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最全初三全冊化學知識點總結,收藏!

2020-11-30 搜狐網

原標題:【知識點】最全初三全冊化學知識點總結,收藏!

臨近考試,化學的知識點太多,不知如何記,感覺身體被掏空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針對性的初三化學考點知識點考試肯定能用到!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1. 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 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 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1)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燃燒匙。

(2)測容器--量筒(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3)稱量器--託盤天平(左物右碼)。

(4)加熱器皿--酒精燈。

(5)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鬥、長頸漏鬥、分液漏鬥。

6.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二單元:空氣

1. 組成:N2 78%、O2 21%、稀有氣體 0.94%、CO2 0.03%,其它氣體與雜質 0.03%。

2. 空氣中氧氣的測定 原理:壓強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紅磷。

(2) 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

(3) 現象:放熱,有大量白煙產生,打開彈簧夾後,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4) 結論:O2約佔空氣體積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鎂代替紅磷?

不能,原因: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鎂會與N2、CO2反應。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

不能,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3. 氧氣的性質和製備

(1)氧氣的化學性質: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鐵在氧氣中燃燒燒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汙染空氣。

(2)氧氣的製備: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a.氣體製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根據氣體的密度、溶解性。

b.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查—裝—定—點—收—離—熄。

c.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4. 常見氣體的用途:

(1) 氧氣: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2) 氮氣: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3) 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雷射技術。

5. 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1) 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3)構成:原子核(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 離子

(1)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

(3)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註: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

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5. 化合價和化學式

(1)化合價

a. 寫法及意義: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b. 幾種數字的含義

Fe2+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3 Fe2+:3個亞鐵離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

(2)化學式

①寫法:

a. 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固態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

b. 化合物:正價在前,負價在後(NH3、CH4除外)。

②意義:如化學式H2O的意義:4點,化學式 Fe的意義:3點。

③計算:

a.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和。

b. 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

c. 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

1. 水

(1)水的組成

測定方法和原理(電解水)

結論: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H2(負極)與O2(正極)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2)自來水的淨化過程和淨化原理

沉澱——過濾——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異味)。

區分硬、軟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兩種軟化方法:(生活中)煮沸,(實驗室)蒸餾。

2. 物質分類

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淨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純淨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1.質量守恆定律

(1)概念(反應物和生成物前後質量不變)。

(2)原因(三不變-原子種類、數目、質量反應前後不變)。

(3)化學方程式有關計算。

說明:

①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化學變化,不適用於物理變化。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2.基本反應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③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於制鑽石、刻劃玻璃、鑽探機的鑽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於制鉛筆芯、乾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相同!

(1)常溫下的穩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

C+O2點燃CO2

不完全燃燒 (氧氣不充足),生成CO:

2C+O2點燃2CO

(3)還原性:C+2CuO高溫2Cu+CO2↑

(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2Fe2O3+3C高溫4Fe+3CO2↑

3.二氧化碳的製法

(1)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選用固液不加熱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製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集滿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業製法:

煅燒石灰石: CaCO3高溫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H2O+ CO2↑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高溫2CO(吸熱反應)

(3)用途:滅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

(2)有毒:吸進肺裡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3)化學性質:(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

1)可燃性:2CO+O2點燃2CO2 (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鑑別:H2、CO、CH4可燃性的氣體:看燃燒產物(不可根據火焰顏色)

2)還原性:CO+CuO△ Cu+CO2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Fe2O3+3CO高溫2Fe+3CO2

(現象: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石灰水變渾濁。)

除雜: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氫氧化鈉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CO+CuO△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燒(不可加鹽酸)

CaCO3高溫CaO+CO2↑

注意:檢驗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檢驗:先加鹽酸,然後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單元:燃料及應用

1.燃燒和滅火

(1)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氣(或空氣) c.溫度達到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燒條件的任意一個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絕氧氣(或空氣)

c.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3)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

a.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b.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4)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CaO+H2O=Ca(OH)2 放熱反應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學式: CH4 (最簡單的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有機物)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H4+2O2點燃CO2+2H2O (藍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

乙醇 (俗稱:酒精,化學式:C2H5OH)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2H5OH+ 3O2點燃2CO2+3H2O

優點:

a.減少環境汙染

b.節約化石燃料

c.促進農業發展

(3)新能源:氫能源(最清潔的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

1.物理性質

(1)金屬的物理性質:

a.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

b.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

c.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鐵合金——生鐵和鋼:主要成份都是鐵,但含碳量不同

鈦合金:熔點高、密度、機械性能好、耐腐蝕性強、「相溶性」等

2.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 + 酸 → 鹽 + H2↑

(3)金屬 + 鹽 → 另一金屬 + 另一鹽

(條件:「前換後,鹽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溼法冶金」原理)

3.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裡: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於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

(3)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

4.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

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裡還原出來。

3CO + Fe2O3高溫2Fe + 3CO2

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

(2)鐵的鏽蝕

a.鐵生鏽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鏽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

b.防止鐵製品生鏽的措施:

①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清潔、乾燥

②表面塗保護膜:如塗油、刷漆、電鍍等

③製成不鏽鋼

編輯:珂珂

標籤:知識要點,初三知識點匯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初三化學:全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上下冊都有,開學有這一份就夠了
    初三化學:全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上下冊都有,開學有這一份就夠了現在差不多已經正式開學一個多星期了,對於初三的同學來說,現在肯定是無比緊張的,因為即將面臨中考,一方面要鞏固複習之前的內容,同時還要學習一門新的學科—化學,所以學習壓力大也是必然的趨勢。
  • 史上最全初三期末化學知識點總結,再不用苦苦整理,建議收藏
    其中化學因為其知識點繁多,公式複雜,讓很多孩子和家長頭痛。在剛開始接觸化學時,必須大量記憶一些化學物品的性質和化學符號,即使對化學不感興趣,也務必要重視,因為初中的化學考試大部分是考察基礎知識。隨著期末的腳步已經臨近,而化學的知識點太多,不知如何記,感覺眾多的科目複習起來力不從心,這是很多家長與我互動時,我了解到的大多數學生的近況,問我有沒有關於化學的詳細複習資料。老師為大家找了有針對性的初三化學考點知識點——史上最全的初三期末化學知識點總結,同學們趕緊來看看,總有能用到的時候!
  • 最全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鞏固基礎,複習有這一份就夠了
    最全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鞏固基礎,複習有這一份就夠了化學是初中階段同學們最晚接觸的一門課程,但是其重要性卻是無可比擬的,不僅中考會考,而且分值佔比還不低,因此學好這門科目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到了中考肯定是會栽大跟頭的。可是根據我的了解,很多同學學習化學卻非常困難,知識點記不住,考試題型不會做更是常態,這樣一來怎麼可能還會取得好成績呢?
  • 初三化學知識點關於氧氣歸納總結
    初三是辛苦的一年,下面 網小編整理了 知識點關於氧氣歸納總結內容,以供大家參考複習。 初三化學知識點關於氧氣歸納總結 一.氧氣(O2) 1.氧氣性質 1.1物理性質 (1)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略大於空氣 (3)不易溶於水 1.2化學性質降溫降溫 (1)來源: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H22+C6H12O6
  • 初中物理:九年級全冊知識點總結,月考、中考助你衝刺!開學必備
    初中物理:九年級全冊知識點總結,月考、中考助你衝刺!開學必備資料!(新人教版)轉眼間,開學就已經到來,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道同學們假期有沒有認真學習?學習可是容不得一絲懈怠的。特別是初三的孩子,進入下學期之後,物理學習的速度會加快,不僅要在短時間結束新課,還要騰出時間複習初中所有知識。中考備考期間,緊迫感和壓力同時存在,所以,假期還沒有「收心」的同學,要給自己「敲警鐘」。九年級物理全冊學習內容主要是熱學和電學,這一學年,同學們會遇到初中物理學習的又一難點——電學。
  • 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
    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生物複習小知識點最全總結
    高中生物複習小知識點最全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複習小知識點最全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初三化學重要知識點,常考題型輔導,很全!
    我們遍觀各種化學考試,總會有一些知識點反覆的考,有一些題型幾乎每次考試都會碰到,而這些題目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關鍵在於我們對書上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距離中考還有32天,小星為大家盤點了初三化學輔導中的重要知識點和常考題型,可以說是很全了。
  • 高中化學必修一最全知識點,清北學霸總結,幫你搞定化學
    高中化學是理科生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科,不過化學考試內容裡需要硬性記憶的知識點實在是太多了,很容易遺漏,對於高一的學子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弱項和失分項,才能更好的學好化學。為了能讓同學們掌握自己的化學學習情況,我們清北學霸們整理了一份高中化學必修一最全知識點,涵蓋了高一必考的化學公式,知識點總結,實驗原理。同學們趕快拿筆記本記錄下來,查缺補漏,爭取在高一將化學拿下,考試的時候得高分。
  •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很全面的資料,值得收藏學習!
    比如在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這一節內容時,要和學生講清楚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料、產物等,這些內容對初三的化學學習有一定的幫助。初中生物會考也是有重點的,一些非常基礎的入門知識一般不會考,然而還是有些知識會作為大題進行考察,而這個考察的範圍就需要學生好好掌握並做到心中有數。
  •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全是常考重點,務必背熟掌握!
    化學是高中課程理綜科目中比重很大的一門課程,但是由於缺乏實踐和訓練,很多初中都無法進行相關的化學實驗,以至於學生們記憶都是靠記理論知識,而無法在腦海中形成一些化學知識的相關概念,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普遍不高,許多抽象出來的概念幾乎是無法理解和掌握的,化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化學學習的一個難點和重點
  • 2019中考初三化學實驗室製取氧氣知識點總結
    走進 的衝刺時光中,多多總結複習。 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 實驗室製取氧氣知識點總結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三化學實驗室製取氧氣知識點總結 實驗室製取氧氣: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反應原理: 發生裝置:由於反應物是固體,反應需要加熱,所以選擇加熱固體製備氣體的裝置。 收集裝置: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可以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 初三化學:必考「知識點+公式」總結,尖子生都在看的考點秘籍!
    化學,對於剛剛進入初三的同學們而言,是一門挑戰,不光是因為同學們才接觸這門科目,而且是因為學習起來的難度,畢竟初三本來就課業繁重,學習的東西由很多,因此留給學習化學的時間就不會特別的充裕,雖然初中的化學並不會很難,但還是會有一些基礎性的東西需要去記憶,比如化學的「知識點和公式」,但同學們還是要有一顆不畏艱難的心
  • 初三化學知識點上冊總結
    初三化學知識點上冊部分 一、化學用語 1、電離方程式 2、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純鹼、口鹼Na2CO3;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
  • 初三化學:酸鹼鹽9大知識點總結,附中考常考反應方程式!
    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是從初中三年級開始的,由於課程開始的比較晚,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對於化學的學習不是很重視,跟物理和數學等科目相比,化學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而且化學的很作知識點都是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對學生來說,理解的難度有點大。
  • 七年級生物全冊知識匯總,細緻全面,涵蓋所有考點,建議為孩子收藏
    七年級生物全冊知識匯總,細緻全面,涵蓋所有考點,建議為孩子收藏生物作為我們初中階段才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對於孩子們來講也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而要想學好生物,最重要的是將我們生物中的知識考點掌握好,其次,就是就是平時可以要一些有針對性的題型來練
  • 化學老師整理:九年級上冊兩冊分章節知識點大全,全班80%學生90+
    初三化學:上下兩冊分章節知識點大全,寒假複習預習必備一份化學這學門學科在初中階段只學習初三一年,因此難度並不算大,但即使這樣,很多同學的化學成績仍然不好。其實,化學成績不好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同學們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懂把複雜的知識點簡單化,不懂去尋找更高效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習效率沒有得到提高,化學成績自然難有提升。其實化學這門學科知識點易懂,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以課本為主,並牢記基礎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另外在做實驗的時候,要明白實驗的操作步驟和原理,這樣對於學好初中化學的幫助是會非常大的。
  • 2019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溶液中酸鹼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鹼性是指溶液顯酸性、顯鹼性或中性,指示劑可以判斷溶液顯酸或鹼性,卻無法判斷酸鹼性的強弱程度,為了能夠表示溶液的酸鹼強弱程度,常用pH表示。
  • 2019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物質構成的奧秘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物質構成的奧秘 1.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