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建築物鑑定和加固改造時,構件材料強度的測試是必不可少的項目。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是國內外發展較早的檢測項目,也是公認比較成熟的技術。目前在實際檢測實踐中採用較多的是回彈法。
使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時,先要對回彈值進行計算,再根據回彈值推算出混凝土的強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回彈值的計算
計算測區平均回彈值時,應從測區的 16 個回彈值中剔除 3 個最大值和 3 個最小值,餘下的 10 個回 彈值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Rm算值——測區平均回彈值,精確至0.1 Ri——第i個測點的回彈值。
現代技術的數顯回彈儀,將該計算方法嵌入數顯回彈儀主機內,可自動計算出回彈值。
回彈儀非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築側面時,
應按下列公式修正:
式中:
——非水平方向檢測時測區的平均回彈值,精確至0.1
——非水平方向檢測時回彈值修正值,按JGJ/T232011的附錄表C採用。
回彈儀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築表面或澆築底面時,應按下列公式修正:
公式中:
——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築表面、底面時,測區的平均回彈值,精確至0.1;
——混凝土澆築表面、底面回彈值的修正值,按JGJ/T232011附錄表D採用。
回彈儀非水平方向且測試面為混凝土的非澆築側面時,則應按附錄表 C 對回彈值進行角度修正下,然後再按 附錄表D對修正後的值進行澆築面修正。
數顯回彈儀將上述所有需要修正的公式及修正係數通過軟體嵌入到數顯回彈儀主機內。
測面修正設置
▌彈擊角度修正設置
數顯回彈儀檢測前僅需按照構件的具體情況,輸入對應的參數,進行彈擊,即可得到平均回彈值。省去了翻規範,查大量表格的工作。
▌混凝土強度的計算
結構或構件第i個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可根據得的平均回彈值(Rm)和平均碳化深度值按統一測強曲線換算表(JGJ/T232011的附錄A表)得出。
當測區數不少於10個時,應計算強度標準差。平均值及標準差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結構或構件的現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fcu,e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構件測區數少於10個
當構件測區數≥10個
對於按批量檢測的構件,當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則該批構件應全部按單個構件構件檢測。
a.當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小於25MPa時
>4.5MPa;
b.當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不小於25MPa時
>5.5MPa。
詳見JGJ/T232011內P14
在求得平均回彈值後,計算出平均碳化值,再進行強度的換算,方可得出平均強度值。
使用數顯回彈儀,將測區內的測點彈擊完成,輸入碳化深度值,可直接推算出平均強度、平均碳化及強度推定值。
數顯回彈儀在檢測過程當中,自動記錄、計算檢測結果,並能一鍵生成檢測報告。既減少了檢測人員的人力付出,又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和精度。已經成為各檢測單位的必備檢測設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