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諾貝爾獎
1.由來:諾貝爾獎是為紀念瑞典化學家諾貝爾而設立。
2.頒獎日期:每年的12月10日,為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
3.獎項設置:初始獎項包括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平獎,文學獎(這幾個獎項為1895年設),後加入經濟學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
4.獎項內容:獎金支票,金質獎章,榮譽證書。
5.頒獎地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獎)。
6.已獲該獎項的中國人:楊振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7.注意事項:諾貝爾獎不得毛遂自薦。
二、2020年獲獎名單: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賴斯,為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的貢獻;
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彭羅斯、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為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
諾貝爾化學獎: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珍妮弗·道德納,為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方面做出的貢獻。她們是諾貝爾化學史上第一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諾貝爾文學獎: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原因為她的「詩意之聲」能夠「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獲獎人;
諾貝爾和平獎: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為表彰其為戰勝饑荒所做出的努力、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其在防止饑荒被用作戰爭和衝突的武器中,所發揮的推動作用;
諾貝爾經濟學獎: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三、其他學科的「諾貝爾獎」
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醫學界的諾貝爾獎:拉斯克醫學獎;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茨數學獎;
新聞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新聞獎;
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生態學的諾貝爾獎:克拉福德獎;
環境科學的諾貝爾獎:泰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