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數碼寶貝大冒險已經播出6集,動畫口碑整體較高,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批評的聲音,而在這些批評的聲音中,有些並非針對動畫本身,而是指責作為獨播代理方的愛奇藝在翻譯方面出錯,理由是與「童年記憶」不同,但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會,因為真正在翻譯方面出錯的,是我們的「童年記憶」。
數碼寶貝的譯名
被我們稱為「童年記憶」的國語配音版為臺配,這一點從角色們的「臺灣腔」口音中也能聽得出來,儘管臺配版是無數數碼寶貝愛好者的「入坑作」,並且一直陪伴著一代人的成長,但必須要承認的是,臺配版對於角色和數碼獸的翻譯很不上心,其中不僅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的音譯,還有很多杜撰、編造的翻譯。
「空耳音譯法」
臺配版數碼寶貝出現最多的就是音譯,也就是直接「空耳讀音」的翻譯,這樣的翻譯雖然並不能說是錯的,但難免會讓人覺得不走心。被選召孩子中的兩個女孩「武之內素娜」和「八神嘉兒」全部都是音譯,她們規範的名字應該是「武之內空」和「八神光」,「素娜」和「嘉兒」是「空」與「光」的「空耳」。
相比角色,數碼寶貝中以「空耳音譯法」翻譯的名字要多得多,素娜和其搭檔巴多拉獸堪稱「錯譯組合」,巴多拉獸的名字為「Birdramon」,是由Bird、Dragon和mon組合而成的單詞,正確譯名無疑是「鳥龍獸」,再比如比多獸和古加獸這兩個昆蟲型數碼寶貝,其實正確譯法是「獨角仙獸」和「鍬形蟲獸」。
「望形生義法」
如果說「空耳音譯法」好歹還算是一種翻譯方法,那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望形生義法」就基本和翻譯倆字完全不沾邊了。「望形生義法」就是看著想什麼就叫什麼,完全無視其本名,這種翻譯方法的代表就是仙人掌獸和其完全體花仙獸,它們的本命應該是「尖刺獸」和「百合獸」,但臺配版覺得它們是仙人掌和花仙,就以此來命名了。
「望形生義法」的翻譯對於大多數數碼寶貝來說還算可以接受,但對於一些被「翻譯者」猜錯「本質」的數碼寶貝就有點可憐了,比如野菜獸,人家明明是野菜的形象,卻被臺配翻譯者看成了鼻屎,於是便以「鼻屎」為其命名,好好的植物形數碼寶貝愣是被翻譯成了大便獸一類的穢物型,並且譯名流傳至今,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任性命名法」
比「望形生義法」更離譜的翻譯,是「任性命名法」,也就是完全靠翻譯者個人喜好隨意給數碼獸命名,這也是廣泛存在於臺配版的翻譯方式。可能很多數碼寶貝粉絲並不曉得,我們最熟悉的數碼寶貝暴龍獸本身就是一個錯譯,其本來名字的意思「巨大獸」,翻譯成「巨龍獸」明顯更合適,而現在被我們稱為巨龍獸的數碼寶貝,其原本名字的意思才是「暴龍獸」。
「任性命名法」還體現在一些看起來毫無誠意的數碼寶貝名字身上,比如究極吸血魔獸、超海龍獸、究極天使獸等等,以他們為代表的所有「超」、「究極」開頭的數碼寶貝名字,統統都是翻譯者偷懶的受害者,它們本來的名字並沒有這麼敷衍,這裡必須要提一下「機械邪龍獸」這個翻譯,人家本名「無限龍獸」,和邪龍獸根本不存在任何關係。另外,天女獸究極體名為「座天使獸」,臺配強行翻譯成「神聖天女獸」,似乎就是為了和神聖天使獸配對。
以上就是關於數碼寶貝臺配翻譯的簡析了,臺配翻譯雖然錯誤很多,但其影響頗深,像暴龍獸這種已經根深蒂固的名字必然是無法動搖的了,儘管如此,還是希望大家能對給正確翻譯應有的尊敬,別因為童年是錯誤翻譯,就要求版權方也必須沿用錯誤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