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熱的事件,復旦博士郭威與網上科普老師李永樂老師之間發生了唇槍舌劍。一個是復旦大學物理系的在讀博士!另一個個是曾經的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現今擁有千萬粉絲的實力網紅。
從專業角度來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復旦大學物理一級學科被評為A學科,與清華大學等高校並列全國第三!因此,個人認為,專業角度看,復旦大學的博士在專業視角上面與李永樂老師不相伯仲,甚至很多方面可能更強一些!
爭議內在緣由,網友眾說紛紜,爭議不斷
一網友說,觸及到教育的核心問題了,有知識有本領但缺乏對別人起碼的尊重和包容,這是道德修養不夠的問題。一個專業技能很強的人,如果狂妄自大,容不下別人的小過錯,等於容不下全社會,自然不招人待見。再說了,科學發展從來都是不斷證偽的過程,現在對的東西將來未必正確,所以,科普也不必如此較真。
一網友說,郭威的每一話都是言之鑿鑿。如果李永樂直接在網上寫一篇文章承認自己視頻中的不妥,我們甚至會更喜歡這樣的李老師,但是他似乎利用自己的粉絲反唇相譏。
一網友說,郭威的問題在於李永樂的個別錯誤而遭全盤否定,甚至是攻擊李的人格,這是大家最不喜歡的地方,大家也知道,李永樂是一位兢兢業業,有知識,有能力,有情懷的一位優秀中學老師,除了繁重的教學以外,能做出如此眾多的科普視頻,實屬罕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網友接受不了這種全盤否定,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否定李永樂,就是在打臉粉絲眼瞎。
一網友說,李永樂老師雖然是清華畢業的,但是他在網上做科普視頻跟網友互動,這樣的李永樂更加接地氣。而郭威作為復旦大學的老師,首先從身份上來說與普通人相距較遠,其次從他的視頻中表現出的態度也多少有些傲慢,所以更多的人選擇了支持接地氣的李永樂。
就像明星犯錯誤很多人聲討一樣,人們更同情和自己身份接近的人而更遠離和牴觸與自己身份相距較遠的人。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博士學歷的人群中做個調查,我覺得他們大部分人是支持郭威的。
一網友猜其實背後的水很深,表面看是科普知識對錯之爭,郭李都是市場運作,利益驅動的臺面之人,博士是培訓機構的,李的背後也有團隊,說白了是兩個自媒體盈利人在搶奪市場的利益之爭,一個是萬金油老師,一個是眼紅的博士,和學術科學什麼的沒半毛關係。去否定大號,挑戰權威,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吸粉,創造巨額財富,也許是一種商業的炒作。
一網友說,李永樂老師當年不是為了只是一心簡單做科普的時候,視頻質量非常好,但是漸漸似乎違背了初心,有的時候涉及到我的一些專業,我就能夠看出裡面有一些點是值得詬病的。很多學生是對李永樂所講的知識深信不疑的,試想一下,若干年後,當你進入化學或者物理實驗室,然後被導師斥責,你也許真的會委屈巴巴地說,曾經的李永樂老師就是這麼教的!
一網友說,這個很可怕,反映出中國人大部分不在意對錯,只在意誰看起來更溫文爾雅。有些事不需要對錯,有些事必須爭毫釐之差。不過看看中國娛樂圈腦殘粉情況,也就見怪不怪了,中國人追星的時候不需要智商。
專家的看法
陳徵博士是科學實驗專家。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典贊·科普中國」2019十大科學傳播人。
作為專業人士的陳徵博士對於科普是這樣說的。"科學共同體有責任給人們提供一個完整的世界圖景,所以必須有人勇於冒著犯錯誤的風險,跳出自己的領域傳遞二手知識。今天的科學發展和知識爆炸的程度,博和精已經不可能兼顧了。"
"回到科普,我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站在科學大院門口打把式賣藝」,給科學引流的。感興趣了,進了科學大院的,由科學教育體系負責培養。"陳徵博士還對李永樂老師帶貨一事也做出了評價。科普人通過帶貨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本人的一點看法
我看了郭威懟李永樂老師的視頻,郭威敢把這些視頻發出來。想必他對於自己的知識是有相當自信的。而網友們的評論也證實了,他說的可能都是對的,而李永樂老師確實有很多錯誤,被他揪了出來。
但是本人卻非常不喜歡郭威的這種行為。郭威嚴謹治學的態度是非常正確的,這毋庸置疑。但是他本人卻在視頻中時不時的就嘲諷,諷刺,貶低李永樂老師,這種行為就表明了他這種人沒有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和禮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敢說自己不犯錯。但是當別人犯了錯誤之後。自己卻竭盡所能的攻擊嘲諷,給人一種狂妄的印象,這種行為實在為人所不齒。
大家不喜歡他的原因也是如此,因為人品不行。這種人還好意思當老師呢,他都不明白什麼是老師。難道做題做對了就是老師嗎,人無完人,金無赤金,老師也有犯錯誤的時候。
李永樂老師講課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可以勾起人們學習的欲望,體驗一下學習過程的魅力。雖然視頻中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只要有心人在學習的時候肯定也會發現的。大家並不會因為李永樂老師講錯了就真的會錯下去。認真學的自會糾正。不願意學習就是看個樂子的也不會去記那麼多。
畢竟自媒體娛樂至上,沒有誰會真的將李永樂老師的視頻當作課件,還是會專門針對的學習。李永樂老師扮演的其實是領路人角色。郭威會不明白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