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仙女圈」,竟也與圖靈的理論有關?

2020-11-26 二三裡資訊重慶

縱然人類已將觸角伸向了遙遠的太空,但對自己居住的地球仍有眾多無法解釋的謎團。

隨著航空業和無人機的發展,觀察地表有了新的視角:人們看到非洲南部納米比亞沙漠,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美國愛達荷州等地,在大片乾旱貧瘠的土地上,均勻排列著上千個大小不等的圓圈,直徑大多在2至15米。這些圓圈中荒草稀疏,有的甚至寸草不生。

這些神奇的圓圈被稱為「仙女圈」,它像一道難解的題,幾十年來困擾著幾代生態學家。它也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之一。最近,一個德國科研團隊的研究表明,仙女圈竟然與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所創立的理論有關。

生物過程觀點:創造仙女圈的竟然是白蟻

在納米比亞沙漠間,分布著數千個神秘的禿斑圓圈,包圍著圓圈的是高高的草,這樣的景觀往往綿延數千米,從高空俯瞰,奇幻無比。人們對此提出了許多解釋,包括土壤中的物質含量、隕石、不明飛行物甚至原住民死亡後的「鬼魂」。

納米比亞沙漠中的仙女圈。來源:Tarnita et al.

有人認為這些圓圈是「仙女」創造的,也有人說是外星人曾光臨這些地區時留下來的「痕跡」。納米比亞當地的傳說認為,地底深處藏著一條巨龍,它呼出的毒氣殺死了地表的植被,形成了這些圓圈。

神秘的仙女圈確實讓人腦洞大開,人們提出各種猜想,但要講清楚其來源,還得靠科學考察和深入的研究。

2013年,德國漢堡大學的生物學家諾伯特·尤爾根斯宣稱自己發現了仙女圈形成的秘密。

尤爾根斯曾數十次往返納米比亞,花了6年多的時間研究仙女圈。在每個採樣的仙女圈中,他幾乎都發現了一種鼻白蟻科的沙地白蟻。而且,這些小傢伙的巢穴幾乎總是位於仙女圈的中央,那裡泥土溼度明顯高於圈外地帶。

尤爾根斯解釋說,這些白蟻在土壤中鑽洞時破壞了植物的根部,並以植物的根為食,才使圓圈內的土壤變得貧瘠,植物不再生長。因此雨水可以徑直向下滲透,匯集到地下,生活在圓圈內的白蟻便可在乾燥的沙漠中獲得充足的水分和食物,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尤爾根斯因此推斷,是白蟻造就了這些圓圈。

來源:國際在線

但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沃爾特·奇爾蓋爾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強調說,尤爾根斯混淆了因果關係。

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生物學家麥可·克雷默也認為「白蟻說」不符合常理。他發表在《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的研究認為,解釋仙女圈現象的理論,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礙是解釋圓圈的規則分布、大小以及它們為何是環狀。克雷默表示,白蟻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大且均勻分布的圓圈的產生,尤爾根斯的理論並沒有解釋出真正的原因。

非生物過程觀點:與土壤水分養分及極端天氣有關

奇爾蓋爾曾研究指出,小型仙女圈平均只維持24年,而較大的仙女圈能夠存在75年。然而,他的研究並沒有確定仙女圈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為何消失。

但克雷默的團隊發現,是降雨多少決定了納米比亞沙漠裡仙女圈的分布,仙女圈似乎只存在於降雨量穩定而稀少的地區。如果降雨太多,大量植物將緩和對資源的競爭,這些仙女圈將關閉;如果降雨太少,競爭將變得異常激烈,仙女圈也將再次消失。由於仙女圈出現在這樣狹窄的溼度範圍內,每年降雨量的差別,將導致它們忽然消失,或忽然再次出現。基於這個邏輯,研究人員發現他們能夠預測仙女圈的分布,精確度高達95%。此外,仙女圈之間規則間隔,可能是每一個圈周邊的草與其他圈之間為資源而競爭的結果。

當然,克雷默也不否認仙女圈與白蟻存在關聯。他認為,產生仙女圈是植物之間的競爭。白蟻則是第二現象,它的作用是仙女圈的維修工,能夠殺死在圈中央出現的草。

2014年,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麥可·克拉默和同事尼科爾·巴格測量了納米比亞仙女圈的大小和排列密度,也發現這些數據都與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含量有關。

與克雷默團隊觀點相似,他們認為如果當地降雨量小、土壤貧瘠,地面上會形成許多巨型的仙女圈,這些沙土圈可以儲存水分、養分,並通過滲透供給周邊的植被;相反,如果當地降雨量變大,土地富含養分,則仙女圈會排布稀疏並變小。

總的來說,這些研究團隊都發現,仙女圈是植被在「搶奪」資源時所引起的一種自發現象。其資源競爭原理是:圓圈內土壤中不生長植被,所以水分及養分含量高,充當著「水庫」的角色,可以向圓圈邊沿和圓圈外的植被滲透水和營養。

圖靈斑觀點:植被仙女圈模式可改變不利環境

多年來,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生態系統建模系的生態學家史蒂芬·格津,也在關注這些神秘的仙女圈。2019年,格津團隊用無人機和野外氣象站採集數據,對澳大利亞西部的仙女圈再次展開了一系列研究。最近,他們發表論文稱,仙女圈竟然和通常用於解釋自然界中重複模式的圖靈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格津團隊在草地生態系統中,分析了仙女圈內外草的生長情況、大小與排布疏密程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基於無人機的多光譜分析和空間顯式統計數據,他們測試了5個面積1公頃的樣板地,看草的活力是否取決於仙女圈模式。他們還檢查了高活力草叢和低活力草叢的關係,並在1平方米的小尺度上,評估了火災後草木在不同演替階段的情況。

結果發現,與低活力草相比,高活力草與仙女圈的系統相關性更高。「在自然科學中,將經驗生態學和物理學聯繫起來,是最具挑戰性但也是最有趣的努力之一。這些草通過形成對稱間隔的縫隙模式,積極地改造自己的環境。」格津說,植被得益於仙女圈提供的額外水分,即使在非常惡劣、乾旱的條件下,也能保持生態系統的功能。如果沒有草類的自我組織,這個地區很可能變成沙漠。

根據圖靈斑的形成原理,生命力較強的植被應當聚集在一起,而生命力較弱的植被則會隨機散布。他們關於生態學的發現,證明了仙女圈可以被圖靈斑圖解釋。在發表於《生態學雜誌》的論文中,他們寫道:正如理論模型所預測的,仙女圈是乾旱地區植被的重要額外水源,草是「生態系統工程師」,可改變其不利的非生物環境,從而導致植被「自組織」。

延伸閱讀:圖靈模型可解釋動物身上各種斑紋

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在普林斯頓大學時,提出了「通用計算機」的概念,鮮為人知的是,圖靈生命的最後幾年,其精力大多投入在數理生物學上,特別是對生物的圖案有過許多重要研究。

圖靈在觀察魚的胚胎發育時,發現胚胎初期階段所有細胞形態完全相同。但接下來,胚胎中不同部位的細胞開始各自聚攏,並朝不同形態發展。圖靈想知道是什麼機制讓原本對稱的球狀胚胎發育成不對稱的胚胎,是什麼打破了這種對稱性。1952年,圖靈發表了人類科學史上第一篇用數學模型解釋胚胎形成不對稱紋樣的論文,用二階拋物方程,模擬了生物體內發生的這種「自組織」現象。

圖靈假設溶液中有兩種分子,分別稱作「激活劑」和「抑制劑」,通過不斷重複「激活—抑制」過程,就能形成重複的斑紋結構,這種結構被稱為圖靈斑。這套機制被命名為「反應—擴散機制」,也叫圖靈模型。

20世紀8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穆瑞發現,用圖靈模型可以解釋自然界動物身上的各種斑紋,如斑馬、長頸鹿、海螺等。哺乳動物通過作用於生成黑色素的基因通路,可產生從棕色到黑色的各種顏色。2012年,牛津大學科學家菲利普·邁尼等人發現兩組「激活劑—抑制劑」同時進行反應,能夠生成豹皮上的半封閉圓環圖案。這正是圖靈模型的奇妙之處。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神秘的「仙女圈」,與圖靈的理論有關?
    ,他們認為,雖然在仙女圈中發現了白蟻,但白蟻與仙女圈的形成並無關聯,憑藉白蟻無法造成這麼大規模且排列密集的圓圈。,發現這些數據都與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含量有關。、仙女圈的大小與排布疏密程度以及土壤的含水量,對圖靈斑圖的假說進行了驗證。
  • 也和圖靈的理論有關?自然界最大的謎團之一:「仙女圈」又有了新發現
    科技之謎【也和圖靈的理論有關?自然界最大的謎團之一:「仙女圈」又有了新發現】在非洲南部納米比亞沙漠,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美國愛達荷州等地,在大片乾旱貧瘠的土地上,均勻排列著上千個大小不等的圓圈,直徑大多在2至15米。
  • 這些神秘圓圈,與圖靈的理論有關?
    2019年,哥廷根大學的Stephan Getzi和同事們對澳大利亞的48個仙女圈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雖然在仙女圈中發現了白蟻,但白蟻與仙女圈的形成並無關聯,憑藉白蟻無法造成這麼大規模且排列密集的圓圈。
  • 沙漠上神秘的仙女圈 竟源於草類自我「救贖」
    這些神奇的圓圈被稱為「仙女圈」,它像一道難解的題,幾十年來困擾著幾代生態學家。它也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之一。最近,一個德國科研團隊的研究表明,仙女圈竟然與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所創立的理論有關。神秘的仙女圈確實讓人腦洞大開,人們提出各種猜想,但要講清楚其來源,還得靠科學考察和深入的研究。2013年,德國漢堡大學的生物學家諾伯特·尤爾根斯宣稱自己發現了仙女圈形成的秘密。尤爾根斯曾數十次往返納米比亞,花了6年多的時間研究仙女圈。在每個採樣的仙女圈中,他幾乎都發現了一種鼻白蟻科的沙地白蟻。
  • 沙漠裡的「仙女圈」是什麼
    最近,一個德國科研團隊的研究表明,「仙女圈」竟與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所創立的理論有關。 總結之前世界各國研究團隊的理論,他們都發現,「仙女圈」與土壤的水分、養分以及極端天氣有關。它是植被在「搶奪」資源時所引起的一種自發現象。
  • 沙漠上神秘的仙女圈創造者是白蟻 源於草類自我「救贖」
    這些神奇的圓圈被稱為「仙女圈」,它像一道難解的題,幾十年來困擾著幾代生態學家。它也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之一。最近,一個德國科研團隊的研究表明,仙女圈竟然與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所創立的理論有關。生物過程觀點創造仙女圈的竟然是白蟻在納米比亞沙漠間,分布著數千個神秘的禿斑圓圈,包圍著圓圈的是高高的草,這樣的景觀往往綿延數千米,從高空俯瞰,奇幻無比。
  • 納米比亞的神秘「仙女圈」
    傳說說他們是神的腳印,其他人則認為它們是不明飛行物的著陸景點,科學家們有他們自己的理論,但事實是,沒有人真正知道仙女圈是如何瀰漫納米布沿海沙漠的。仙女圈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納米布的乾旱草原中,當從空中看時,它們看起來像織物上的圓點。
  • 科學家發現納米比亞的神秘仙女圈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傳說說仙女圈是眾神的足跡。其他人則認為它們是不明飛行物的著陸點。科學家們有他們自己的理論。仙女圈是均勻分布在整個納米布沙漠的乾旱草原上的圓形縫隙,從上方看似像織物上的點。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遍布納米布沙漠的仙女圈是如何形成的。
  • 納米比亞的神秘「仙女圈」,看著像巨型土撥鼠洞穴
    傳說說他們是神的腳印,其他人則認為它們是不明飛行物的著陸景點,科學家們有他們自己的理論,但事實是,沒有人真正知道仙女圈是如何瀰漫納米布沿海沙漠的。仙女圈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納米布的乾旱草原中,當從空中看時,它們看起來像織物上的圓點。
  • 沙漠「仙女圈」和外星文明有關?為什麼會突然出現上千個神秘圈圈
    「自我救贖」有關。由於「仙女圈」的數量以「千」來計算,這讓它們非常神秘,一度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謎團之一。要知道,在地球上,類似的謎團還有「麥田怪圈」,一直到今天,都曾經被認為是「外星文明」在地球上創造的記號。
  • 白蟻vs植物:專家揭開沙漠中仙女圈的神秘面紗
    (原標題:白蟻vs植物:研究人員揭開沙漠中「仙女圈」的神秘面紗)
  • 地球上神秘的仙女圈是誰畫的?
    在非洲,這些光禿禿的神秘圓圈長久以來吊足了研究人員的胃口。近日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類似現象的存在,至此,仙女圈形成之謎終被解開。2013年,德國植物學家諾伯特·于爾根斯(Norbert Jürgens)確信在其研究的全部仙女圈中都發現了白蟻。他還證明,仙女圈內的溼度要高於圈外。於是他提出假設,仙女圈是白蟻有規律啃食地下巢穴周圍新長出的植被而形成的產物。
  • 神秘「仙女圈」遍布沙漠 科學家推測3個最可能原因
    在非洲的納米比亞的沿海沙漠中,有一種神奇的自然景象叫做「仙女圈」,從空中往下看,它就是一圈一圈的圓點。這個現象幾乎只發生在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上,有傳說認為這是神的腳印,也有人認為他是不明飛行物的著陸景點,科學家們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總而言之,沒有人知道他真正形成的原因。
  • 納米比亞「仙女圈」揭秘:系白蟻與植物共同作用形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8日報導,近期,關於非洲南部納米比亞的「仙女圈」形成之謎又有了最新進展。「仙女圈」是納米布荒漠的一種地理現象,表現為乾旱草原地表上成千上萬個植被缺失、土壤裸露的怪圈,這些怪圈直徑2-12米不等,四周由高於平均植被高度的野草環繞。學界關於怪圈形成原因的解釋一直眾說紛紜。
  • 圖靈機與計算理論
    前言圖靈機和計算理論是人工智慧乃至整個計算機科學的理論基礎,邱奇-圖靈論題告訴我們一切可計算過程都可以用圖靈機模擬。
  •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
    圖靈獎神秘獲獎者會是誰呢?圖靈獎,由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又叫「A.M. 圖靈獎」,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讓小編為你講解第三十一屆到第四十屆的圖靈獎獲獎者。
  • 非洲神秘「仙女圈」真相進一步揭開:不是地球生物幹的
    對此,研究者們給出的「仙女圈」成因說法不一。近來有人提出假設,認為是沙漠中的白蟻為了不讓蟻窩附近的地下水流失,因此吃掉草葉避免蒸發,導致圓圈內寸草不生。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已經將這種說法推翻。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者發現該「仙女圈」出現的地區並無白蟻活動痕跡,因此否定了之前白蟻導致「仙女圈」形成的說法。
  • 圖靈是怎麼死的_圖靈有哪些著作_如何評價圖靈這個人
    圖靈的神秘死亡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原因可資猜度,但究竟是什麼逼迫42歲的他離開這個世界,依然沒有什麼明確的線索。甚至也沒有人知道,在圖靈生命中的最後幾天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圖靈的母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自我了結,堅稱他只是誤食做化學實驗時沾染了氰化物的蘋果,因為她的「艾倫」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不過,人們更多的還是相信驗屍官裁定的死因——自殺。
  • 神秘的混沌理論
    今天看了一個片子很有意思,名字叫《神秘的混沌世界》,是不是感覺很深奧,擔心很晦澀難懂,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影片。因此這個理論的提出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提出這個理論的人一定是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他會受到怎樣的傷害也是可以想像的。人類科學的發展過程也是不斷顛覆我們人類認知的過程。科學家一方面要通過研究發現真相、發現規律,發現事物的本質,一方面還要同我們的傳統觀念做鬥爭。可以說他們是這個地球上最值得我們尊重的人。
  • 神秘「精靈怪圈」謎題破解:圖靈機制在自然界被完美複製
    「精靈圈」指的是一個個天然形成的圓形土圈,土圈的邊緣長了一圈茂盛的草,但中間卻寸草不生,神秘土圈會不斷形成,多年後又無故消失。它們看起來有點兒像麥田圈,又有點兒像土方藝術。科學家們自1970年代就開始研究「精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