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克比爾卡曾受聘清華客座教授

2020-12-06 搜狐網

  來源:科學時報

  近日,著名結構生物學家Brian Kobilka(布萊恩·克比爾卡)教授受聘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同期GPC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聯受體)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出席會議並為Kobilka教授頒發聘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教授主持會議。

  袁駟對Brian Kobilka教授加入清華大學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Kobilka教授受聘於清華及GPCR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對推動GPCRs研究乃至整個結構生物學的發展都將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Kobilka表示,非常榮幸能成為清華大學這座知名學府的一員,感謝清華大學對自己的支持和認可。他介紹了在GPCRs領域的最新工作成果,希望可以在彼此科研力量結合下,優勢互補,共同做出新的突破。

  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著名LCP(Lipid Cube Phase)專家,愛爾蘭利莫瑞克大學Martin Caffrey教授分別做精彩報告。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海應用物理所、上海藥物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數百名的科研人員和學生參加會議。

  Brian Kobilka,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理與醫學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GPCRs結構生物學研究著稱。2007年,Kobilka與科學家Raymond C. Stevens,利用T4溶菌酶融合蛋白方法解析了第一個非視紫紅質GPCR晶體結構:人beta2腎上腺素受體,他還獨立地通過抗體片段介導法解析了人beta2腎上腺素受體的結構。2011年,Kobilka研究組解析了結合激動劑的處於活性狀態的人beta2腎上腺素受體的結構(Nature,2011,被引56次)。隨後又解析Gαβγ-β2腎上腺素受體複合物的結構,完整解釋了GPCRs如何被配體激活以及再激活下遊G蛋白從而傳遞信號的過程。

  GPC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聯受體)廣泛參與感知、生殖、發育、生長、神經和精神等多種生命活動以及內分泌和代謝等多種生理過程;與糖尿病、心臟病、腫瘤、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神經與精神疾病等重要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密切相關。超過50%的臨床用藥物以及正在研發中的藥物都作用於GPCRs。全球20種最暢銷的12種藥物都是以GPCRs作用靶標,每年的銷售總額高達200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著名數學家張益唐受聘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張益唐 資料圖「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7月23日消息:著名數學家張益唐最近受聘成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意味著這位曾在數論研究領域作出裡程碑式貢獻的學者將與北大開展更為密切的學術合作。張益唐現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教授,於2018年受聘為北京大學閔嗣鶴數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於2019年受聘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 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5月4日下午, 國際著名統計學家、中科院納米和統計交叉中心海外主任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數學系客座教授,並為數學系師生作了題為「statistic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experiments with high-tech application」學術報告。
  • 諾貝爾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博士受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客座教授
    11月11日,受邀來武漢參加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的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博士,受聘擔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客座教授。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是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學家,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2013年,因「為複雜化學系統創立了多尺度模型」,他榮膺當年諾貝爾獎化學獎。
  • 【1159期】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科爾受聘客座教授
    本報訊(記者 陳鑫)4月17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化學家、碳60發現者羅伯特·科爾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在省身樓舉行的致聘儀式上,副校長許京軍向科爾致送聘書並為他佩戴校徽。副校長關乃佳主持儀式。  隨後,科爾為南開師生作了題為「碳的簡史」的學術演講,介紹了不同形態的碳及其應用。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受聘浙江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浙江在線4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通訊員 楊東風 李晉)近日,中國浙江理工大學聘任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John Innes Centre研究所研究員、東英吉利大學教授Cathie Martin為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在浙江理工大學行政樓一樓報告廳舉行。
  • 沈向洋,被清華大學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是什麼來頭?
    在2020年3月5日,沈向洋成為清華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有意思的是這份聘書是通過網絡收取的,而沈向洋也正式成為了清華大學首位線上受聘的教授。眾所周知,清華大學是我們國家最頂尖的大學之一。2020年3月5日的時候,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尹先生受聘的方式,聘請沈向洋為清華大學教授。沈向洋是計算機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他的加盟,將使得清華大學的教師團隊更加強大。02他的頭銜包括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軟全球副總裁。
  • 兩位國際著名燃燒學者受聘中國科大客座教授
    近日,應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齊飛教授的邀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Philippe Dagaut教授和美國阿貢(Argonne)國家實驗室Stephen Klippenstein研究員訪問中國科大,並受聘為中國科大客座教授。
  • 清華女教授再次取得突破,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2017年,清華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科學家離開時曾說:換一種環境,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突破。那麼這3年來,她突破了嗎?顏寧,從小就表現出聰明的才智和過人的天賦,先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先生
  •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羅伯特・勞倫茲教授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校長助理徐殿國向勞倫茲教授頒發了客座教授證書。       授予儀式由電氣學院副院長朱春波主持。電氣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劉曉勝介紹了勞倫茲教授的學術研究背景及學術成果。       徐殿國對勞倫茲教授在科研領域所取得的傑出成就表示讚賞,並希望能加強和擴大合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勞倫茲教授表示,十分榮幸能成為哈工大的客座教授,並深感責任重大,今後一定加倍努力為哈工大做出更大貢獻。
  • 著名電磁學專家Raj Mittra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著名電磁學專家Raj Mittra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主講微波和毫米波通信的新發展方向  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 10月21日,著名電磁學專家,IEEE終身會士,Guggenheim會士獎、IEEE百年紀念獎章獲得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電磁學實驗室主任
  • 清華最厲害的女生物學家,去了美國,為了什麼?
    清華、北大是人才聚集的寶地,每年全國有7成以上的尖子生選擇這兩所學校。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其他行業,領先者或者精英大多數也是來自清華北大。清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能在這裡就讀,是莫大的榮耀,更不必說能在這裡教書育人,成為清華的教授。
  • 聘請英國皇家醫學院院士高武圖為客座教授
    在該院黨委會議室,韓傳恩向高武圖院士一行詳細介紹了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建院歷史、人才結構、學科建設等情況。外科主任、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李家亮介紹了該院神經外科近幾年的業務開展情況及科研成績。    高武圖就神經外科學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等介紹了當今世界神經外科學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高武圖還接受韓傳恩邀請,受聘擔任該院客座教授。
  • 清華教授顏寧緣何接受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怕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始於5月3日的一條微博在五月初持續發酵——世界頂尖結構生物學家
  • 清華回應39歲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教授:持開放態度
    清華大學:博士受聘海外日益增多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聘期內,顏寧將繼續從事高水平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也會保持與清華的聯繫,在符合兩校規範的情況下,安排出時間在清華繼續從事一定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促進兩校和中美兩國間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和提高。
  • 清華和北大的客座教授葛惟昆關於中外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此文作者是葛惟昆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一位終身體育鼓吹者和實踐者,他是清華教工足球隊隊員,每周訓練,在年前跟清華校友隊的比賽中踢進一球。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有深度,值得多次閱讀,因此再次發到百家上。
  • 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路陽)今天,記者從清華大學證實,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劉恕、鄭曉靜、吳嘉煒分別榮獲貴州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稱號
    劉恕、鄭曉靜、吳嘉煒三位傑出的女科學家們分別被貴州師範大學授聘為客座教授。會上,三位女科學家以女性的視角,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生活故事,分別對同學們做出了十分精彩的演講報告。   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謝曉堯代表學校聘劉恕、鄭曉靜、吳嘉煒三位女科學家為貴州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受聘儀式後,三位教授現場演講。
  • 清華當教授年薪僅10萬?顏寧透露自己「棄華留美」真實原因
    那個「棄華赴美」的清華女教授終於吐露原因!網友:不願原諒。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作為清華大學的教學者,作為領頭羊,會有什麼樣待遇呢?或許她可以給我們答案,曾被稱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顏寧。談起顏寧,也是在大眾視野出入次數比較多的。他出生於山東章丘,中國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7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9月4日】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饒子和
    饒子和,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江蘇南京人,1977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82年獲中科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89年獲得墨爾本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天津市十二屆政協副主席。2011年11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當選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學會(IUPAB)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