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搶救及時,傷者已無大礙
昨天早晨6時30分左右,姜堰經濟開發區軍鋪村一建築工地上,66歲的民工朱老太操作時,左半身被卡在攪拌機漏鬥與鋼絲輸送帶之間,無法動彈。眾民工見狀,爭相施救,20分鐘後救出朱老太,送醫院治療。因搶救及時,老太無大礙。
機器莫名啟動 老太半身被卡
當天早晨7點多,記者趕到軍鋪村一建築工地,看到一輛120救護車剛離開現場。村民王女士指著田中間的施工現場說,4月份,村裡整治環境,請來工程隊,做河道護坡。
當天中午,記者趕到姜堰中醫院七病區,見到了躺在病床上掛水的朱老太。朱老太左腿和左手腕處受傷,已紮上繃帶。
朱老太說起事發時的情況仍驚魂未定。朱老太說,當天早晨6時30分左右,她站到攪拌機臺階上,負責攪拌一罐混凝土。她輸送完砂料,準備往漏鬥裡放水。同事宋鳳女接了一塑料桶水給她,她關掉機器,轉身接水時,未料機器又啟動了。她站在臺階上,隨著身旁的鋼絲輸送帶一路上升,感覺不妙,連喊「救命」。幾位同事見到後,爭相上前關電源。民工錢永明眼疾手快,搶先一步,關掉電源。「機器再次停下時,我已上升到漏鬥與鋼絲輸送帶中間,被卡在裡面無法動彈。」
工程隊負責人張師傅說,目前,工程已近尾聲,再有兩三天就結束了。「我估計,她的身體某個部位碰到了啟動按鈕,重新啟動了機器」。
眾民工施救 傷者無大礙
朱老太說,她的左半身被卡在漏鬥與鋼絲輸送帶中間。她想掙脫出來,可卡得太緊,尤其是左腳踝和左手腕破皮流血。
宋鳳女見朱老太卡著,一個箭步衝上去,用手扳拉鋼絲輸送帶,但是無濟於事。宋鳳女只好蜷著身子,抱著朱老太,安慰對方,「不要害怕,堅持著。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把你救出來。」
兩位民工拿來撬棍,爬上攪拌機,想敲癟漏鬥,擴大空間,以便救下被卡的老太。可上面狹窄的空間,有力用不上,撬棍無法敲癟漏鬥。兩位民工只好退下。
工程隊負責人張師傅情急之下,叫人趕緊搬來切割機,切斷鋼絲輸送帶。有民工反對這種方法,說,「這樣會弄壞了攪拌機,貽誤工程進度。」
「救人要緊,弄壞攪拌機不要緊。」張師傅毫不猶豫地說。
很快,切割機搬來了。民工錢永明爬上攪拌機,切割鋼絲輸送帶。宋鳳女擔心火花飛濺到朱老太,造成二次傷害,連忙脫下衣服,遮蓋住朱老太的頭部和身體。兩位女民工還遞上礦泉水,餵朱老太喝下,不時勸對方,「馬上就好,再堅持一會兒。」
錢永明累了,張師傅就上前替換。張師傅說,每切割一點鋼絲帶,手臂都震得發麻,但根本顧不上,一心只想著救人。
十多分鐘後,堅韌的鋼絲輸送帶終於被切斷了。宋鳳女等人見鋼絲帶斷了,隨即抱起朱老太,將朱老太平安送到120救護車上。整個搶救時間約20分鐘,個個忙得滿頭大汗。
姜堰中醫院醫生高峰說,朱老太因搶救及時,左腳踝和左手腕等處軟組織受傷,破皮流血,未傷及骨頭,無大礙。住院治療幾天,就會傷愈。
機械事故原因一般有兩類
工人不安全行為、機器不安全狀態
記者注意到,類似操作機器時發生意外的事故不在少數,不少工人因此受傷,甚至有工人的手指因此被全部切斷。民警和消防官兵提醒,機器操作發生意外情況的原因,主要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機器的不安全狀態兩種。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機械產生的噪聲使工人的知覺和聽覺麻痺,導致不易判斷或判斷錯誤;部分工人有圖省事、走捷徑的心理,對熟悉的機器,會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誤入危區;一些錯誤的思維和記憶,尤其是對機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也會因此誤入危區。
機器的不安全狀態則指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