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邏輯和劇情上的硬傷導致共情失敗以外,關於這個遊戲更嚴肅的問題我已寫在開頭:人生重來,重寫記憶,真的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嗎?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我一直覺得哪裡不太對勁,玩完之後看了一篇評論提到「忒修斯之船」——我一下就明白了這個遊戲中讓我覺得不適的地方。
這個遊戲的核心創意乍看起來沒有什麼毛病:根據將死之人的臨終願望,進入他的記憶,用程式修改他的一生直到滿足這個願望,讓他帶著願望達成的記憶死去。
(說實在的,我一開始看到這個創意也忍不住 yy 了一下:如果我也能給我那些遺憾的 affairs 寫一個新結尾,豈不是美滋滋!)
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可以從一開始就被「修正」,那麼你又是誰呢?那個許願的主體,在願望被達成的過程中也被抹殺了不是嗎?不用說遊戲劇情中對於漫長一生的改寫了,就連我真的可以改變我某個 affair 的結局,都會導致當下的這個我不復存在。我又怎麼確定那個結局是那個時空裡的「我」想要看到的呢?說不定我和其中的某一位一直走了下去,結果中途鬧到雞飛蛋打不可收拾呢?那時候的我是不是又要許願,寧可這個人從未出現?
人,就是他過往經歷的總和。在所謂的「修正人生」的過程中,能否達成願望、能否剛好在正確的時空達成正確的願望是永不可知的,唯一可知的只是在這反覆塗抹的過程中自我的消彌,是對於原本人生的全盤否定。
我回顧過去幾年的人生時,常常覺得有不盡人意之處,但轉念一想,那些令我感到幸福的好事往往也與所謂的錯誤相伴而生。我常說後悔自己大學時讀了政治,但也因此才有了我去巴黎交換、從而改變了我生活態度的那些經歷;我也常說後悔自己曾經想要投身於學術,浪費了大量光陰,但也從中學到了受用終生的思維方式,也因此交到了許多一輩子的摯友。所以我也就是嘴上說說罷了,心裡並不覺得後悔——改掉過往經歷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會使我不再是現在的我。
真正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學會去接納現在的這個自己:I love myself the way I am。唯其如此,才是獲得最終和解的根本方法。與命運、與人生、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