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網逆變器的阻抗重塑控制技術

2020-11-25 電氣新科技

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大學)、上海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塗春鳴、高家元、趙晉斌、張雲飛、郭祺,在2020年第6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針對弱電網下併網逆變器的穩定性控制問題進行了研究。

隨著煤、石油以及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分布式發電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故其在電網中所佔的容量也在不斷增加。由於分布式發電系統呈散落分布狀,需要大量變壓器及較長的輸電線路接入大電網,造成電網存在不可忽略的電網阻抗,這種電網通常稱為弱電網。

同時,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也導致了電網阻抗呈寬範圍變化的特點。而併網逆變器作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與電網的接口,電網阻抗的存在會嚴重影響逆變器併網系統的控制性能甚至導致系統不穩定。

目前針對弱電網下併網逆變器的穩定性控制問題,許多學者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給出了多種解決方案。但是這些研究多關注於逆變器控制器本體的穩定性,系統穩定性分析過程較為複雜。為此,專家們提出基於阻抗的穩定性分析方法,該方法把逆變器和電網視為兩個單獨的子系統,以阻抗的形式來表示其外特性,並採用基於阻抗的穩定性判據來分析二者之間的交互穩定性。

通過上述研究分析,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大學)、上海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重塑基於阻抗的穩定性判據理論基礎上,採用數學方法推導並建立了電流雙閉環控制LCL型併網逆變器的諾頓等效串、並聯阻抗模型。通過對阻抗模型的阻抗特性進行分析,提出一種保持等效電流源串聯輸出阻抗不變,優化並聯輸出阻抗特性的阻抗重塑控制技術。

圖1 LCL逆變器併網運行的總體控制結構
圖2 電網阻抗檢測算法流程
圖3 並聯阻抗重塑諾頓等效電路

該阻抗重塑技術包含三部分:電網阻抗檢測單元、相位裕度定點補償單元和幅值矯正單元。其中電網阻抗檢測單元實現電網阻抗的實時在線檢測,並將其檢測信息送入到相位裕度定點補償單元;相位裕度定點補償單元首先根據送入的電網阻抗信息利用重塑的基於阻抗的穩定性判據計算得到交截頻率與對應的相位裕度,然後根據獲取的交截頻率與相位裕度確定補償環節參數,實現相位裕度的精確補償;同時為了實現定點補償需要幅值矯正單元進行幅值修正。

該阻抗重塑控制技術不僅能夠在電網阻抗寬範圍變化過程中,保持逆變器併網系統具有恆定的穩定裕度,而且在考慮電網阻抗存在檢測誤差的情況下,依舊能夠保證系統具有良好的穩態和動態性能。而且在投入系統後具有響應速度快、動態性能好的優點。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第6期《電工技術學報》,論文標題為「弱電網下具有定穩定裕度的併網逆變器阻抗重塑分析與設計」,作者為塗春鳴、高家元、趙晉斌、張雲飛、郭祺。

相關焦點

  • 基於APFC晶片控制的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晶片控制的小功率光伏併網逆變器方案。該逆變器包括直流變換環節和逆變環節。其中直流變換環節採用APFC晶片控制將光伏電池板的直流低電壓變換成正弦雙半波的直流電,逆變環節採用工頻全橋逆變電路將正弦雙半波電流變換為交變電流注入電網。新方案中併網逆變器的併網控制採用APFC晶片實現,而實時控制要求低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孤島保護可採用低價的單片機實現。新方案具有成本低、開發和電流採樣容易等優點。通過一臺300W的樣機證明了系統方案是正確有效的。
  • 光伏併網逆變器原理
    /article/277785.htm  光伏逆變器是應用在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的專用逆變器,它可以將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流電通過電力電子變換技術轉換為能夠直接併入電網、負載的交流能量,是光伏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
  • 簡單易學的單相兩級式光伏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
    逆變器與單級式相比,雖然結構複雜,但前、後級可分開控制,控制方法較簡單。對於單相兩級式光伏逆變器,除了要實現MPPT和併網逆變外,還必須將連接前後級的母線電容電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電壓太低滿足不了併網逆變要求,電壓高則母線電容耐壓也高,體積大。若控制不當,母線電容將一直升高到高出電容耐壓,導致「母線電容崩潰」。
  • 分布式電源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與仿真研究
    摘要:逆變技術的發展是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而發展。針對光伏併網過程中的直流升壓、SPWM波形產生、同步鎖相、逆變併網動態過程、研究了基於電網特點的FIR數字濾波、交流採樣和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的數字PID控制器等技術提出了基於改進MPPT算法的控制策略並進行Simulink動態仿真。
  • 光伏併網逆變器工作原理及相關參數說明
    光伏併網逆變器是一種將光伏組件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電力電子裝置,它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分布式能源發電系統中的關鍵設備。  光伏併網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光伏組件,交流側連接電網,首先通過電壓外環完成MPPT,使光伏組件以最大功率輸出電能,然後通過電流內環控制方式產生能夠令逆變橋的開關器件以特定規律進行交替通斷的
  • 光伏併網逆變器參數、特性、分類和發展趨勢
    ,光伏併網逆變器發展之初多採用工頻變壓器隔離的方式,但由於其體積、重量、成本方面的明顯缺陷,近年來高頻變壓器隔離方式的併網逆變器發展較快,非隔離式併網逆變器以其高效率、控制簡單等優勢也逐漸獲得認可,目前已經在歐洲開始推廣應用,但需要解決可靠性、共模電流等關鍵問題。
  • 電網停電 併網逆變器為什麼要停止工作?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併網逆變器,必須配置防孤島裝置,當電網電壓為零時,逆變器就會停止工作。防孤島裝置是光伏所有併網逆變器的必備裝置,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電網的安全考慮,當電網停電,檢修人員準備對電路進行檢修,如光伏系統還在源源不斷地上傳電力,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國家標準規定,光伏併網逆變器必須有孤島效應的檢測及控制功能。
  • 新型雙向併網逆變器,解決傳統H橋逆變器存在的問題
    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天津客服中心的研究人員王議鋒、崔玉璐、馬小勇、孟準、冀睿琳,在2019年第21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一種交錯並聯型雙向併網逆變器。實驗結果表明20%至滿載範圍內逆變器效率均高於98%。
  • 應用於SiC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的新模型,可分析開關振蕩問題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的研究人員周林、李寒江、解寶、李海嘯、聶莉,在2019年第20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論文標題為「SiC MOSFET的Saber建模及其在光伏併網逆變器中的應用和分析」),SiC MOSFET高頻、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特性符合光伏逆變器的發展趨勢,但隨之而來的開關振蕩問題亟待解決。
  • 固德威推出戶用型高頻隔離併網逆變器
    高頻隔離(HF系列)併網逆變器是江蘇固德威為薄膜電池戶用系統而開發的一款新型逆變器,該逆變器採用全新的高頻隔離技術,直流輸入可接薄膜電池,支持直流負極接地。GW5000D-HF能夠接入符合規格要求的非晶矽薄膜電池板陣列,適用於小型戶用家庭光伏系統。
  • 三電平併網逆變器共模電壓抑制方法研究
    摘要:針對高壓大功率三電平併網逆變器應用中產生的共模電壓,對其產生機理進行分析,比較常規正弦脈寬調製(SPWM)策略對逆變器該策略有效地將三電平併網逆變器共模電壓抑制在一定範圍內,明顯優於常規SPWM策略,同時兼顧了輸出波形的質量。仿真和實驗結果證明了新型調製策略的可行性和對共模電壓抑制的有效性。
  • 透視組串逆變器大面積組網方案容易諧振脫網現象
    在設計大型地面光伏系統時,目前業內較為成熟的方法是採用單機容量為500KW及以上的集中式逆變器解決方案,該方案技術成熟,運行穩定。近兩年來,部分廠家推薦業主在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中使用組串式逆變器,導致併網點下逆變器的數量成十幾倍的增加。以一個100MW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為例,使用業內成熟的集中式方案,逆變器數量為200臺,若使用30KW的組串式方案,逆變器數量則高達3400多臺!
  • 光伏發電系統併網運行PCC電壓跌落補償研究
    微電網、智能電網技術的提出推動了光伏發電設備及系統向智能化、多功能化發展,智能逆變器、多功能逆變器等概念逐漸被廣泛接受,希望能通過光伏發電系統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國內外都推出了新的光伏發電系統併網規範,使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主動性,允許光伏發電系統調整其輸出的有功及無功功率,參與電力系統局部電壓和頻率調整,同時要求系統具有低電壓穿越能力。
  • 單相光伏併網逆變器100 Hz振蕩的分析與抑制
    摘要:在單相兩級式光伏併網逆變器中,輸入和輸出瞬時功率的不平衡導致母線電壓振蕩,進而導致光伏電池工作點振蕩,影響系統性能關鍵詞:逆變器;光伏併網;振蕩;前饋控制1 引言 光伏併網逆變器各拓撲中,單相兩級式結構控制算法簡單、無需電力變壓器,在1.5~3 kW功率等級中應用廣泛。
  • 利用LLC諧振電路隔離的光伏併網逆變器設計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LLC諧振電路進行隔離的高頻光伏併網逆變器設計方案,將隔離型和非隔離型光伏併網逆變器的優點結合到一起,既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降低了成本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現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能源光伏發電、併網逆變器和軌道交通自動化與控制。劉武斌,湖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鄧佳康,湖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陽鵬飛,湖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摘要:近年來光伏發電發展快速,分布範圍廣泛,可有效地緩和能源短缺的問題。但光伏發電及併網技術還不完善,光伏發電存在利用效率低、併網後對電網穩定運行影響較大。
  • 基於數字移相器的逆變器系統相位跟蹤控制
    摘要:針對光伏分布式電源併網系統中的相位跟蹤控制問題,分析了數字鎖相環控制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而逆變器的輸出交流電流必須與電網電壓同頻同相才能併入電網使用。同頻同相的控制效果對新型能源發電的效率與質量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同頻同相的控制方法研究已經成為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在逆變電源併網系統中的相位跟蹤控制主要採用數字鎖相環技術,但控制速度慢,需要DSP、FPGA等高速器件作為控制器,而且具有成本高、控制複雜等缺點。
  • 古瑞瓦特高頻隔離光伏逆變器領跑全球
    寄生電容與光伏發電輸出電網系統形成共模迴路,對地寄生電容能夠與併網逆變器中的濾波元件和電網阻抗形成諧振通路,當共模電流的頻率到達諧振迴路的諧振頻率點時,電路中會出現大的漏電流,該共模電流在增加了系統損耗的同時,還會影響逆變器的正常工作,並向電網注入大量諧波,帶來安全問題;當系統檢測漏電流過大時,逆變器就會停止工作。
  • 新能源發電的核心:逆變器的性能診斷
    難點3:諧波測試標準電源系統及併網設備的諧波、間諧波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技術標準,是國際電能質量測量標準中能準確測量電網諧波的標準,由於光伏風電產生的電能一般會含有大量的諧波,所以需要通過諧波測試標準才能準入併網。
  • 淺析併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
    併網光伏發電作為光伏發電的一般具有兩種典型系統結構,即單級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與兩級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兩者相比較而言,單級式光伏逆變器控制系統需要同時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與併網控制功能,因此對控制器的要求會比較高。另外,必須加裝直流母線電壓保護裝置來確保系統併網的安全性。兩級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主要包括光伏陣列、變換器、逆變器、控制器、濾波電路等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