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考能堅持一年,考研就不行?

2021-01-20 騰訊網

回想高三那年,我們為了高考,複習了整整一年。當時只是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教室裡的倒計時牌昨天還是三位數,今天變成了兩位數,明天就變成了個位數。

然而現在,面對考研,同樣是備考一年,學生們每天身處在痛苦與煎熬之中,有人甚至直接中途放棄備考,放棄考研。那麼,導致學生對到高考和考研如此不同態度的原因是什麼?

作為經歷過高考和考研的人,小編以自己和高中、大學時的同學為例,分析了在這兩個階段的學生的不同心理,而這些心理就是學生難以在考研中堅持複習一年的原因。

從眾心理和習慣

之所以把這兩個原因放在一起說,是因為從眾心理和習慣的養成都有來自外部的因素。

先說從眾心理,當周圍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注意這件事。當大腦注意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就會收到心理暗示,進而也開始從事這件事。高考就是如此,班上的同學都在複習,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也會產生複習的欲望。

在從小學到高中的階段,學生的自律意識尚不成熟,因此,習慣的養成大多依賴於外界的強迫與引導。小升初、中考、高考,考入初中、考入高中、考入大學,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敦促下進入大學,但是之後呢?老師和家長不會再跟在學生身後催他們考研,是否要考研這件事的決定權全部都在學生自己的手中。

「不是必須要考研」這個想法一旦產生,就會對學生的複習產生影響。他們在長期的複習中會不斷受到影響,這個念頭每出現一次,他們考研的想法就會動搖一次。久而久之,再加上身邊不斷有人放棄考研,學生自然無法堅定地繼續複習。

競爭心理和對比效應

高中時期,班上所有人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考上大學。學生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身的競爭意識就會受到激發。為了不被其他人落下,學生會提高個人的努力程度。一個班所有學生你追我趕,學習起來自然既有動力又時間過得飛快。

對比效應在本質上其實和競爭心理一樣。高三時,班級A如果取得了更好的成績,或者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那麼班級A的學生就會產生優越感和成就感。其他班看到了A班學生的得意樣子,就會在心裡產生對比:如果我們班也包攬個年級前十,我們就也能被老師表揚,也能在A班面前嘚瑟。

獎勵效應

高三那年,各科幾乎每天都有小測驗,比如語文課默寫詩詞,英語課默寫單詞。學生的小測成績無論好壞,都能得到老師的反饋。考得好就得到表揚,考得不好就得到老師的指點。學生可以及時地根據小測的成績反饋知曉當前複習的結果,並及時對複習模式和進度做出調整。

考研則無法及時檢測複習成果,因為唯一檢測複習成果的機會就是那場初試。過去一年的複習不論是否艱辛、是否吃苦,學生都無法得到任何肯定或者指點,學生只能自己複習,就算複習方向出了問題,複習進度落後於大部隊,也還是要自己一個人複習。最後的初試如果失敗,那麼過去一年的複習就全部打了水漂。

因此,同樣是面對一年的複習時間,學生在高考時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在考研時就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這時候就有很多人有疑問了,明明在高考的時候只能考個二本,讀研的時候卻能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考研去985名校容易,而高考時很難?高考只考了二本,讀研卻能在名校,難道考研去985名校容易? 其實,太多的人喜歡把高考和考研相比較,誰都知道高考的時候考進一所985名校都有多難,甚至一所高中一個都沒有也很正常。
  •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是何原因?我還要堅持嗎
    現階段已經進入12月份了,再過20多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回想這一年,過得可是真快,前4個月基本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中間四個月則是在小心翼翼中度過,最後4個月終於一切步入了正規,大部分人卻是在不斷的加班和學習中度過。
  • 高考考不上名校,為啥讀研時能進985,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隨著教育的不斷重視,參加高考的人數正在逐漸的增長,而且每年報考985院校的學生都不是很少,但是考上的學生基本很少,一般高考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是比較多,但是一般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基本上都會選擇考研,但是為啥在考研的道路上學生大多數都能進入985名校大學,難道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 高考VS考研,哪一個考試難度係數更高?
    我們都知道高考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最起碼過不去下面不是懸崖,985、211排不上還有其他普通一本高校或者二本,還有專科學校,但是考研卻沒有這麼好的選擇了。如果沒能到達國家劃定的分數線,意味著你根本沒有任何學校可以選擇,除了再準備二戰,只能是放棄去另謀生路,就業或者創業。
  • 高考和考研,二者相比較,哪個考985、211名校更難?
    我想每一個高考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可以上985、211好學校吧,但是有時是沒有複習好,有時候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最終與自己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想,我是要補習一年再戰高考,還是上了大學考研進名校呢?二者哪個更難?今天就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為什麼本科 985 / 211 同學「考不過」雙非同學?1. 雙非院校考研人數多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事實:985 / 211 院校的學生除了考研還有保研、留學、拿高薪工作 Offer 等多種選擇。在這種觀念影響下,很多雙非院校學生會用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背水一戰準備考研。以宗師君身邊的朋友為例,他本科在某二本院校讀教育學。
  • 經濟學考研難度為什麼這麼大?
    又是一年考研季,「考研黨」都在全力以赴地備考。備考之餘,有考生問:經濟學考研為啥這麼難?一個「難」字背後,透露出諸多信息:期盼、不安、擔憂、焦慮……說實話,經濟學考研國家線是比較高的,2018年經濟學考研國家線為330分,僅次於文學。
  • 研招說|李婧:堅持考研複習 精準規劃方向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2021屆考研備考變得非同尋常,考生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考生們如何高效複習,了解最新招考政策變得尤為重要。為此,央廣網推出「研招說」特別欄目,邀請考研名師,考研行業專家為考生答疑解惑,解讀最新招考政策,幫助考生複習備考。  近日,學府考研首席英語講師李婧接受採訪時表示,學習和樂趣可以相互結合,要堅持複習,精準規劃方向。
  • 什麼動力使你下定決心二戰考研?
    ,而選擇了二戰考研。所以大家為什麼選擇再次考研呢?讓小蛙帶大家來看看原因吧。 原因之一:工作不順利 當時出了分數之後,有幾個調劑無望的同學直接選擇了找工作。但是經歷了幾個月的實習,一個月不到三千的工資,除去吃住所剩無一。最後又決定重新讀研,希望讀研之後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 明知故問 | 2020考研前景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考研?
    考研競爭日益激烈,可比肩「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務員考試。深耕產業研究和行業前景趨勢分析的前瞻經濟學人APP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特推出《2020考研前景趨勢分析》專題,我們將邀請相關考研院校及考研培訓機構等一起,對2020考研趨勢、熱門考研專業現狀、所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等問題進行深入解讀。
  • 考研英語真的沒有那麼難,聽聽南極光寄宿考研名師商志「懟」英語
    「考研英語真的沒有那麼難」,聽聽南極光寄宿考研商志怎麼「懟」英語 「英語單詞怎麼背?」2019考研根本落下帷幕,可是2021考研的學生的徵途才剛剛開始,面對你們將是一場又一場的硬仗,希望你們心中一直堅持一個信念,那便是一戰成功,絕不二戰。 英語名師商志教師曾在一段演講中談到「考研英語真的沒有那麼難」,教師這樣講,為何學生的反應並不是這樣呢,英語科目真的像備考生吐槽的那麼難嗎?來聽聽考研商志怎麼diss英語。
  • 從高考看考研:本科就業率較高的10大專業
    從高考看考研:本科就業率較高的10大專業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4-06-12  大 中 小   4、機械電子工程:96.6%
  • 學長:「如果能重來,一定不會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匆匆準備考研」
    近年來,考研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有些人說是因為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考研是為了逃避;也有人說是因為國家鼓勵高層次教育,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資教育;還有人說是因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於「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 考研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獻給考研人!
    我想以自己經歷,告訴大家考研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大家好好收藏並分享給需要的考研朋友!為什麼是三年的數據呢?因為考研一年的數據並沒有太大的代表性,另外,兩年的數據又容易出現大小年的情況,所以,三年的數據出來,反應的情況也最真實,最具有代表性!看這所大學的報錄比,報錄比就是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之比。報錄比越高越難考。我給大家講講最近幾年報錄比高的專業吧,比如會計,新傳,MTI等等。這些專業的報錄比都高得嚇人。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在現在的社會中,能考進清華一定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幫助,這不僅是在就業的時候,甚至在未來發展的每一個關卡都有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在本科就靠近清華的學生畢竟是在少數
  • 考研的好處有哪些?為什麼要考研?
    考研是當代大學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抉擇,特別是即將實習或者畢業的大學生,考研還是不考研是必須要認真思考和決定的一件事情。考研的好處有哪些?為什麼要考研?我想這是很多大學生在決定是否考研之前問得最多的問題,就如同高中時候,高考完填志願時如何選擇報考院校和專業一樣。
  • 為什麼說考研上清華不算「清華人」?了解了這些,你就懂了
    高考能考入清華北大這種頂尖學府的人,要麼是天賦異稟,要麼是聰明過人的同時還保持努力,要麼是智力一般但極其努力。其實,即便是在清北這種高級學府裡,也有大量鄙視鏈的存在。換言之,那些考上清華的人並非到了學業鄙視鏈的頂端,而是從其他的鄙視鏈圈子裡,跳到了另外一個更加難以逾越的鄙視鏈圈子裡。
  • 高考還是考研進入北京上大學,沒考上「985」,就是失敗嗎
    每年的高考都有很多人升入北京大學,但是北京的高校地理位置很好,其實很多大學的錄取線在同一水平的高中中屬於高水平,工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全國「985」一流名校一共只有39所,北京的名校的確可以說很多。「985」大學是很多人應試的終極夢想,每年進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各省市的優秀者,其他的超級名校大多是「985」各大學,高考的社會認可度之所以高,是因為其含金量高,即使現在的高考合格率很高,「985」一流學校「211」國家重點大學也不會影響公司,可以的地位,你的高考成績其實已經決定了你今後人生的起點,這是為什麼高考努力奮鬥的原因。同樣,為什麼考研究生會持續爆熱?
  •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原因你知道嗎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其中原因你知道嗎考研即將結束,一年的辛苦付出也即將有了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2020到2021的春節,將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結果是通過比對得出的,有勝出者就必然有落選者,那麼在大家都十分努力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情況出現呢?都說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努力反而考不上,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 290萬「考研黨」競爭大,失敗只能再來一年?我還有其他出路嗎?
    有媒體稱,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是近10餘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創下改革開放40年來最高紀錄。看到這些數據,小意已經懵了。290萬呢,這競爭得多大呀!是的,沒錯!競爭非常非常激烈。而且,在國內考研除了需要考察專業知識以外,每個學生都必須直面英語和政治。月牙有個大學同學,在準備了兩三個月的考研之後卻果斷選擇了放棄,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說,「作為一個理科生,政治真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