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32個國際禁毒日,
截至2018年底,
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
其中,
35歲以上114.5萬名
18歲到35歲125萬名
18歲以下1萬名
毒品濫用不僅給吸毒者本人
及其家庭帶來嚴重危害,
也誘發盜搶騙等一系列
違法犯罪活動。
長期濫用合成毒品
還極易導致精神性疾病,
由此引發自傷自殘、
暴力傷害他人、「毒駕」等
肇事肇禍案事件時有發生,
給公共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小編整理了目前常見的18種毒品,
以望增強我們的
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
認清毒品,遠離毒品!
一、傳統毒品
1.海洛因
(Heroin)
又名二乙醯嗎啡,俗稱白粉、白面。純品為白色柱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毒性:使用後有短暫的欣快感,疼痛消失,但會迅速出現頭昏、乏力、眼花、心慌、呼吸困難、肢體溼冷、紫紺、昏迷、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消失等症狀。海洛因的致死量為0.12克至0.15克。
2.鴉片
(Opium)
醫學名阿片,俗稱大煙、煙土、阿芙蓉等,是從罌粟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藥品。生鴉片呈深褐色膏狀物;精製鴉片又稱熟鴉片,呈深褐色塊狀物,久放成黑色硬塊狀。
毒性:輕度症狀表現為初為極度興奮,繼而口渴,心煩,疲乏,嗜睡及瞳孔開始縮小;中度症狀表現為深睡,喚醒後意識不清,並伴有噁心現象;重度症狀表現為脈搏變慢,昏睡不醒,體溫下降,反射消失,呼吸變慢,最終因呼吸中樞麻痺死亡。阿片致死量為2克至5克。
3.嗎啡
(Morphine)
又稱嗎啡鹼,在毒品交易中常被稱作「黃皮」、「黃砒」,粗製嗎啡在毒品交易中常被稱作「1號海洛因」,純品嗎啡系白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
毒性:嗎啡的毒性主要表現在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上,對呼吸中樞的麻痺作用為致死的主要原因。急性中毒表現為顏面潮紅、疲倦、眩暈、噁心、嘔吐、動作不協調、狀如酒醉、意識朦朧、昏迷、反射消失、體溫、血壓下降,兩側瞳孔縮小如針尖樣大、脈弱不規則、呼吸淺慢或出現潮式呼吸,多在中毒6至8小時發生肺水腫和呼吸麻痺而死。
4.古柯鹼
(Cocaine)
又稱苯甲醯甲基芽子鹼、甲基苯甲醯愛岡寧、古柯鹼,是一種從古柯樹葉中提取出來的生物鹼。古柯鹼純品(即古柯鹼鹼)為無色或白色薄片晶體或粉末,味苦而麻,有辣痛和麻痺感。
毒性:過量吸食古柯鹼會引起震顫、眩暈、肌肉痙攣、激動不安、被迫害感、頭痛、出冷汗、面色蒼白、脈搏微弱且急促、噁心、嘔吐、昏迷等不良反應;長期吸食古柯鹼,會引起緊張、興奮、無法入睡、性無能、反射作用加強、食慾減退、精神紊亂、筋疲力盡;大劑量服用古柯鹼則會抑制心肌而引起心力衰竭,並嚴重抑制腦部的呼吸中樞,導致精神錯亂、呼吸淺急及不規律、抽搐、驚厥和失去知覺,進而引致死亡。
5.大麻
(Cannabis,marijana)
大麻是一年生植物,含有4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60多種具有類似的化學特性,因此被統稱為大麻素。大麻植物經過加工後呈黃棕色、褐紅色到黑色的大麻脂,也可呈現深棕色或深綠色的粘稠液體大麻油。
毒性:吸食大麻的人會出現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長期大劑量使用大麻可引起腦退行性變化的腦疾病、嚴重的行為損傷、免疫系統抑制和神經疾病等。長期服用高劑量的大麻,一旦停吸後會出現頭痛、顫抖、出汗、胃痛、噁心、坐立不安、易怒、睡眠障礙以及食慾下降等。
二、合成毒品
6.冰毒
(Methamphetamine)
甲基苯丙胺鹼純品為無色、透明。常見的固體是甲基苯丙胺鹽酸鹽,為無色透明結晶體,形似冰,所以又名「冰毒」。
毒性: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併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內膜炎、敗血症和愛滋病等。嚴重者出現精神錯亂、性慾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思維方面從最開始的多疑、敏感發展為偏執觀念或妄想,並伴有相應的情緒變化。在妄想支配下濫用者會產生衝動甚至自殺或殺人等暴力行為。過量使用冰毒可導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7.麻古
麻古即含甲基苯丙胺的片劑,又稱麻谷、麻果。麻古的平均質量為70毫克至90毫克,直徑介於5毫米至6毫米,片劑表面上通常刻有「WY」「888」等,也有少數無刻痕的麻古。麻古顏色以暗紅色為主,還有鮮紅、粉紅、紫紅、綠色、淡綠、橙色、棕色等多種顏色。
毒性:因麻古的主要毒性成分是甲基苯丙胺,所以其毒性、濫用症狀、體內過程與冰毒晶體相同。
8.搖頭丸
(MDMA)
搖頭丸一般是指含有致幻型苯丙胺類興奮劑成分的片劑和丸劑。服用後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度、搖頭扭腰、嗜舞、妄想、不知羞恥、性衝動及幻覺和暴力傾向,故俗稱為「搖頭丸」。MDMA鹼為無色油狀液,被濫用的多是其鹽酸鹽,為白色粉末。
毒性:MDMA濫用者既需要它的興奮作用又需要它的致幻作用,更欣賞其致幻作用。MDMA能造成永久性的腦細胞損傷和非永久性損傷肝細胞,嚴重中毒者可發生脫水和突發心臟病。
9.「開心水」
「開心水」也被叫做HAPPY水,是一種無味、透明、液態的毒品,一般含有冰毒、氯胺酮、苯丙胺、MDMA等毒品成分中的一種或者幾種。不同案件繳獲的「開心水」中的成分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存在較大差異。
毒性:「開心水」中毒一般表現為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慾喪失等。如果大劑量使用會引起人精神錯亂及思想障礙,有人會出現類似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的情況,變得多疑並出現種種幻聽。
10.「神仙水」
「神仙水」與MDMA、氯胺酮一起並稱為三大「迷奸藥」,與此有關的性犯罪時有發生。目前是我國規定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通常濫用的是其鈉鹽,為白色粉末。
毒性:濫用群體經常將「神仙水」摻入酒精中飲用。低劑量(約0.5克至1.5克)進入人體會影響人腦部正常的傳導物質的運輸,能引起鬆弛、平靜、性衝動、中等欣快感、情緒熱烈,令人舒適的睡意。高劑量可以引起混亂、噁心、嘔吐、易激動、幻覺、短時健忘症。攝入過量則會心搏徐緩,有可能發生痙攣性肌肉收縮、抽搐、昏迷、肝衰竭、呼吸抑制、呼吸暫停和吸入性肺炎;中毒者還可能因嘔吐使呼吸道梗阻而窒息而死。
三、新精神活性物質
11.氯胺酮
(Ketamine)
俗稱K仔、K粉。氯胺酮純品(即氯胺酮鹼)為白色粉末。市面上常見的是外消旋氯胺酮鹽酸鹽,系白色結晶粉末。
毒性:急性中毒症狀包括:行為症狀,表現為興奮、理解判斷力障礙,可導致衝動,如自傷與傷害他人等行為。精神症狀,表現為焦慮、緊張、驚恐、煩躁不安、瀕死感等。軀體症狀,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肌肉僵硬強直,嚴重者可出現高熱、顱內出血、呼吸循環抑制,甚至死亡。意識障礙,表現為意識清晰度降低、行為紊亂、幻覺、妄想等以譫妄為主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此外,濫用氯胺酮後性衝動較強烈,易引發不當性行為,增加性傳播疾病的機會。
12.合成大麻素類
合成大麻是一系列具有類似天然大麻素作用的人工合成物質。該類製品多以香料、花瓣、菸草、電子菸油等形態出現,代表製品包括「小樹枝」「香料」「香草煙」等。
毒性:合成大麻素類物質一般被噴塗在植物碎末表面,製成植物薰香用於吸食,是新精神活性物質中涵蓋物質種類最多、濫用也最為嚴重的家族。一般認為它們的成癮性和戒斷症狀類似天然大麻,長期吸食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精神錯亂,同時也存在致癌的風險。
13.卡西酮類
卡西酮類物質已達上百種,常以「浴鹽」「植物肥料」「除草劑」「研究性化學品」等名稱偽裝出售,多是粉末和片劑。
毒性:吸食卡西酮類物質會導致興奮和致幻,同時還伴有心動過速、血壓升高等反應。同時,由於卡西酮類物質通過血腦屏障進入神經中樞的能力較弱,濫用者往往會加大用量並持續吸食以獲得預期的興奮感,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大腦損傷。目前濫用此類藥物導致精神錯亂、自殘及暴力攻擊他人的案例已有很多報導。
14.芬太尼類
芬太尼屬於阿片類物質,芬太尼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均為芬太尼的衍生物。目前有報導的芬太尼類新精神活性物質約60餘種,目前我國已列管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等23種,涵蓋國際禁毒公約管制的全部芬太尼類物質。
毒性:吸食芬太尼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副作用是瘙癢、噁心、呼吸抑制;由於此類物質藥效較強,極少量的攝入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乃至危及生命,美國已出現上萬起濫用芬太尼類物質致死案例。
15.苯乙胺類
在低劑量攝入後,它們主要產生類似吸食苯丙胺類藥物的興奮作用;在高劑量攝入後,則產生類似吸食麥角酸二乙胺(LSD)和麥斯卡林的強烈致幻作用。長期濫用該類物質導致精神錯亂的案例也已有出現。
毒性:該類物質具有興奮能力強、持續時間長的特點,一次大量使用會導致心動過速、血壓上升、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狀,甚至可以引發抽搐、腦中風致死。長期濫用則會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退行性病變,使濫用者精神錯亂,出現妄想和抑鬱等症狀。
16.哌嗪類
常以聚會藥物出售,多是片劑和粉末,主要通過口服吸食。我國在片劑毒品中有檢出過哌嗪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其外形和標識與MDMA片劑十分類似,據稱吸食後的感覺也與其接近。
毒性:哌嗪類新精神活性物質一般為苯基哌嗪或苄基哌嗪的衍生物。與甲基苯丙胺、MDMA等藥物相比,該類藥物的興奮和致幻作用比較溫和,且持續時間更長。
17.色胺類
色胺類是「零號膠囊」的主要成分,以膠囊、片劑、粉末、液體等多種形式出售,以口服、鼻吸、抽食、注射等多種方式吸食。
毒性:色胺類物質吸食後能使人體產生強烈的幻覺。
18.植物類
植物類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恰特草(Khat)、卡痛葉(Kratom)、鼠尾草(Salviadivinorum)。這三種植物的葉子和嫩芽一般是咀嚼,也有沏茶的,幹葉子的粉末以口服、煮茶和抽菸的方式吸食。
毒性:恰特草原產於非洲及阿拉伯半島,主要活性成分為卡西酮,具有興奮和輕微致幻作用;卡痛葉原產於東南亞,主要活性成分為帽柱木鹼和7-羥基帽柱木鹼,具有類似嗎啡的麻醉作用;鼠尾草原產於墨西哥,主要活性成分為二萜類物質,具有強烈致幻作用。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
認清毒品面目
練就一雙慧眼
一生遠離毒品
記者:張豔利 綜合整理自中國禁毒網
編輯:李珍
校對:董柏傑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