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免疫學期刊近年來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依然保持高分

2020-11-24 騰訊網

今天我們來分析《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CIR),ISSN號為2326-6066。CIR期刊創刊於2013年,是由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Inc)舉辦的免疫學領域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728。

1期刊信息

主編信息:Robert D. Schreiber,Philip D. Greenberg

JCR分區:腫瘤學Q1,免疫學Q1

中科院分區:

收稿範圍:CIR期刊主要關注癌症免疫學的重大進展,涵蓋了從宿主-腫瘤相互作用的基礎研究到模型系統中的發展性治療方法,患者的早期轉化研究以及後期臨床試驗等領域。主題包括內源性抗腫瘤免疫力,促進腫瘤的炎症,癌症抗原,疫苗,抗體,細胞療法,細胞因子,免疫調節,免疫抑制,癌症治療的免疫調節作用,新興技術和臨床研究。

2發文量趨勢

2019 (‎621)‎ 2018 (‎269)‎ 2017 (‎259)‎ 2016 (‎762) 2015 (‎322)‎ 2014 (‎134)‎ 2013 (‎54)‎

CIR期刊目前為月刊,每年12期。近幾年發文量不穩定,2016年發文量最多,達762篇。後面連續兩年保持在200多篇,而2019年上升到621篇。2020年目前已達500多篇,預計不會低於去年總量。

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美國,數量達474篇,中國排名第二,但數量和美國相差較大,僅為60篇。後面依次是德國(50)、英國(39)、日本(34)。

3影響因子趨勢

CIR期刊的影響因子前幾年上升較快,從3分+直接跳到6分+,然後又到8分+,2017年突破9分達到最高。近兩年略有下降,但還保持在8分以上,2019年影響因子為8.728,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維持在8分以上。

4自引率

CIR期刊2019年自引率為2.452%,遠低於20%,完全不用擔心。

5發文速度

來看看最近幾篇文章實際周期: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19-0796

Received October 17, 2019,Revision received March 22, 2020,Accepted June 19, 2020,Published first June 24, 2020.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19-0886

Received November 11, 2019,Revision received March 11, 2020,Accepted June 10, 2020,Published first June 19, 2020.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19-0870

Received November 4, 2019,Revision received March 11, 2020,Accepted May 22, 2020,Published first May 28, 2020.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20-0082

Received January 28, 2020,Revision received April 16, 2020,Accepted June 3, 2020,Published first June 12, 2020.

https://doi.org/10.1158/2326-6066.CIR-19-0338

Received May 10, 2019,Revision received April 5, 2020,Accepted June 3, 2020,Published first June 12, 2020.

從上面可以看出CIR期刊最近文章從投稿到接收周期最快在3個月左右接受,最慢快一年,平均下來基本在6個月左右接收,這樣的周期速度算是比較慢了。

6版面費

根據CIR期刊官網說明,期刊文章按不同類型收費1200或1000美元,彩色圖片每張625美元。通常投稿文章一般是1200美元,人民幣不到一萬元,不高。

7總結

《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免疫學期刊影響因子近兩年雖然略有下降,但還保持在8分以上,自引率也非常低。期刊發文量近兩年上升較大,國人發文排名第二,但總量不高。期刊總的來說實力不俗,版面費也不高,就是發表周期偏慢。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祝您發文順利!

相關焦點

  • 這本國產期刊2020年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連續9年保持快速增長
    CMI期刊是國內第一本英文免疫學期刊,由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主辦,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484。期刊專注在細胞和分子免疫學的所有領域發表研究文章,評論,綜述和簡要報告,包括但不限於:臨床免疫學比較免疫學免疫生物學免疫遺傳學免疫學技術免疫病理學免疫藥理學感染免疫學神經免疫學移植免疫學腫瘤免疫學獸醫免疫學2發文量趨勢2019 (131) 2018 (158) 2017 (134) 2016 (87) 2015 (94) 2014 (78)CMI期刊目前為月刊
  • 這本期刊更名後影響因子保持在3分+,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IR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3.327。期刊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200-350篇範圍內,近幾年發文量相差不大,2020年目前已有150篇,預計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283篇。美國162篇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後面依次是義大利(69)、巴西(47)、墨西哥(46)。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在3分以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二
    CI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36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G. 感染與免疫 黏膜免疫 神經免疫學 原發性免疫缺陷 移植 腫瘤免疫 疫苗2發文量趨勢2019 (149) 2018 (
  • 這本免疫學領域期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2019年影響因子創新高
    IImm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943。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J.E.•基於免疫學的檢測方法的開發及其在疾病中的應用,包括藥物,激素,環核苷酸,腫瘤抗原等的檢測方法。2發文量趨勢2019 (‎689)‎ 2018 (‎508)‎ 2017 (‎362) 2016 (‎420) 2015 (‎500)‎ 2014 (‎386)‎ 2013 (‎352)‎ 2012 (‎271)IImm期刊目前為月刊,每年12期。
  • 這本免疫學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4分+,自引率低,對國人相當友好
    EJI期刊於 1971 年創刊,是是歐洲免疫學學會聯合會(EFIS)的官方雜誌,2019年影響因子為4.404。近10年發文量基本在300-500篇,但有兩個年度發文量巨大,分別是2016年2885篇和2019年4558篇。2020年目前才151篇,數量銳減不少,難道和全球新冠疫情有關?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到2829篇,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後面依次是德國(948)、美國(602)、義大利(208)、英國(164)。
  • 這本生物材料領域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國人發文量最高!
    Biomaterials期刊影響因子在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一,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10.317。1期刊信息2發文量趨勢期刊近十年發文量逐漸下降,年總量從前些年1000篇左右降到近幾年600篇左右。2019年總量為542篇,2020年已有514篇。
  • 這本期刊發文量巨大,影響因子維持在3分上下,自引率高
    今天我們來分析物理化學領域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JCP),ISSN號為0021-9606。JCP期刊歷史悠久,由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2.991。
  • 這本老牌期刊實力不俗,發文量大,影響因子高,自引率低
    EST期刊發行歷史悠久,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7.864。1期刊信息期刊網址:https://pubs.acs.org/journal/esthag/主編信息:Dr. Julie B.
  • 這本期刊發文量大、審稿快,影響因子穩定上升,國際認可度高!
    美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本有影響力的環境科學和技術研究期刊,創刊於1967年,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2019年影響因子為7.864。主編 Julie B. Zimmerman 是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
  • 這本免疫學領域排名第十的期刊,排斥國人?
    JACI期刊歷史非常悠久,是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AAAAI)官方雜誌,2019年影響因子為10.22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Zuhair K.近10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1500篇左右,比較穩定。2020年目前已有1088篇,預計會保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到2850篇,數量遠超其他國家。中國發文量未進前十。
  • 這本高分期刊自引率低,年發文量大,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PS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247。期刊近十年每年發文量都超過1000篇,最高峰突破2000篇。2019年總量為1268篇,2020年已有1041篇,預計總量會超過過去。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數量達1845篇,遠超其他國家,可見JPS期刊對國人很友好。後面依次是美國(661)、韓國(358)、德國(332)、日本(217)。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突破5分,發文量突破2千,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ML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065。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W. Schrer (University of Bremen Faculty 2 Biology Chemistry, Leobener Str.
  • 這本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無版面費 今年影響因子突破3分
    TCHOUNWOU教授,最新影響因子3.118。JCR分區中科院分區刊載範圍該期刊關注空氣,灰塵,沉積物,土壤和水等環境中的自然毒素和環境汙染物的毒理學研究。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並不大,最高時也不過200多篇,雖然有所起伏,但整體發文量還是比較穩定,2020年截止上個月已發表154篇。
  • 這本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創歷史最高,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EES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72。使用計算方法(例如大數據,機器學習和定量結構毒性關係建模)評估暴露,毒性和環境風險。2發文量趨勢2019 (1,332) 2018 (1,199) 2017 (573) 2016 (463) 2015 (482) 2014 (396) 2013 (380) 2012 (372) 2011 (301) 2010 (273)EES期刊目前每年出版20期。
  • 這本SCI期刊對國人友好,發文量2000+,影響因子10+
    King-Lun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期刊近幾年發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645篇,2020年目前已有483篇,預計總量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967篇。且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後面依次是美國(189)、德國(140)、日本(113)、印度(101)。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穩定,對國人超級友好,發文量過千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643-3750)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其發表的文章涉及基礎,臨床和相關生物醫學學科,例如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醫學技術。刊文種類Article、Review、Editorial Material等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近三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擴刊強度還可以接受,這種程度的擴刊,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免疫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是啥樣子?
    NRI期刊在免疫學領域排名第一,2019年影響因子為40.358。>免疫學Q1中科院分區:收稿範圍:NRI期刊重點介紹免疫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和令人振奮的新論文,並反思影響免疫學發展的論文和事件。近10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150篇上下,比較穩定。2020年目前已有198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到121篇。中國排名第六。排名依次是英國(23)、德國(23)、澳大利亞(19)、法國(18)、中國(12)。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4分左右水平,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CCC期刊由歐洲化學學會舉辦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53。2發文量趨勢2019 (856) 2018 (672) 2017 (590) 2016 (505) 2015 (507) 2014 (457) 2013 (
  • 這本老牌SCI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今年影響因子9分+
    郝曉地教授擔任期刊編輯期間,極大推動了WR在國內的影響力以及國內環保領域研究人員對WR的認識和投稿交流熱情。並且郝曉地策劃並擔任主編的《Water Research》「中國之水」特刊近期正式出版。這是《Water Research》首次以國家/地區名義出版特刊,彰顯了對中國水研究技術領域的特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