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外,我們無法徹底清除環境中的蚊蟲。因此,防叮咬是室外防蚊的第一要義!
穿著長袖長褲可有效減少蚊蟲叮咬。也可在裸露的皮膚或者衣物上塗抹、噴灑驅蚊劑。驅蚊劑可以幹擾蚊子的嗅覺器官,讓蚊子無法定位,或使其感到不適,從而對人「敬而遠之」。
GB/T 13917.9—2009《農藥登記用衛生殺蟲劑室內藥效試驗及評價第9部分:驅避劑》規定:驅避劑的藥效結果分為A、B兩級,A級產品的有效保護時間≥6小時, B級產品的有效保護時間≥4小時,達不到B級標準者為不合格產品。由此可知,經過登記上市的驅蚊產品的有效保護時間至少為4小時。但因出汗、塗抹不均勻等原因,驅蚊產品的實際保護時間可能短於標示時間。
戶外活動時,可在裸露的皮膚上均勻塗抹驅蚊霜或噴灑驅蚊液,但應避免接觸眼部和黏膜。同時,可根據活動強度和時間,多次使用驅蚊產品。需要注意的是,防曬霜與驅蚊產品同時使用可能會引發過敏,需謹慎使用!
目前世衛組織推薦的安全驅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驅蚊酯(IR3535)、檸檬桉,它們也是國內外驅蚊產品主要的有效成分。與蚊香、氣霧殺蟲劑一樣,驅蚊劑也含有農藥成分。因此,正規的驅蚊產品也標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准文號和執行標準,通過毒性、安全性、驅蚊效果檢測,證明其安全、有效後才被允許登記上市。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各類常用室外防蚊產品
防蚊手環
當然,有朋友對農藥成分始終缺乏安全感,更加青睞非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天然植物提取液、精油。市售的驅蚊精油、防蚊貼、防蚊手環等產品,都是將具有驅蚊效果的植物提取液、精油等直接塗抹,或製成一定劑型黏貼或佩戴在人體上,從而達到驅蚊目的。但植物源驅避劑的效果有限,產品聲稱使用的香茅、桉葉、薄荷、檸檬草、艾草、天竺葵等成分揮發性太強,驅蚊效果不持久,需要多次塗抹。
可攜式驅蚊器
此外,市場上還有可攜式驅蚊器和防蚊網掛件,其驅蚊有效成分均為擬除蟲菊酯(如四氟苯菊酯和甲氧苄氟菊酯),和蚊香的有效成分相同。這類產品靠自然揮發釋放有效成份發揮作用,彌補了蚊香使用不方便的缺點。但有效成分是否能有效持續釋放,還取決於產品的製作工藝。
防蚊服
最後,向大家安利一件疾控君日常採樣時會使用的特殊防蚊產品——防蚊服,它適用於釣魚、野營、郊遊等長時間戶外活動的情況。它重約1公斤,由面料、裡料和充填的支撐物組成。面料、裡料為蚊帳紗或具有多孔性的紗質料,面層和裡層之間充填了海綿條等框架式的柔性支撐物,起支撐作用,用粘膠粘結、縫合各部分,並附著濃度較高的驅避劑成分,從而達到防蚊效果,且透氣性佳。
經過疾控君的介紹,相信您在選擇防蚊滅蚊產品時更能有的放矢。除了防蚊滅蚊,疾控君也誠邀您共同參與上海的愛國衛生運動,清除「四害」,清除樓道雜物、衛生死角、積存垃圾,共同維護社區環境整潔,完善疾病防控體系。願您今夏默默無「蚊」,安然度夏!
【來源:上海疾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