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防水塗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儲存方法不當或施工方法不正確,會造成各種各樣的質變。現歸納建築防水塗料的病變及處理方法如下:
1、存儲病變及處理方法
防水塗料進場後,若沒有馬上施工或該防水材料過期,可能產生以下質量質變。
1.1沉澱
顏料沉到底部不能再分散。產生的原因主要是:
(1)塗料在儲存期內未攪拌充分;
(2)儲存過久或溫度過高;
(3)加水稀釋。
為了防止防水塗料產生沉澱現象,應該避免過熱或長期儲存,按生產商的指示儲存防水塗料。
編輯
2.結皮
防水塗料在儲存期間,由於容器不密閉、儲存環境溫度太高,會在容器內結皮。防止防水塗料結皮的方法為:
(1)避免不必要的塗料桶開啟,保證容器的密閉;
(2)按指定的適當條件儲存。
3.粘度降低
JS防水塗料在儲存期間如出現粘度降低並且產生異味,說明細菌降解了原料中的成分和其他增稠劑,此時塗料已經變質,應將其棄掉。
編輯
2、施工過程中病變及處理方法
1.慢幹和回粘
防水塗料刷塗後,塗膜超過規定時間仍未乾,稱為慢幹。若塗膜已形成,但仍有粘指現象,稱為回粘。其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刷塗的太厚;
(2)前遍塗膜尚未乾透又刷塗第二遍;
(3)基層表面不潔淨;
(4)基層表面未完全乾燥。
處理方法為:(1)對輕微的慢幹和回粘,可加強通風, 適當提高溫度;(2)慢幹或回粘較嚴重的塗膜,要刮掉重新刷塗。
2.粉化
塗料塗刷後漆膜變成粉狀。其產生原因主要是:
(1)塗料耐候性差;
(2)牆體表面處理不良;
(3)塗刷時溫度過低,導致成膜不好;
(4)塗刷時塗料摻水太多。
解決粉化的辦法是,先將粉化物清理乾淨,然後用性能好的界面劑封牆打底,最後塗刷二道剛性防水塗料。
3.變色和褪色
塗膜上出現變色或褪色是由於:
(1)底材中溼度過高,造成變色及褪色;
(2)防水塗料加水稀釋造成。
防水塗料無需加水,待表層幹固後再塗刷第二遍防水塗料。
4.起皮和剝落
由於基底材料溼度太高,表面處理不乾淨,加上刷塗方法不正確或使用劣質底漆,會造成塗膜脫離基層表面。碰到這種情況,應先檢查牆體是否堅固,然後將脫落的塗料及鬆動物質剝除,在有毛病的表面用堵漏王修補,再用剛性防水塗料打底。
5.流掛
在施工現場,經常可以發現塗料從牆面上流掛或滴下來,形成淚狀或波紋狀的外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1)漆膜一次塗得過厚;
(2)加水量太多;
(3)在沒有打磨的塗膜表面上直接塗刷。
解決的方法是:
(1)多次塗覆,每次均塗薄薄一層;
(2)雙組分塗料無需加水;
(6)用砂紙打磨被刷物體舊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