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推進地球物理學科的發展,促進全國各大高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建立常態化的學生教學、科研、創新與創業實踐平臺,探索地球物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及教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運用地球物理專業知識的能力,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主辦、成都理工大學承辦的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複賽、決賽於10月10日、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學順利進行。
10月10日,開幕式在騰訊會議線上會場和成都理工大學線下會場同步舉行,開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學地球勘探與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大賽執行主席王緒本教授主持。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陳曉非院士、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出席開幕式並分别致辭。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秘書長郭建宣布競賽評委名單,競賽裁判組組長李貅代表裁判組宣誓。
開幕式現場
陳曉非院士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注重對地球物理專業青年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希望以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為平臺,在全國高校地球物理專業大學生中營造熱愛學習、勇於創新的氛圍,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以科學的精神、求實的態度和創新的方法學習成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劉清友校長代表成都理工大學致歡迎辭,他對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參賽高校及全體專家給予成都理工大學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並向全體參會人員介紹了成都理工大學的辦學思路和「雙一流」建設成果。他表示,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凸顯了「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人才培養理念,對於豐富和發展地球物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成都理工大學的共同努力下,辦好此次大賽。
今年共有來自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河北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安徽理工大學、長江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東北石油大學、長安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雲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安石油大學)等全國24所高校共59支隊伍參加大賽。其中,地震測井組20支,重磁電組23支,固體地球物理組16支。
10日上午9時,地震測井組、重磁電組和固體地球物理組複賽正式拉開帷幕,競賽內容包括團隊必答題、綜合論述題、即興演講題三個部分。決賽於11日進行,競賽內容為線上辯論。本次複賽、決賽採用騰訊會議、雨課堂等線上平臺在線直播,經過數輪激烈的角逐與評委老師們認真細緻的評審,最終決出比賽名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桂林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代表隊分獲地震測井組、重磁電組和固體地球物理組特等獎。
決賽評審現場
閉幕式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秘書長郭建教授代表主辦方總結本次大賽,他對成都理工大學的高水平辦賽表示感謝,對獲獎高校代表隊表示祝賀,並希望在各方努力下,將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這一品牌賽事越辦越好。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曾英教授代表學校對大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她指出,大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創新和實踐的平臺,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運用勘探地球物理專業知識的能力,推進了地球物理專業人才培養及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在大學生中營造了熱愛學習、勇於創新的氛圍,為豐富和發展地球物理專業人才培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祝願中國的地球物理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人才輩出。
本次比賽展現出了各參賽單位領隊和教練員辛勤勞作、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體現了全體工作人員精心組織、顧全大局的工作作風,更彰顯出了同學們遵守規則、服從裁決、勇於拼搏,銳意進取的比賽精神。在各參賽單位、評審專家及賽事組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本次大賽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創新杯」競賽的舉辦,對培養地球物理相關專業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和潛能具有積極意義。
附獲獎名單。
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獲獎名單
【重磁電類】
特等獎(1組):
桂林理工大學
團體一等獎(3組):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海洋大學
團體二等獎(6組):
同濟大學
長安大學
長江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山東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團體三等獎(13組):
中南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
雲南大學
中山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優秀個人獎:
最佳辯手獎:
桂林理工大學/3號辯手/李文杰
最佳風採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號辯手/見仙閣
中國海洋大學/3號辯手/孫騰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號辯手/張清春
【地震測井類】
特等獎(1組):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團體一等獎(3組):
吉林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長安大學
團體二等獎(6組):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山東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團體三等獎(10組):
同濟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長江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安石油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桂林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優秀個人獎:
最佳辯手獎: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號辯手/駱坤
最佳風採獎:
長安大學/3號辯手/陳月
吉林大學/1號辯手/姚時
東北石油大學/1號辯手/王柳葉
【固體地球物理類】
特等獎(1組):
成都理工大學
團體一等獎(3組):
同濟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山大學
團體二等獎(6組):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東華理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南大學
團體三等獎(6組):
長安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吉林大學
雲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長江大學
優秀個人獎:
最佳辯手獎:
同濟大學/1號辯手/陳欣怡
最佳風採獎:
成都理工大學/1號辯手/周濤
中山大學/3號辯手/周啟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號辯手/高輝
其他獎項:
最佳指導老師獎:
【重磁電勘探類】
桂林理工大學 王洪華
【地震測井勘探類】
吉林大學 韓復興
【固體地球物理類】
同濟大學 薛梅
最佳領隊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熊熊
最佳組織獎: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原標題:《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在成都理工大學成功舉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