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 07:14 | 溫州都市報
「我撿到了一塊模樣很奇怪的石頭,懷疑是隕石,能不能請專家給鑑定一下?」近日,溫州市民劉先生給記者打來求助電話,希望幫他找到隕石方面的專家,對手中「寶貝」進行鑑定。
讀者:大別山的河中撿到 大家都說像隕石
劉先生是安徽安慶人,在溫工作,這塊石頭是他在今年過年回安徽老家時無意中得到的。4月22日,記者見到了劉先生所說的這個石頭「寶貝」:石頭高約40釐米,呈黑褐色,表面坑窪不平。石塊的重量要比普通石頭重,劉先生說有80公斤左右。
「當時就感覺它模樣奇特,表面有許多孔洞,還有不少高溫灼燒的痕跡、流紋。」劉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跟著幾個朋友到位於安慶的大別山上找觀賞石。在一條河流中,劉先生發現了這塊石頭。將這塊石頭拿回家後,許多親朋好友看了都說像是隕石。
「在石頭上,我稍微戳破了一點,發現裡面是黑色的,密度比較大。」劉先生在網上查找了關於隕石的資料,「發現這塊石頭很符合隕石的特徵。我現在就希望專家給鑑定一下。」前段時間,劉先生回到溫州,將這塊石頭也帶了過來。
專家:鐵礦石也會有隕石的特徵
劉先生手上的石頭是否真的是隕石?記者聯繫了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的一位地質專家。這名專家告訴記者,隕石分為三大類:鐵隕石、石鐵隕石及石質隕石,被稱為「天外來石」,稀有珍貴,一直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其中,以鐵隕石和石質隕石多見。
據了解,隕石從外觀上的流紋、氣印、溶殼是無法辨別的,因為地球上很多巖石擁有這些特徵。地質專家介紹,如果只從外觀上判斷隕石,肯定會有不嚴謹的地方。因為不止是隕石會有火燒皮這種現象,陸地上的很多石頭都會有這種特徵。前幾年出現隕石熱的時候,有不少人拿著石頭到各地地質大隊鑑定,但大部分都是假的,且以鐵礦石居多,真的隕石很少。
「特別是鐵礦石,在河道中經過流水的衝擊、搬運、磨損,也會有疑似隕石的特徵。」這名專家稱,大別山屬於長江流域,鐵礦石就很多,密度也很大。隕石的內外有不同的特點:表皮經過高溫灼燒,會呈黑色,但裡面不會是黑色的。所以,據此推斷,劉先生的那塊疑似隕石,是鐵礦石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具體還需要經過專業儀器進行檢測,才能作出最終判斷。
據了解,地球上的鎳含量比行星際空間中要少,來自外太空的天體鎳含量比地球高,因此可以從鎳含量的多少來判斷隕石的屬性。
記者了解到,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安徽發現隕石的可能性極小。這篇報導採訪了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專家。安徽這位專家稱,千百年來安徽這片土地已不知被翻動過多少次。要在這裡發現和挖出隕石,機會已幾乎為零。目前全世界要說尋找和發現隕石,主要還是南極、北極、西伯利亞等人跡罕至的地方。
(原標題《溫州一男子大別山撿到「寶貝石頭」,是隕石?專家:可能是鐵礦石》,編輯 王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