程是工具本身不能替代的。

作者:商業智能研究,專注企業數據化運營和數位化轉型,公眾號:商業智能研究,分享有關企業數據建設的一切知識!

本文由 @商業智能研究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終於有人講清楚了,BI和報表的差異!
    終於有人講清楚了,BI和報表的差異! 2020年06月01日 15: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IT系統自帶報表功能,為什麼還要額外採購BI?
  • BI是什麼意思?在企業應用中有哪些好處?
    百度百科中的BI是指業務智能或智能業務(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縮寫),其用途是指使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在線分析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展示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實現業務價值。老實說,解釋很專業,但是什麼是商業智能?我想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 大數據和商業智能BI有什麼關係
    大數據包括兩部分:數據的存儲,數據的利用。數據的存儲,相比以前的「關係型資料庫」,只是數據量大了,數據格式豐富了,存儲方式不同了。數據的利用,相比「商業智能",同樣是對數據的分析利用,只是由於數據豐富了,所以應用前景更大了。從本質上講,沒有太大區別。
  • 終於有人講清楚了樹莓派是什麼
    打開APP 終於有人講清楚了樹莓派是什麼 發表於 2018-01-22 15:59:53 ,可連接鍵盤、滑鼠和網線。同時擁有視頻模擬信號的電視輸出接口和HDMI高清視頻輸出接口,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張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具備所有PC的基本功能只需接通電視機和鍵盤,就能執行如電子表格、文字處理、玩遊戲、播放高清視頻等著多功能。RaspberryPiB款只提供電腦板,無內存、電源、鍵盤、機箱或連線,考慮到便於普及和成本的問題,又細分為Model-A和Model-B兩個版本,兩個版本的區別如附表所示。
  • Yandex數據分析:報表大師的使用
    數據分析必不可少。Yandex報表大師是可以查看數據報告和分析數據的便捷工具。有了它,我們可以獲得所有廣告系列的詳細統計信息,並評估各個關鍵短語和廣告的效果。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數據注意事項報表只可展示從當月起的最近3年的數據。
  • BI@Report強大靈活的報表展示能力
    1.引言        國內目前的BI項目大多還是以報表為核心的,而且中國的報表以其格式詭異、數據集中、規則古怪等特徵著稱於世,曾經讓無數國外報表工具和 BI 工具捶胸頓足,BI@Report的報表功能專門針對中國的報表需求而設計和優化,可以方便的設計各種中國式的複雜報表
  • 大數據分析中OLAP的廣義與狹義概念
    上篇文章講了OLAP與OLTP的區別,今天深入講一下OLAP的兩層含義。上篇中從功能目的、數據存儲、時效性、使用者等角度說明了OLAP與OLTP的區別,若以此為標準,固定報表系統也屬於OLAP。RDB(Relational Database,關係型資料庫)與MDD的區別:RDB模型為表和欄位,MDD模型為維度與數據立方體RDB適合存儲業務類數據,MDD則更適合面向業務分析數據RDB使用
  • 如何為企業搭建一套體系化的BI報表(1):企業中常用的報表分類
    近些年來,在企業運營中數據統計和分析越來成為一項日常且重要的工作,數據報表開始在企業中承擔著十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為企業搭建有體系化且好用的報表呢?本章將圍繞著「如何結合基本的數據分析方法」並」以「點、線、面」的思維為企業搭建報表進行展開呈現。
  • 銷售數據和統計報表怎麼做
    那麼當下時代的發展如此飛快、在銷售數據和報表的應用操作上又有些不同的亮點,特別是對於企業類型的工作流程,能不能藉助移動科技的方法來自動生成這些數據。傳統的方法是必須要在電腦上進行完成、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可以多員工同步手機提交數據、自動生成各類報表,而管理者或者其它部門只需要在手機上實時動態查詢就可以滿足數據和報表的需要。根據企業的需要、可以導出相應的表格,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實現報表提交和數據分析。
  • 財務報表分析的具體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依據是財務報表的數據資料,但是以金額表示的各項會計資料並不能說明除本身以外的更多的問題。因此必須根據需要並採用一定的方法,將這些會計資料加以適當的重新組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間的因果關係或關聯程度,觀察其發展趨勢,推斷其可能導致的結果,從而達到分析的目的。  (1)比重法。
  • 終於有人把大數據講明白了
    01 大數據概念數據發展推動科技進步,海量數據給數據分析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大數據是一種強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遠遠超出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能力範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較低的價值密度四大特徵。於是,我們需要新的處理模式來實現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以應對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 終於有人把數據中臺講明白了
    數據中臺與數據倉庫相比,至少有四大優勢。 第一,數據中臺強調數據業務化,讓數據用起來,滿足企業數據分析和應用的需求。 那我們為什麼會從數據倉庫發展到數據中臺呢?因為傳統的數據倉庫已不能完全滿足企業數據分析的需求。企業已從原來的統計分析轉變為預測分析並提供標籤、推薦等算法,從被動分析轉變為主動分析,從非實時分析轉變為實時分析,並且從結構化數據轉變為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多元化數據。
  • 十年數據分析經驗,總結出這三類分析工具最好用
    提及數據分析工具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都會有個疑惑?數據分析工具這麼多,它們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哪個更強?我應該學習哪個?雖然這個問題有點俗套,但是很重要,我也一直努力在追求這個終極問題的答案。如果大家在網上去搜索這方面相關的信息,你又很難看到一個公平的觀點。
  • 關於BI商業智能的「8大問」|一文讀懂大數據BI
    現今,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採用hadoop一類的大數據架構——數據倉庫——自己研發的報表、OLAP分析等,或者前端選用成熟的商業智能報表和BI分析軟體,像FineBI之類的大數據BI都能對接大數據平臺。傳統企業,小型的公司沒有那麼多的業務分析的需求,大多尋求excel、業務系統的簡單報表功能或者專業的報表工具來解決問題;一般中大型企業數據量大時會構建數據倉庫,用BI在前端分析展現。
  • BI系統的應用組織思路與數據分析模式
    ,呈現給最終用戶的將是獨立的工具集和離散的分析內容,BI系統的整體應用效果將大打折扣。同時,最終用戶也了解數據分析模式及數據分析流程方面的一些常用理論和方法,以便形成自己的分析內容組織思路,從而有效開展數據決策分析工作。這方面目前已有多種卓有成效的理論及實踐體系,本文基於既往經歷的典型BI/DW項目實施經驗及對BI軟體規劃研發和實施經驗,給出一種BI系統中的數據分析內容及分析流程組織思路。 1.
  • 商業智能BI數據分析平臺,選擇國產BI還是國外?
    固然國內的BI起步晚,但經由十多年的疾速開展,當前曾經能夠或許和國際BI不相上下了,在外鄉化方面更具上風。就比如如Smartbi,它是國內口碑非常好的BI應用,其功效也非常美滿,報表、填報、BI 包羅萬象。這也是國內產物的標配才氣。上手難度國際的貿易智能BI應用在剖析方法、統計圖表等數據可視化操縱上,顯得更職業;計劃數據集範例繁雜,對數據剖析職員請求高,乃至有些片面需求技術職員支撐。
  • 財務小白如何快速上手報表分析(內含公式圖)
    對於初出茅廬的財務小白來講,掌握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並運用好工具,是一條可複製的捷徑之路。今天,小億將開啟財務報表小講堂,為大家詳細講講這中間的門道。  來~上乾貨,一張圖將最常用的計算公式羅列出來,從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三大方面入手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啦!
  • 「財務報表分析」複習資料
    A.非彈性融資 B.彈性融資 C.剛性融資 D.彈性融資與非彈性融資之和  29.在相同條件下,對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分析,下列()指標與資產負債比率之和等於1.財務報表主要包括()  A.主表 B.報表附註 C.損益表 D.附表  6. 企業財務報表中需要對外報送的主表有()  A.成本報表 B.損益表 C.資產負債表 D.現金流量表  7. 財務報表分析的目標有()  A.宏觀目標 B.根本目標 C.具體目標 D.微觀目標  8.
  • 做好領導最喜歡的可視化報表,30歲依然能轉行大數據分析師
    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在初始數據倉庫建立的時候,一定要請專業的數據架構師來做這一塊的工作,調研所有的部門需求,並且在懂數據的同時也需要特別懂業務,能夠把複雜的業務抽象成一張張報表和KPI指標。那麼問題來了,企業的報表平臺應該如何選擇呢?
  • 嵌入式BI應用案例:金麒麟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集成ERP、MES)
    但是目前的系統,在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功能上都不能很好的滿足決策需要,需要經過線下加工才能滿足現有需求。而且由於數據源多且結構不統一,為了提高數據管理的效率,更好的挖掘數據的應用價值,金麒麟決定選用 Wyn Enterprise,一款專業的嵌入式商業智能和報表軟體,來搭建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綜合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