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綠色不是描述的顏色,而是對生活以及周邊生態影響極小的環保材料。綠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首次提出。1992年國際學術界給綠色材料定義為:在原料選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循環利用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
目前,住宅室內裝修熱方興未艾,人們除了講究裝修格局、色調、材質、做工和價格外,更關注所用裝修材料對人體健康有無危害。 然而,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影響僅是綠色建材內涵的一個方面,而作為綠色建材的發展戰略,應從原料採集、產品的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循環利用等四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方能界定是否稱得上綠色建材,亦稱之為「環境調和材料」。
綠色建材與傳統建材相比可歸納出以下基本特徵:
其生產所用原料儘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採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汙染環境的生產技術;在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滷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鉛、鎘、鉻等種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產品的設計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再利用,無汙染環境的廢棄物。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綠色建材是指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汙染、無放射性、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
防水材料中如欣雨水性聚氨酯防水塗料。它是一種環保型高分子聚合物彈性防水材料,產品無毒無味,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不透水性,對砂漿水泥基石面和石材、金屬製品都有很強的粘附,產品化學穩定性好,能長期接受日光的照射,強度高,延伸率大,彈性好,防水效果好。
綠色建材在製造和使用總過程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相對最小的材料稱為環境材料或綠色材料;而有益於環境健康的材料稱為保健環境材料或環保型材料。然而,環保型建材在國際上卻仍處於研究階段。傳統天然材料及大多數人造新材料均屬於綠色建材的範疇。
作為建築材料而言,在生產、使用過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產生大量的粉塵和有害氣體,汙染大氣和環境,另一方面,使用中會揮發出有害氣體,對長期居住的人來說,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鼓勵和倡導生產、使用綠色建材,對保護環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質量,作到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