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2020-11-29 鳳凰河南站

原標題:2017年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2017年,面對指定業務全面放開,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簡稱中檢集團)在總局和認監委兩級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支樹平局長提出的「充分發揮獨有的比較優勢,為全面提高我國供給質量多作貢獻」的指示精神和集團「五個進一步」的年度工作部署,加強市場化業務開拓、大客戶開發項目落地和經營管理的改善,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團結一心、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各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經營績效再創新高。

(一)改革創新得到進一步推進

一是推進集團機構改革。調整完成集團公司內設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選拔配備了一批中層幹部。建立了統一的行政後勤體系。規範整合了集團在俄機構,註銷了赤塔公司,啟動註冊俄羅斯公司,並推動將在俄機構納入歐洲區域統一管理。集團系統6家在京單位、37家國內公司的公車改革全部完成到位。

二是推進集團產品線建設。起草了《集團產品線建設總體方案》,推進溯源等領域產品線試點,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溯源業務帶動38家國內外公司實現全球商品溯源,涉及21個國家近200款商品,累計發放標籤7000餘萬枚。出臺了《集團內部創業機制建設方案(試行)》,構建集團內部創業機制。

三是推動財務改革創新,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所有公司預算都經過集團審批和下達;深化規範了財務核算管理體系,全面升級了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

四是認證中心及直屬局所屬31家評審中心轉企改製取得實質性進展,總局黨組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認證中心及評審中心轉企改制方案,並報中央編辦審批。

五是推進薪酬績效改革,優化了薪酬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出臺集團本部績效考核方案並組織實施年度考核,加強了集團系統薪酬管理。

中檢溯源雲平臺上線

(二)市場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

一是推進跨行業跨部門檢測資源整合。中檢集團與兵裝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中檢西部,以質量提升助推軍工和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二是加強大客戶開發。與中工國際、廣西宏桂、榮桂集團、中聯油、獐子島集團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五礦、大商所、上期所和鄭商所等大客戶建立了深度合作;順利實施了中緬管道原油卸貨檢驗,服務「一帶一路」;全面恢復超市、餐飲供應商及門店檢驗檢測業務,完成了華天集團、大董集團、家樂福等8家全國供應商門店服務;完成了蒙牛集團、伊利集團46家工廠多體系整合認證;為中糧福臨門、首農集團、豐收集團提供定製技術服務方案;為中國人保財產保險提供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驗鑑定服務,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提供風險防控與風險評價服務;與墨西哥最大認證機構NYCE籤署委託工廠檢查協議。中檢南方獲得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CPSC認可資格,與騰訊科技、奇虎360、滴滴出行分別在智能產品、汽車電子零部件領域開展合作,取得東風日產的EMC檢測實驗室授權;中檢中原中標河南省各級食藥部門招標項目20餘個;中檢評價中標陝西省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監管評估項目。中檢理化在土壤、大氣、水質等環境領域已擁有國家級檢測水平。中檢溯源參與天貓國際在「6.18」進口寵物食品溯源試點,並對跨境進口奶粉等產品全面開展溯源合作,正式啟動了中糧我買網牛肉溯源、供銷集團保健品和波士頓龍蝦溯源。中檢商貿通過牛羊肉代理以及「中檢優品」銷售,2年實現了盈利,並開發了俄羅斯菜籽油、臺灣午仔魚、泰國統一果汁以及進口荷蘭鮮花等新項目。

三是加強政府機構合作。對12個國家部委開展公關工作,取得實質成果27項;累計與13家沿海沿邊檢驗檢疫局籤署合作協議;中標成為商務部商援外物資檢驗唯一檢驗機構,為160多個援外物資項目、約20億的物資實施了檢驗;為中國建築、中鐵系統、中國五礦系統、中國地質、中冶等60餘家國內知名建築企業提供100多種建築材料和工程機械檢驗服務;開啟了覆蓋25個非洲國家人的「南南合作基金」首批資助的物質檢驗項目;啟動《國際認證認可法規及標準的動態跟蹤和應對應用》項目,獲政府扶持資金近千萬元。啟動科技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領域國際標準研究」,開展了跨境電商檢驗採信和商品信息溯源兩個標準草案的研究編寫;檢驗公司主導的水尺計重能力驗證項目,填補了我國該領域能力驗證的空白。與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合作,開展了學生公寓ISO9000認證和高校食堂HACCP認證。持續為方太、老闆等企業提供非金屬材料質量監控等定製服務;與廚具業商會和酒店用品協會合作,推廣食品接觸產品認證。與公安部交通科學研究所合作開發三角警示牌自願性產品認證,並納入整車規則管理;完成B2C電子商務交易服務認證評定工作;光伏產品認證和電站技術服務取得突破。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籤署了合作備忘錄,並被列入中美能效合作重要成果之一;與上海臨港集團、水利部機電所、中國計量大學、新華網、廣東省節能監察中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深圳無人機協會等籤署合作備忘錄。2017年,集團與相關部委、各級政府部門和重要組織、大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超過200個。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集團與新加坡企發局、烏拉圭肉協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與哈薩克投資國家股份公司合作,獲準在哈國政府網站上對集團進行介紹宣傳,爭取集團在墨爾本實驗室項目當地政府支持;推動與俄羅斯檢驗鑑定聯盟籤署雙邊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再次中標奈及利亞標準局授權裝運前符合性驗證業務,合同期4年,將為集團系統帶來超過1.2億元的收入。坦尚尼亞等國駐華大使以及哈薩克斯坦、桑給巴爾、剛果等國家相關部委造訪集團商談推進合作;推進集團與UL的深度戰略合作並就《合資合同》達成一致意見。

中檢集團與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五是推進市場新領域。集團參與各類標準制修訂580項,其中國家標準、國際標準162項;對22個新項目進行扶持立項,對扶持成果顯著的33項新業務大力推廣複製;對已完成開發的37個扶持項目進行驗收評價,帶來經濟效益超過1.2億元。為中國國際「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PVC、燒鹼、甲醇生產綜合體項目」提供海關聯盟認證;檢驗公司在以盾構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再製造檢驗領域取得突破,牽頭組建盾構檢驗中心,分別與我國盾構最大的使用單位中鐵隧道集團、中船重裝籤署盾構檢驗戰略合作協議;為紅星美凱龍、京東、陝煤等規模性企業提供定製化二方審核;開發兒童用品、循環經濟、生態環保等第三方認證和評價業務;受國管局節能司委託,編制《公共機構綠色節能技術產品目錄》,並對國管局系統17家單位開展能源資源消費狀況和節能工作情況專項審計;為地方政府提供碳排放交易核查、質量強市、區域標準及品牌建設、綠色建築等質量提升服務。推出「充電設施新國標現場評價」和「充電設施新國標升級改造現場評價」項目。編制《商貿流通領域節能節水產品目錄》,引導商務領域節能工作。助力國標委「領跑者制度」構建,完成木家具、光伏、視覺作業檯燈、綠色建築4大類產品企業標準領跑者試點。原輔材料和門店及加盟店續約、供應商風險評估風險驗證與提升服務覆蓋380多家企業。

六是業務資質不斷拓展。獲得國際IECRE風能認證機構資質、 ISO17020風能與光伏檢驗機構資質,獲得認監委建築領域產品認證資質、環保部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企業審核第三方機構資質,獲得歐盟碳排放體系(EU-ETS)航空領域第三方核查、國際機場協會(ACA)第三方核查及氣候債券組織(CBI)第三方審核機構資質等,據不完全統計,全集團新增各類業務資質超過80項。

七是加強實驗室建設。全年完成63個投資項目審批,包括40個股權投資項目和23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審批入股、投資合作及建設實驗室項目20個。中檢南方完成了組織架構優化調整,中檢中原完成562個項目擴項評審,目前實驗室檢測參數1400個、產品170個,覆蓋國家食藥總局食品安全抽檢實施細則的90%以上,取得農業廳CATL資質;中檢理化對實驗室進行整體規劃和擴建;中檢評價成立駐富平工業園管委會辦事處。集團33家實驗室完成資質評審53次,四川、福建、湖南、山東等公司新增技術能力3000多項。

八是加強互動和區域協作。國內六個區域共計開展業務合作69項。檢驗公司組織20多家國內公司開展有害生物防治業務人員集中培訓;聯合19家國內公司、28家實驗室共同開展農食檢驗檢測、實地驗證、風險評估與驗證三大市場化業務;組織13個操作中心、23個受理中心開展預包裝食品標籤諮詢業務,收入量較2016年增長66%。除體系認證外,CQC總部及分中心通過低碳核查、推薦集團性質大客戶給地方公司帶來業務收入數千萬元;與韓國、荷蘭等6家境外公司合作開發農食業務;與河北公司共同研發張家口食藥局「超市食品追溯系統建設項目」,共同投標君樂寶;與寧夏公司完成枸杞有機認證試點工作;為境外公司舉辦境外培訓9期,學員233人次。測試公司與22家國內公司開展164項生態原產地業務,與貴州、天津、湖北公司聯合開展政府大客戶整體化業務,為質檢系統舉辦200餘人次生態原產地資質培訓。溯源公司配合集團系統各國內外公司籤訂溯源業務合同金額數千萬元。北京公司中奢中心與國內公司聯手,先後為北京、天津等18家海關和12家公安部門提供奢侈品鑑定及培訓。安利隆公司大力改善經營環境並取得階段性成效。

(三)質量服務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是強化工作質量。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嚴格按照質檢總局要求加強廢物原料裝運前檢驗現場檢驗、結果審核、證書籤發等裝運前檢驗關鍵環節的工作質量。以四部委專項行動契機,突出加強再生資源和舊機電業務質量管理,嚴格質量管理要求,規範裝運前檢驗行為,為保持集團海外公司核心業務長期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全年共檢出廢料不合格貨物3314批、約6.1萬噸,不合格批次率為1.5%;舊機電產品裝運前檢驗一次檢驗不合格(可技術處理)為11.39萬臺/套,最終裝運前檢驗涉及5批、10493臺/套不合格,有效發揮了裝運前檢驗把關職能。同時,積極開展了「質量月」活動、質量提升行動,對5815家電線電纜企業實施專項檢查。採取多種手段提升委託業務工作質量,在2017年美國標準學會(ANSI)對UL和CSA委託集團工廠檢查業務的審核中,均沒有不符合項。

二是推進質量體系建設。加強了風險識別和過程識別,關注績效指標,積極推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持續改進。 集團17020管理體系信息系統檢驗鑑定業務標準庫模塊正式上線,首次實現集團檢驗鑑定業務領域標準的統一管理和技術支持類文件的在線查閱、在線管理。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當選「麗水山耕」國際認證聯盟主席單位

三是加強品牌宣傳。修訂發布了集團信息宣傳管理辦法;投資拍攝完成大型紀錄片《大國質量》,成功舉辦了首屆中檢論壇-- 農食安全及質量追溯,開展了「三化六好」主題徵文活動和2017微信製作大賽;實施品牌活動分級管理,建立專項預算資金槓桿,開通美通社統一推廣渠道;策劃推進「中檢品牌總動員」年度行動計劃,涵蓋20多個論壇、展會活動。舉辦了首屆中檢集團泛長三角石油化工檢驗業務研討會暨客戶聯誼會,中石油、中石化等近50家重要客戶參加;組織20多家境內外公司參加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煤炭大會、衣索比亞「中國貿易周展覽會」、南非國際礦業大會。CQC與新華網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質量時代專題合作,開闢新聞媒體認證直通車,在多個城市舉辦「質享公益」活動,製作的讀寫檯燈系列科普視頻被人民網、新華社轉載。全年國內外重要媒體報導集團消息超過800篇,極大提升了集團品牌形象。

(四)內部管理得到進一步規範

一是完成《集團「十三五」規劃》初稿,繪製集團十三五行動路線圖,完成《集團信息化規劃和大數據應用方案》制訂工作,啟動部分產品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二是注重規範基礎管理。修訂了檔案管理辦法,建立了國際合作檔案;發布了《中檢集團服務產品概覽》,展示集團業務範圍及能力。印發了集團實驗室設備投資項目審批管理細則、實施混合所有制投資項目指導意見(試行)、投資項目後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配套投資管理制度,提高了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效益,加強了項目的事中檢查、事後評價。選取12家國內地方公司進行了財務重點檢查。加強風險防控,組織集團系統相關涉密人員籤署了《保密及競業禁止承諾書》,保護集團商業秘密,完成常年法律顧問及專業法律顧問庫招投標工作。

三是完善升級集團品牌保護體系。擴充註冊了二級防禦商標23個,完成了集團境外商標續展及境內商標覆審保護工作2件。推進集團品牌保護訴訟案件,就中檢溯源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事宜提起訴訟並刊發聲明。

四是推進信息化建設。開展了統計分析與大數據應用、新業務開發創新服務等多個系統平臺的建設,實現了集團資質信息系統動態管理。啟動了集團網站和試點公司網站開發工作,建成集團統一登錄系統和外部客戶門戶。財務NC系統和網上報銷系統投入使用,強化了對財務數據的收集、分析與管理,集團本部報銷已全部實現網上處理。完成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信息化系統(E-HR)一期建設。完成了集團公司36年13萬多件紙質檔案的整理、電子化並上線。完成了境外機構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測試以及外事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外事工作的全流程控制和雙向監督。完成了UL業務大數據決策分析系統、舞毒蛾移動APP系統、ZARA進口服裝預評估系統升級改造和檢驗鑑定業務流程信息採集系統建設並上線試運行。

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印發《境外機構駐外人員選派管理辦法》,全面加強和規範境外機構人事管理;經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會議研究,出臺管理規定,加強了在京單位、境外機構人員招聘管理工作;統一各境外機構管控模式,調整補充各國內外公司董事監事;選配加強班子建設,實施幹部交流加強輪崗管理,選拔任用、輪崗交流;首次建立中檢集團駐外人員備選庫;開展了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和境外公司主要負責人任期考核。

六是加強外事管理。修訂了外事工作管理辦法,制訂了海外公司負責人交接管理辦法、駐外人員外事手續辦理指南、因公出國(境)證照管理辦法等。嚴格執行年度外事計劃,按照注重實效、節儉、少而精的原則,嚴格執行中央有關規定和集團公司外事管理審批相關制度,將外事經費控制在預算內。加強了對外事專辦人員的培訓,對因公出國(境)證照進行全面清理排查,並對下屬單位外事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五)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

一是積極落實國企黨建工作硬任務。按照總局黨組相關指導意見,起草了《中檢集團關於深化國企改革規範公司治理的實施意見》及編制說明,已報至總局。同時把黨建工作納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黨支部定期換屆機制,完成新設和負責人調整單位(部門)的組織設立和負責人補選改選,集團公司黨委序列所有黨組織均落實「一肩挑」要求;加大對集團系統各地方公司的指導力度,開展了對國內公司和投資控股機構黨建工作基礎情況的摸底調查,協調配合有關直屬局黨組織對國內公司黨建進行指導。

二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出臺了《集團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做方案》、《關於進一步規範黨費收繳管理的通知》等一批制度辦法。加強了黨員幹部學習教育,嚴格「三會一課」組織生活,選送2名幹部參加黨校學習。強化境外黨建工作和外派黨員管理,建立集團海外公司黨建「網際網路+」聯繫機制,開展了對6家海外公司的黨建專項巡察;創先爭優,評選表彰集團公司黨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黨支部工作。

三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完成了集團黨委所屬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籤訂工作,印發《集團公司黨委2017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務分工意見》。抓好作風建設,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以月度教育材料、季度知識問答、半年度警示通報、重要時間節點警示提醒、各類廉政談話等為抓手,做到廉潔宣傳、教育警示系統全覆蓋。與4家直屬局建立互動工作機制,與7家直屬局加強辦案協作,全面落實集團領導「出訪必講廉」工作,對系統幹部提拔、輪崗交流、因私出國境進行廉政把關,對領導幹部經商辦企業、境外入籍、獲取長期居留權等問題進行專項摸底,全面加強幹部廉政監督管理工作。嚴格按要求進行信訪案件核查及問題線索處置。

四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宣貫總局黨組關於思想政治工作有關文件精神,開展落實思想政治工作情況的自查;參加了質檢總局思想政治工作1項課題研究;組織了1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論文徵集活動,獲得認監委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開展了「中檢故事」徵集活動。全面加強對群團工作的領導,推進民主管理,召開了集團公司首屆職工代表大會,出臺《集團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實施辦法(暫行)》;組織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和志願服務。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副總裁、檢驗公司總經理孔祥月出席2020中國檢驗...
    近日,由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檢驗檢測認證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副總裁、檢驗公司總經理孔祥月代表中檢集團參會並作了題為《履行央企擔當服務經濟發展》的演講。    孔祥月在演講中介紹了CCIC的發展歷程以及轉隸成為國資委央企後,作為高技術機構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的情況,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
  • 山東公司實驗室戰略布局實現新突破
    山東公司實驗室戰略布局實現新突破 2021-01-14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圓標誌認證集團總經理冀曉東: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認證檢驗集團
    作為行業領軍機構之一的方圓標誌認證集團開創了中國自願性產品認證之先河,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上,方圓標誌都是中國認證認可行業的一張名片,為我國認證認可事業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提升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近日方圓標誌認證集團總經理冀曉東女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就方圓未來的發展戰略、業務布局、遠景目標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與解讀。】
  • 方圓標誌認證集團25年發展紀實
    不以規矩 無以成方圓——方圓標誌認證集團25年發展紀實1991年9月6日,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發文批准成立「中國方圓標誌認證委員會」(簡稱中國方圓委),主要負責自願申請的產品質量合格認證,方圓從此踏上一路發展的徵程,至今已有25年。
  • 檢驗檢測認證助力高質量發展 行業聯盟成立集中優勢資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沙6月10日訊(記者 佟明彪)6月9日,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範區聯盟在2018年世界認可日分場活動上成立,業內人士稱,檢驗檢測認證是世界公認的國家質量技術基礎,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此次聯盟的成立將有力推動我國集中檢驗檢測認證的優勢資源,將行業做大做強,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
  • 盤點:2017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發展新特點(一)
    本文主要對2017年食品領域的一些新變化及其可能對的分析儀器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盤點,以饗讀者。從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形勢來看,總體較為穩定。  最後,2017年發布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中指出,要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和基礎設施建設,配備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專業設備等,推動實現基層裝備配備標準化;重點加強基層檢驗監測機構和主要糧食收儲企業檢驗能力升級改造,配備必要的快速檢驗儀器設備,充分發揮從源頭上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的作用。
  • 遠東控股:主業引領,2020年實現新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規劃布局之年,在"新基建"的歷史機遇下,遠東控股集團聚焦主業,多元發力,產業、慈善、教育三大事業穩步發展,再次上榜"中國企業500強""亞洲品牌500強",向著"數一不數二"的偉大目標不斷邁進。
  • 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成立 助力鵬城打造檢驗檢測認證技術示範區
    本屆大會是在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時代背景下,積極探索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創新、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為深圳檢驗檢測認證事業的發展助力,為打造深圳高質量發展高地助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助力。
  • 國資委任免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等8戶央企27名高管職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 據國資委網站今日消息,國資委任免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等8戶央企27名高管職務。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許增德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忠榜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提名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人選;提名陸梅(女)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人選;餘師孟(女)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提名王虹(女)、孔祥月、孫玉友、李維政為中國檢驗認證
  •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等8家央企27名領導人員職務任免
    國資小新微信公號1月6日發布《8戶中央企業27名領導人員職務任免》,全文如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許增德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忠榜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提名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人選;提名陸梅(女)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
  • 新概念太陽能電池有革命性突破
    新概念太陽能電池有革命性突破發表於:2012-08-22 00:00:00 來源:TüV南德 作者:王林索比光伏網訊:TüV南德意志集團(TüV SüD)光伏部門全球主管Robert Puto指出,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太陽能因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脫穎而出
  • 中聯重科高空作業平臺產品實現歐洲市場新突破
    原標題:中聯重科高空作業平臺產品實現歐洲市場新突破   11月24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一批中聯重科
  •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王新一行到訪中檢集團
    1月14日,中檢集團董事長許增德、總經理李忠榜與來訪的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王新、副會長車文毅、秘書長段小紅一行進行座談,就雙方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 海灣新一代感溫探測器通過認證發證檢驗
    近期,海灣公司按照UL217、EN54-5以及國家標準GB4716-200X《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的技術要求進行研發設計的JTY-GM-GST9612型點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順利通過了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認證發證檢驗並取得了檢驗報告。
  • 堅持創新驅動 南瑞集團大力提升發展質量
    2017年是南瑞集團經受多重考驗、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南瑞集團只爭朝夕、砥礪奮進,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籤訂合同額超過600億元,連續十六屆進入中國軟體企業百強,連續十一屆成為中國十大創新軟體企業,獲中國能源裝備領軍企業、中國十大信息技術服務領軍企業、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等稱號。
  • 大連檢驗檢測集團下屬鍋檢院公司與德國萊茵集團大中華區籤訂戰略...
    瀏覽次數:1829次        大連檢驗檢測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領導下,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不斷著力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助力大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建研集團:2017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6、公司債券情況  公司是否存在公開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半年度報告批准報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額兌付的公司債券  否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經營情況簡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業的披露要求  否   2017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延續2016年下半年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 ...攜手同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與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30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與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在襄陽共同成立了汽車創新技術聯合研發中心。中檢集團副總經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陸梅,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普明代表雙方揭牌。
  • 聲音| 推進檢驗檢測學科建設 服務新發展格局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擎畫了今後五年到十五年的發展藍圖。同時也明確指出,我國發展面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發展不平衡、創新力不足、城鄉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 中國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首次放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核聚變發展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首次放電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核集團獲悉,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