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400公斤續航1000公裡,上海研製的無人機全球首發

2020-09-13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上海研製的無人機負重400公斤可續航1000公裡。

9月13日上午,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上進行了400公斤級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發。

V400信天翁。本文圖片均由峰飛航空科技供圖

該無人機由峰飛航空科技自主研發,機身長度6.67米、高度1.11米,機翼翼展9米、機翼面積4.66平方米。作為一款垂直起降的智能飛行器,其最大起飛重量400公斤,最大載荷100公斤,最大起飛海拔高度5000米,有兩個動力版本可供選擇:純電動版滿載續航裡程300公裡,混動版滿載續航裡程達到1000公裡。

V400信天翁採用鴨式布局設計,整機機身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一體成型技術,重量更輕,整機機體採用三軸布局。在安全性方面,該無人機不僅具有8升2推多冗餘控制系統、多冗餘飛控系統、對地雷達輔助異地起降功能,還可配備整機降落傘,最大程度保障飛行安全。

在全球首發式上,峰飛航空科技還首次公開了企業戰略規劃,以大型智能物流飛行器+「空中出租」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為主要產品布局,構建空中物流運營系統和空中立體出行方式,打造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簡稱UAM)。

海島物流運輸時間對比圖

V400信天翁問世後,將主要用於快遞物流、緊急物資運輸、醫療救援以及消防應急等場景,特別是在山區和海島運輸場景中,可節省大量時間,效率優勢明顯。比如從上海金山到舟山的東極島,以往汽車+輪船方式全程300公裡,路上需要5個半小時;如果採用V400信天翁擔任「物流快遞員」,直線距離縮短到140公裡,只需1小時就能送達。如若是從四川雅安運輸物資到西部山區的理塘縣,傳統的汽車+輪船全程430公裡,需要長途跋涉10個小時,信天翁出場後,直線飛行距離250公裡,僅需1小時45分鐘就能完成任務。

責任編輯:朱奕奕

相關焦點

  • 載荷100公斤續航1000公裡 上海研製的無人機全球首發
    上海研製的無人機負重400公斤可續航1000公裡。9月13日上午,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上進行了400公斤級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發。
  • 無人機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最大載荷100公斤,可續航1000公裡
    IT之家9月13日消息 9 月 13 日,在 2020 世界無人機大會上,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峰飛航空科技」)面向全球市場發布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 信天翁。
  • 載荷100公斤續航1000公裡物流無人機亮相
    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上海峰飛航空在會上進行了V400信天翁飛行器的首發,這是一款400公斤級可垂直起降智能飛機。作為垂直起降智能飛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400千克,最大載荷為100千克,最大飛高5,000米。有兩種功率版本可供選擇:滿載續航裡程為300公裡的純電動版本和滿載續航裡程為1,000公裡的混合動力版本。V400信天翁機身採用鴨式布局設計。
  • 中國無人機再突破!智能物流又向前邁一步
    上海研製的無人機負重400公斤可續航1000公裡。9月13日上午,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上進行了400公斤級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發。
  • 中國大型垂直起降無人機,鴨式氣動布局,續航竟超1000公裡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直升機產業鏈,正在深圳舉辦的國際無人機展覽會上帶給了國人很多驚喜,其中就有一款載重100公斤,最大續航裡程達1000公裡的垂直起降無人機,未來有可能改變山區和海島的物資投送方式,帶來又一場後勤補給工具的革命。
  • 無人機威武!可以背100公斤飛上天的「信天翁」!
    上海峰飛航空科技自主研發:V400無人機信天翁首發!可負重100公斤垂直起飛,純電版續航300公裡,混動版更是達到1000公裡飛行!想想都酷:無人駕馭的御劍飛行,輕量級的貨運不需要再啟動龐大的飛機,甚至可以開通加急專飛包裹的VIP服務,而且價格不再誇張,無人機不再單單是空中之眼
  • 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世界無人機大會上全球首發
    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 鄭小紅 攝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9月13日電(記者 鄭小紅)一款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
  • 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世界無人機大會上全球首發
    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9月13日電(記者 鄭小紅)一款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13日在深圳舉辦的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上全球首發,顯示中國在長航時、大載荷的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領域取得突破。
  • 上海公司研製的無人飛機,最大荷載達100公斤
    無人機這些年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市面上,都非常的受歡迎,並且已經在非常多的領域進行實用,就好像民用中在航拍、農業、快遞運輸、影視拍攝等等領域中都有一定的成就,並且無人機還能夠進行災難救援。因此衍生了許多的航空科技領域的企業,而就在9月13日,深圳舉辦的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上,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
  • 高原後勤補給神器:中國大型垂直起降無人機亮相,續航一千公裡
    100公斤,最大續航裡程達1000公裡的垂直起降無人機,未來有可能改變山區和海島的物資投送方式,帶來又一場後勤補給工具的革命。9月13日,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400公斤級的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無人機。該機翼展9米、高1.11米,機身長6.67米,最大起飛重量為400公斤。
  • 續航1000公裡起飛840公斤,京東無人大飛機霸氣亮相
    京東自主研發的原生無人機JDY-800JDY-800無人機沒有駕駛艙,在裝載容量方面有重大突破,是一架真正意義上用於物流貨運的原生無人機,其翼展超過10米,具有全天候全自主的飛行能力,續航1000公裡以上,起飛重量高達840公斤,巡航高度可達3000米,巡航速度超過200公裡/小時。
  • 超千架無人機「飛」入深圳,點亮智慧新未來
    一飛智控攜敏捷蜂Ⅱ型無人機首發,無人機集群表演最長可達38分鐘;負重400公斤續航1000公裡的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氫動力無人直升機即將來襲……9月13日,以「點亮智慧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
  • 上海金山「飛到新高度」!未來將打造城市空中交通
    9月13日上午,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暨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上進行了400公斤級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發。
  • 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開幕,4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
    400多家國內外無人機企業帶來1000多架無人機參展。400多家國內外無人機企業帶來1000多架無人機參展,多家企業在現場發布無人機新品: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新一代集群表演無人機敏捷蜂II;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最大起飛重量400
  • 廣汽集團稱電動車續航可突破1000公裡
    廣汽集團應用了新型矽負極材料技術,使得方形硬殼電芯能量密度達到每公斤275瓦時,搭載該種電池的電動車續航裡程可突破1000公裡。廣汽集團沒有宣布前述電動車的量產上市計劃,其即將上市的電動旗艦車型AiON LX續航裡程在503公裡至650公裡區間不等。
  • 新材料超級軟磁產業化 或將解決無人機續航難
    據媒體報導,8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易造超級軟磁材料在滬全球首發。在發布會上,寶汽控股集團正式籤約並委託易造材料研發團隊華博易造首批打造50萬臺新能源車的輪軸電機,並將在3年內擴大到500萬臺,意味著超級軟磁新材料已經受到業內青睞。
  • 光點「雙星」亮相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展
    10月13-15日,「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舉行。本次大會邀請了國內外500多位嘉賓、上百家無人機上下遊展商。東莞市光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點科技)攜自主研發的工業級垂直起降複合翼無人機系列:「虎鯊」「大雄鷹」無人機亮相。
  • 蔚來「超級電池」撲朔迷離,1000公裡續航恐難落地
    可儘管如此,圍繞蔚來的爭議性話題始終不斷,繼不久前曝出由於特斯拉降價訂單大量被退回的消息後,日前蔚來又聲稱明年將有一款使用固態電池的新車型量產,而且最高續航能力達1000公裡,成為最具爆炸性的行業新聞。  但BT財經從知情人士方面獨家了解,一直向蔚來提供電池包的清陶能源沒有相關生產計劃,對蔚來聲明中提到的內容也並不知情。
  • 一飛智控新一代「集群無人機」全球首發
    9月13日,一飛智控新一代集群表演無人機——敏捷蜂Ⅱ型新品發布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勢啟幕。一飛智控創始人齊俊桐、一飛智控COO張思奇出席本次大會,共同見證敏捷蜂Ⅱ型新品正式起航。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無人機網、中國時訊網、中國企業網、深圳衛視等三十餘家媒體出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