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主辦「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成立大會暨經驗交流會
來源: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 時間:2019-06-11 瀏覽:2019 年 6 月5日至6日,我校與廈門大學牽頭在上海舉行了「全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機構聯盟」(以下簡稱「CIQA」)成立大會暨經驗交流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出席並做主旨報告,我校副校長雷星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麗娟、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康凱等領導到會致辭祝賀,並為CIQA揭牌。來自全國各類高校的代表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及特邀嘉賓等470多位代表參加。成立儀式之後,11位特邀嘉賓做大會報告;四個分論壇上,24所高校代表及專家進行了經驗交流。
吳巖司長作題為《質量意識、質量革命、質量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三部曲」》主旨報告。他認為,在本世紀前30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有「三部曲」——從「質量意識」走向「質量革命」然後達到「質量中國」,我們要把這「三部曲」作為建設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文化的實現路徑。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包括大家做的內部質量保障(簡稱「IQA」)和教育部做的外部質量保障(簡稱「EQA」),二者必須合在一起開展。他強調,CIQA是戰略謀劃和全面建設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學習中國、質量中國、公平中國、創新中國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是建設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要求,CIQA堅持正確導向,緊緊圍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革命」,緊緊圍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緊緊圍繞「金專」「金課」「高地」建設,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研究,高站位開展工作。 他期待,CIQA積極鑽研業務,深入研究中國特色、世界水平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主動服務教學督導、專業認證和數據監測等工作,推動建設大學質量文化,努力探索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為進一步擴大相關領域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作出貢獻。同時他強調,CIQA要加強規範管理,按照章程健全組織、完善機制。
雷星暉代表同濟大學在大會上致辭。他強調,同濟大學歷來高度重視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近年來把「完善同濟特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列為工作要點和綜合改革議題,在建立健全全面提高質量的長效機制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學校將大力支持和充分利用CIQA這一平臺,學習和借鑑國內外高校的好經驗、新技術,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找差距、補短板,求教於全國的行家裡手,對原有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完善、升級,打造有同濟特色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2.0版,努力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質量保證體系」,為同濟大學「雙一流」建設和立德樹人、提升質量保駕護航。
CIQA由廈門大學和我校發起,自2018年4月27日我校牽頭髮出《攜手推進高校內部質量保障發展的共識與倡議》以來,目前全國已有268家單位主動申請加入,覆蓋了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其中本科院校及相關單位223家(含49所「211高校」),高職院校45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門發函支持CIQA的成立,並明確提出了三方面要求:聯盟要堅持正確導向;聯盟要積極鑽研業務;聯盟要加強規範管理。按照章程健全組織、完善機制。大會審議了聯盟《工作規程》,推舉鄔大光為理事長,陳以一為常務副理事長以及朱泓(大連理工)、馮曉雲(西南交大)、慄蘋(北京理工)、吳靜怡(上海交大)等為副理事長,李亞東為秘書長。
與會者一致認為,CIQA的成立在中國高等教育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是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各類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及督導、評估、監測工作水平整體提升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