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毛毛會變成非蝴蝶呢?
媽媽,為什麼茄子是紫色,不是紅色呢?
媽媽,雞下蛋、蛋孵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
每位家長都會經歷被孩子追問「三千個為什麼」的階段,有些事情連父母都不知道如何解釋,經常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有的家長直接忽視孩子的問題,也有的家長被問煩了兇孩子一通,卻忽視了孩子的智商發育。
孩子總是問一些奇葩問題?研究證實,多半是智商發育,父母別打斷
同事小劉提出了一個問題:世界上應該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引發了同事們的爭論:
有人認為先有蛋,因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比如恐龍,就是從蛋裡孵化的,肯定先有蛋才有雞。
也有人認為蛋是雞生出來的,小雞也是媽媽孵出來的,所以雞媽媽肯定在雞蛋之前就出現了。
其實,這個問題哲學家們已經理論了很多年都沒有結論,每個孩子都會問媽媽,可是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小劉就是被兒子突襲詢問,才來尋找解決辦法。除了這個問題,孩子還會反覆問一些奇葩的問題,成人看似可以解釋但是沒辦法給孩子解釋清楚,面對孩子的詢問很頭疼。
為什麼大人不會問,孩子會不厭其煩的提問呢?
國外科學家調查發現,孩子會張口說話、自由行走後,大腦的發育速度也到達了巔峰。因為孩子可以觸摸到各種物體,肢體感知調動孩子的思維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冒出很多奇怪的問題。成年人的思維已經定型,智商水平停滯自然不會產生疑問。
所以當孩子提問時,如果遭到父母的斥責打斷或者不理睬,會耽誤孩子的智商發育。
面對孩子的奇葩問題,父母該怎麼辦?教你三步引導孩子智商發育
孩子問奇葩問題的現象不僅在國內有,外國孩子也有類似問題,有一位美國作家想出了一個辦法,令廣大父母拍手稱讚。
2008年,美國圖畫書作家蘿拉.瓦卡羅.希格創作的兒童益智書籍獲得了凱迪克銀獎。自此開啟了學前啟蒙的另一重要途徑——「洞洞書」。
蘿拉.瓦卡羅.希格就是以孩子的提問為原型,利用在書本上挖洞的方式創作出圖畫書,主要內容是蛋生雞、蝌蚪變青蛙、種子變花朵、毛毛蟲變蝴蝶等,解答孩子疑問的同時啟蒙智力,學會數數和認識事物。
建議爸爸媽媽在孩子不斷提問的年紀,看到孩子智商發育的同時,能夠及時引導孩子的思維發展,除了洞洞書還要做到以下三點。
1)耐心解答,有問必回
年幼的孩子心思單純,問的問題看起來都很可笑,也暗示了智商思維的發育。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生下來就是在不斷地學習探索。也許孩子的問題會幼稚、奇葩,父母也要認真對待,耐心回答孩子的疑問,不要忽視錯過了最佳智商發育時間。
2)承認不足,拓展思維
人無完人,父母也是一樣的,況且有些問題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直接告訴孩子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隨便搪塞孩子一個答案跟「撒謊」無異,誤導孩子的思維,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不利,還會養成不誠實的壞毛病。
3)帶孩子認識大自然
科學研究發現,大自然是開發智力的最佳場所,除了新鮮的空氣給大腦補養,自然界中的生物能激發孩子探索欲望。
父母可以在休息日帶孩子出門郊遊,爬山、看海、野營來幫助孩子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