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辯鱷魚食人誰之過 廣州有鱷魚傷人隱患
北海鱷魚吞食九齡童慘劇發生以後,警方迅速採取了措施:重達150公斤的肇事灣鱷被迅速地射殺取證,「漁家莊」的經營者和受僱看護人員也被警方控制。就在人們對這一事件感到震驚,並對受害者表示同情的同時,事故「
元兇」———鱷魚的命運也成了網上激辯的焦點:肇事鱷魚該不該殺?究竟誰該為這場本不該發生的慘劇負責?
鱷魚無罪?有人反對射殺「食人鱷」
到昨晚21時30分為止,在著名的門戶網站新浪網,關於「廣西北海成群鱷魚吞食一名小學生」的網友留言達到1599條,肇事鱷魚的命運,成為一場網上大辯論的主題。
支持射殺「食人鱷」的網友認為———「當牲畜威害人類生命安全時,就得死!」
「小孩太慘了,活活被吃了,假設孩子是自己的,請問誰還說鱷魚的命比人的命值錢嗎?」
「鱷魚的命就是比人賤,將心比心,假如你孩子被吃了,你還會這麼平靜地說眾生平等嗎」
……反對射殺「食人鱷」的網友認為———
「射殺鱷魚沒道理啊!」「鱷魚不是人!它不知道人是不能吃的,吃了是要沒命的,要不打死它也不敢吃人的!」
「即使殺死全部的鱷魚又有何用」……
有網友提出:「不是沒人同情小孩,同情有什麼用?關鍵的問題是教育孩子們與動物保持距離,前不久不是老虎咬死了孩子嗎?不能再讓類似的情形再發生了」
……
誰應擔責?有人認為經營者沒明顯過錯
如果鱷魚無罪,誰又應該對「鱷魚吃人」事件負責?
矛頭指向被警方扣留的「漁家莊」的經營者和受僱請來的看護人員。有報導稱,由於疏於管理,這個漁家莊的鱷魚已經不是第一次鬧出新聞了,2005年8月21日,此處的兩條鱷魚順著水管跑到銀灘海裡與遊客一起遊泳,把一名南寧遊客嚇得不輕;此後不久,又有一條鱷魚跑到附近的蝦塘內,差點將養蝦的漁民吃了。
但有網友指出,鱷魚兩次外逃經營者確實有看管不善的直接責任,但從這一次事件來分析,經營者卻沒有明顯過錯。有網友提出:「不要說這一旅遊景點已經廢棄,即使是在動物園裡也不太可能做到24小時分分鐘監控,有兩層圍牆,又鎖上了鐵門、立上警示牌,已經算是盡到責任了。」
儘管慘被鱷魚吞食的9歲男孩值得同情,不少網友認為,對這一事件,攀爬鐵門和圍欄,又用彈弓射擊鱷魚,用木棍撥弄鱷魚,更進一步跳進鱷魚池內尋找鱷魚蛋的孩子應付全責。
但又有網友提出,孩子不懂事,調皮好動,即使是一時天性發作,也不應該承擔這樣慘烈的後果。
教育之失?有人指出社會教育存在漏洞
「遊客對動物兇猛危險的一面有嚴重的認識誤區。比如人見人愛的大熊貓,在動物園管理裡也屬於『兇猛動物』,是不能隨便親近的。」廣州一家動物園的黑熊飼養員阿威說。他自己就有體會———有一次,阿威帶著自己飼養的黑熊結束表演正要回熊館,結果園區裡的一群遊客女孩子看到就立刻圍上來,隔著籠子對著小黑熊又摸又逗。「那一刻我真是嚇得魂飛魄散。」阿威說,因為當時小黑熊沒帶嘴箍,一旦獸性發作後果不堪設想。「她們難道不知道,黑熊是吃肉的兇猛動物嗎?」
遊客的「大意」其實反映的正是社會教育的漏洞,有網友認為:「這都是家長和老師的錯,因為他們沒有教育好孩子怎樣遠離危險。」而綠色環球21專家證書持有者、野生動物專家黃星海認為,人們對「動物兇猛」認識的缺乏則很大程度來自於商家出於追逐利益目的,對動物溫柔可愛形象的片面突出。
資深旅遊界人士林先生介紹,在國外,一些野生動物園往往是科普教育的基地,動物園在讓人們適當親近動物的同時,也同時會教育人們充分認識一些動物的危險性,教育人們尊重動物。而國內的動物園在這一點上做得卻很不夠,他們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往往刻意淡化動物野性危險的一面,格外突出其溫柔可愛的一面,甚至違背動物天性,人為地賦予一些兇猛動物很多人的情感,他認為,這種有失客觀的引導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本報記者 許靜
回放:鱷魚食人過程
時間:2007年4月20日傍晚
地點:廣西北海市北海銀灘白虎頭村「漁家莊」
經過:
1 鱷魚池內有11條鱷魚外有2道圍牆並立警示牌。幾名小學生放學後,攀爬鐵門圍欄進入鱷魚池
2 學生用彈弓射擊鱷魚,並拿木棍撥弄 劉某跳入池內水泥斜坡旁草叢尋找鱷魚蛋
3 劉某被鱷魚咬住衣服拖進池內吞食
(責任編輯:宛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