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堂,大家就很熟悉了,生產的鋼筆,絕大多數都是採用亞克力材質的活塞上墨或者負壓上墨鋼筆,活塞上墨的鋼筆我們之前都評測過很多次了,比如三文堂的580系列和580AL系列等等,今天我們來看看三文堂的負壓上墨系列,VAC700R今年的新出的顏色彩虹色。
鋼筆外觀&開箱
三文堂的盒子,就不多說了
盒子裡的包裝還是比較穩固的,有一份說明書,這裡鋼筆的大致樣貌也出來了。
其實剛看到產品圖冊的時候,對這種色彩,不是那麼的...能接受,這種類似高溫炙烤金屬產生的顏色變化,但是當鋼筆拿到手裡的時候,突然感覺,竟然有那麼一點點喜歡,主要是鋼筆的做工真的很精細。
筆帽,筆環,筆尖,筆握,以及筆桿尾部的換都是採用這種所謂的「彩虹」色。
另外一個觀感,就是鋼筆的這個透明筆桿做的非常好,很乾淨,透亮,透明度非常高。
從這個角度,筆尖的顏色,非常誘人。
筆桿尾部細節,可以看看透明材質的部分,和「彩虹」的部分,這種色彩對比。
跟所有的負壓上墨/真空上墨鋼筆一樣, 筆桿中間都有一個不鏽鋼的活塞杆。
筆尖部分,這個筆尖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彩虹」色,跟正常金屬銀色的過渡非常乾脆,所以這個顏色,並不是用高溫火槍燒出來的,應該是一種染色/電鍍處理。
筆尖細節,這樣看,是不是非常誘人,筆尖兩側的顏色變化保持高度的對稱。
真空上墨/負壓上墨 到底怎麼操作?
筆桿尾部,有一個類似活塞上墨的旋鈕,逆時針旋開旋鈕,然後就可以把筆桿的活塞抽出來。
大概是這個樣子,當然,這個活塞是可以繼續往外拔(不過不會完全從筆桿拔出)
那麼它是怎麼上墨的呢
翻開說明書
按照提示,先把筆桿尾部旋鈕旋開,然後抽出活塞杆,再把筆尖插入墨水,最後把活塞杆退回去,墨水就進去了...
不知道,你們弄清楚這個原理了沒?想明白了墨水究竟是怎麼進去的?
我們看下筆桿,注意,在筆桿內部墨水腔,靠近筆尖的這一側,這一小段的內徑是要比裡面的橡膠活塞的直徑大一圈的,也就是這一段,活塞跟內部孔徑是無法密封的,但是墨水腔上部孔徑,橡膠活塞是可以跟內部孔徑緊密貼合保證密封。
下面是重點
本來以為,我以為這個筆桿子像注射器一樣,把空氣推出去,然後再吸入墨水的,後來發現,這個原理不對,因為如果是先推進活塞杆,這樣就把活塞裡的空氣推走了,反而沒有了壓強,墨水是進不去的。
實際的運行原理是這樣的:
當我們把活塞杆往裡推的時候,實際上是將橡膠圈跟筆桿尾部的這部分空間的空氣排出/抽空,形成了一個負壓/低壓狀態,然後繼續推活塞杆,推到底部的時候,由於這個地方的筆桿內徑變大,橡膠圈跟筆桿之間的密封效果被打破,產生了氣壓差就將墨水吸入了進來...
還有一份說明書
看來負壓上墨的鋼筆,跟滴入式鋼筆,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都有一個活塞杆,雖然滴入式鋼筆中間的那個推桿,並不是活塞,只是很簡單的一個閥門開關。
如果僅僅是少量書寫,直接用鋼筆即可,筆握/毛細內部保存的墨水基本夠用。如果是大量書寫,就需要將筆桿頂部的旋鈕旋開,這樣才會讓活塞杆頂部的橡膠密封跟筆握連接處的出水口打開。
看這張圖,就更加清楚一下,如果筆桿尾部的旋鈕旋緊,這個橡膠密封圈就跟下面筆握的出水口關閉,筆桿的墨水是沒有辦法流出去的,這樣的好處就是在日常攜帶的時候,保證整個巨大墨水空間足夠的封閉,不至於漏水。需要大量書寫的時候,就把這個閥門打開,以便讓墨水順利的進入供墨毛細。
總結&其他
拿到這隻鋼筆的時候,想了好久,都不知道用什麼墨水,每次拿到這種活塞上墨,或者透明示範筆,我就發愁,真不知道什麼墨水好,既要亮麗,又要有足夠的通透性...所以這支筆我拿到手,目前也沒有上墨,當然也沒有試寫。
當然也不是說每次鋼筆評測都一定要試寫,畢竟三文堂的鋼筆我們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很多次了,三文堂使用的德國JOWO的筆尖,筆尖的粗細呢,同樣規格,要比德國LAMY和萬寶龍的筆尖稍稍細一些,比如三文堂的F比LAMY的F尖細一丟丟,但是又比國產或者日系的F尖粗一些。
負壓上墨的鋼筆有點是很突出的,比如顏值高,一般都是採用透明筆桿;儲墨量大,跟活塞上墨差不多,不用像上墨器那樣需要頻繁上墨;密封性好,便於攜帶;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一般都挺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