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象預報:4場流星雨+2場月全食+1場日偏食

2020-12-05 閩南網

  2018年 這些精彩天象不容錯過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天象「劇場」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8年將有哪些精彩的天象上演?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本月內,大家就能觀賞到兩次「超級月亮」,其中本月31日一場「五星級」精彩的月全食將與「超級月亮」同時上演。另外,7月27日一場錯過要再等17年的火星「大衝」也不容錯過。

  1月有兩次「超級月亮」

  王玉民博士介紹,就在今天的10時24分迎來了今年的「最大滿月」,現在網絡上習慣把它稱為「超級月亮」,今年最大滿月的地心視直徑約為33.56角分。所謂「超級月亮」是月亮距離地球最近又恰逢滿月的狀況,月亮一年內要繞地球轉12圈多,每個月都會經過近地點,最近的時候可能達到35萬公裡,一般情況下在36萬至37萬公裡之間,所以這一現象比較常見。而當滿月與經過近地點的時間相隔較近時,「超級滿月」會顯得格外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的31日,「超級月亮」又將出現,「一個月內出現兩個滿月,此時月亮距離『近地點』還相去不遠,因此它也是『超級月亮』,一個陽曆月中出現兩次『超級月亮』,這是非常少見的。」王玉民補充道。與「最大滿月」相對的,今年還將出現一個「最小滿月」,在7月28日的4時20分,此時滿月正好經過遠地點,「最小滿月」的地心視直徑約28.97角分。

  王玉民表示,天文學上並沒有規定滿月距離近地點多少公裡就被評為「超級滿月」,而滿月和近地點接近年年都有,由於相隔的時間不長,月亮會顯得格外的大和圓。不過事實上,所謂的「超級月亮」究竟大了多少,人們僅憑肉眼觀測是難以察覺的。「有時人們覺得滿月初升時特別大,那是人眼的『錯覺』。人們覺得天穹是扁平狀的,四邊遠,中間近。實際上,天空是『半球』狀的,不存在『近大遠小』。而初升滿月之所以顯得特別大,這個『錯覺』起了決定性作用。」

  4場流星雨值得關注

  據介紹,今年流星雨預測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超過40 顆的有:1月4日的象限儀座流星雨、5月5日的寶瓶座η流星雨、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

  象限儀座流星雨是出現在1月初的大流星雨。根據以往的極大情況,今年的極大時間可能在北京時間的1月4日6時左右,最佳狀態下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在110顆左右。「不過當天近滿月,月亮光害嚴重,所以看到流星數目也相對少了,觀察條件並不好。」

  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小時天頂流量可達50,「該流星雨今年恰逢虧凸月,月光影響嚴重,所以觀察條件不佳。」

  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小時天頂流量可達110,該流星雨活躍期在7月17日至8月24日,極大發生在8月13日4時至16時。該流星雨今年極大期恰逢近朔,月光幹擾小,所以觀察條件不錯,「8月11日的新月為所有光學觀測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條件。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地方更有利於對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

  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期間小時天頂流量可達120,該流星雨活躍時段在12月4日至17日,今年的極大發生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20時30分。「今年該流星雨極大期恰逢近上弦月,下半夜月亮已經落下,不受月光幹擾,觀察條件較好。」

  王玉民提醒,專業描述流星雨使用的ZHR(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是一個理論值、完美值,體現了在最理想的觀測狀態下、以全視角每小時可能觀測到的流星數量。「事實上,人眼的盲區、遮擋和光線的幹擾、觀測時的偶然……都有可能影響觀測結果。因此,我們實際能夠看到的流星數量起碼要打一大半的折扣。」

  一年將現兩場月全食

  王玉民介紹,今年還將出現兩次月全食的精彩天象。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裡,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

  今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出現在本月的31日,也就是農曆的臘月十五。全程初虧19時47分,食既20時51分,食甚21時29分(最大食分1.321),生光22時07分,復圓23時11分。王玉民說,這次月全食恰逢「超級月亮」發生,時間又是自傍晚開始,午夜前就結束了,觀測效果非常好,觀測時間也非常合適,堪稱「五星級」的精彩天象。在我國,除新疆、西藏外,其他地區都是全程可見,而在新疆、西藏則可見「帶食月出」。

  第二次月全食在7月28日,正好是今年的「最小滿月」發生之時。全程初虧2時24分,食既3時29分,食甚4時21分(最大食分1.614),生光5時13分,復圓6時19分。西部、西南部可看到全過程,東部看到「帶食而沒」。「這一次月全食可以說觀測效果也不錯,不過觀測時間在後半夜,比較晚。」

  「帶偏食日落」8月上演

  今年還將有一次日偏食天象。日偏食是指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運行到月球的半影區時,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陰影外側的半影覆蓋的地區,在此地區所見到的太陽有一部分會被月球擋住的天文現象。「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天文現象。」

  王玉民介紹,今年的日偏食發生在8月11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見。該日18時左右日偏食從我國東北最北端開始,直到19時30分左右結束全程日偏食,我國東部一些地區會看見「帶偏食日落」景觀。

  「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日偏食發生時太陽處於靠近地平線位置。因此,雖然沒辦法觀測偏食的全過程,只能看個『頭兒』,但是可以藉助地景進行日偏食與地面合影,這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明年1月6日,我國還將出現一次日偏食,這次日偏食發生在日出時,大家可以看個偏食的「尾巴」。

  火星「大衝」錯過要等17年

  另一次非常值得關注的天象是發生在 7月27日的火星「大衝」。火星衝日,就是火星位於日地連線上,並且和地球同位於太陽的一側。而當火星在接近近日點時衝,則成為「大衝」,在太陽系的行星「大衝」之中,火星「大衝」是最為典型而壯觀的。

  今年的火星「大衝」發生在7月27日13時12分,亮度-2.8等,摩羯座。屆時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間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紅色的火星既大又非常明亮。整個8月都將是2018年整夜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王玉民介紹,火星「大衝」約15年或17年發生一次,本次「大衝」將是自2003年火星「大衝」以來,火星最為明亮的一次。王玉民還記得2003年火星「大衝」日,上千人來到古觀象臺排隊觀測火星的盛景。「本次『大衝』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再等下一次就是2035年了。」

  除了火星「大衝」之外,今年還將出現木星衝日、土星衝日的天象,這是今年木星、土星最亮的時分。其中,木星衝日發生在5月9日8時38分,亮度-2.5等,天秤座。土星衝日發生在6月27日21時27分,亮度0等,人馬座。

  此外,今年還將出現兩次距離很近的行星「相合」的天象。包括1月7日8時38分發生的火星合水星,火星在水星之南0.2°,日出前可觀測,條件不錯,「值得一看」。4月2日23時44分發生的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之南1.3°,日出前可見。

  提醒

  水星逆行只是「視覺遊戲」

  除了嚴格意義上的天文現象以外,王玉民還解釋了近年來在網絡上頗受關注的「水逆」的來由。「所謂『水逆』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天文現象,而是出現在所謂的『星佔』中的『術語』。在天文領域,水星逆行的現象是極為正常且常見的。」王玉民解釋,水星逆行並非水星的實際運行方向反向,而只是一種視覺差。是由於地球、水星二者運行軌道角度差和繞轉速度差,而在水星繞軌趕超地球時帶來的視覺上的軌跡改變。「這『逆行』不是像突然剎車、調頭,開始向反方向行駛。本質上就像地球被水星『超車』一樣。」這種水星逆行的現象,每年都會發生3到4次,時間也是非常固定的前後持續20天左右。比如今年,水星就將發生3次逆行,第一次3月23日至4月15日,位於白羊座;第二次7月26日至8月19日,位於獅子座;第三次11月17日至12月7日,位於人馬座、天蠍座。

  至於所謂的「水逆」能不能被大家觀測到呢?王玉民說,水星本來就很難觀測,由於距離太陽太近,經常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大距』時能看見它『現身』就不錯了,至於它的逆行,就別指望能看見了。」與水星的逆行相比,金星、火星、木星的逆行都比較容易觀測。比如,今年10 月 5 日到 11 月 16 日期間,金星在天蠍座逆行;6 月 26 日到 8 月 27 日期間,火星在寶瓶座逆行。「同是『地內行星』,金星逆行的觀測較之水星要容易得多。這顆亮星在夜空中自西向東移動稱為『順行』,在即將發生逆行時,它會短暫停留在夜空中不動,這在天文學上叫做『留』,此後人們就將看到它自東向西『返回去』。」

原標題:2018年這些精彩天象不容錯過 1月兩次「超級月亮」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2018年天象氣象時間表 流星雨、月全食,都在1月!
    年中的美國日全食和年末的雙子座流星雨,成為了即將過去的2017年裡,諸多天象奇觀中最令人回味的瞬間。那麼,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又有哪些天象是不可不看錯過可惜的呢?  1.2 最大滿月  2017年11月3日的滿月初升,由趙忠華拍攝,圖片源自夜空中國。
  • 2018流星雨日曆表 2018年有4場流星雨值得期待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天象「劇場」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8年將有哪些精彩的天象上演?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本月內,大家就能觀賞到兩次「超級月亮」,其中本月31日一場「五星級」精彩的月全食將與「超級月亮」同時上演。另外,7月27日一場錯過要再等17年的火星「大衝」也不容錯過。》》
  • 2021年有超30場流星雨可觀,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
    2021年有超30場流星雨可觀,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 新華社南京1月5日消息,沒來得及看3日的象限儀流星雨?別著急。天文專家介紹,今年年內還有超過30場流星雨,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
  • 2015中秋與「超級月亮」相連 6場流星雨值得觀看
    中秋節後有「超級月亮」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李建基)2015年電影大片不斷,「天幕劇場」也好戲連臺。記者從廣東天文學會了解到,今年天文大片中領銜主演的有日全食、日偏食、月全食、超級月亮,配角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等的「衝日」,此外,還有6場流星雨在等著我們。  4月觀賞神秘「紅月亮」  2015年將發生4次日食、月食。其中日全食和日偏食各1次,兩次月全食。
  • 7次大型流星雨和1次月全食:2018年值得期待的天象看這裡——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報導,2018年我們將看到7次大型流星雨和1次月全食。超級月亮將在1月2日出現(是的!就在今晚!),當天的月亮看起來比平時更大更亮,因為此時月亮與地球表面非常接近。2月15日將出現日偏食,南半球可以看到。其餘日子的天象相對枯燥。2月沒有滿月。
  • 2019日偏食、月全食時間(附天象時間表)
    2019年開年,「天空劇場」好戲連臺,日偏食、月全食接連上演。  1月6日,新年第一場天文奇觀——「日偏食」如約而至。本次日偏食的開始時刻為北京時間1月6日07:34:07,食甚時刻為09:41:27,最大時分0.715,偏食結束時間11:48:50。一共歷經4小時14.7分鐘。  日偏食,指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運行到月球的半影區時,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陰影外側的半影覆蓋的地區,在此地區所見到的太陽有一部分會被月球擋住的天文現象。
  • 11月有4場天象大戲 流星雨和半影月食等天文奇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天象最新資訊 > 正文 11月有4場天象大戲 流星雨和半影月食等天文奇觀
  • 錯過象限儀流星雨?還有30多場流星雨等著你!
    沒來得及看3日的象限儀流星雨?別著急。天文專家介紹,今年年內還有超過30場流星雨,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紹,流星雨是由小行星、彗星的碎片高速射入地球大氣層而形成。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天象。
  • 超級藍血月全食是什麼?2018年還有2次流星雨
    「超級藍月」+月全食今晚現身!2018觀天攻略知多少  中新網1月31日電(卞磊)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天文愛好者等待已久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將在天幕現身。除了長槍短炮,觀月還需儲備哪些知識點?收下這份觀月攻略,讓你有備而去,盡興而歸。
  • 錯過象限儀流星雨?今年還有30多場流星雨等著你!
    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沒來得及看3日的象限儀流星雨?別著急。天文專家介紹,今年年內還有超過30場流星雨,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紹,流星雨是由小行星、彗星的碎片高速射入地球大氣層而形成。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天象。
  • 月全食日偏食齊上陣 2018年的天象如此精彩
    2018年大幕一開,大家已經蠢蠢欲動,只待天文奇觀一上演,便長槍短炮直奔鄉野河山。別急,動身之前先收下這份「2018年天象指南」。有備而來,興盡而去。月全食日偏食齊上陣天狗吃月亮,說的是在人們還對天文現象完全陌生的年代,眼看著月亮被「一口一口吃掉」的景象。後來人們知道,那叫月食。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位於一條直線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會全部隱入地球的影子裡。
  • 2018年天象:行星紛紛登臺表演,還有兩次月全食
    此外,兩次月全食的紅月亮也是非常適合觀賞的,當然還少不了每年的常客——三場流量穩定的流星雨。 月球篇 2018年全年將出現兩次月全食,將分別發生在1月31日以及7月28日。不同的是一次是前半夜,另一次則是後半夜。
  • 2018年天象盤點,錯過152年的超級藍血月全食,不要再錯過其他了
    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雖然日全食會讓人激動萬分,但湯版以為月全食的觀賞性也非常強。 2017年7月28日月全食。說來也巧,2018年的7月28日凌晨我們還有一次機會觀察到月全食。只是這次月食發生的時間段是在凌晨的3:30至5:13,因此觀察效果會比1月的那次差一些,中國東部地區全是剛剛結束月亮就落山路。但由於夏天的氣溫更容易被人所接受,所以有興趣於此次月食的朋友,要不要和湯版一樣起個大早?
  • 2019年天象時間表一覽
    2019年1月3日至4日:象限儀座流星雨  1月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點左右,象限儀座流星雨開始迎來峰值,一直持續到第二天。象限儀座流星雨每小時可出現50到100顆流星。不過,能否觀賞到大量流星,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
  • 2018年7月天象預報
    2018年水星東大距方位與高度示意圖(北緯25°附近)(來源:臺北市立天文科普教育館)7月13日 日偏食(罕見指數★☆☆☆☆難度指數雖然它並不是全年 TOP 5 的流星雨,但是今年預報ZHR值可能達到25,這個數量已經相當可觀,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這段時間天空中有多個流星雨極大,應該說還是比較精彩的。只不過缺點是正好遇到了大月亮。
  • 8月11日將發生「日偏食」 別錯過這場天象奇觀
    8月11日將發生「日偏食」 別錯過這場天象奇觀時間:2018-08-09 15:41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月11日將發生日偏食 別錯過這場天象奇觀 新華社天津8月8日電(記者周潤健)本月11日傍晚天宇將發生日偏食天象,這是今年我國能觀測到的 一次日食。
  • 【提示】月全食、金星合水星、流星雨………2021年的星空看點在此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說,2021年,不僅能觀測到月全食、金星合水星,還有象限儀座、英仙座和雙子座等多場流星雨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做好準備,如果天公作美,不妨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日食和月食 2021年,地球上會發生兩次日食。
  • 2019天象奇觀有哪些?2019年天象時間表一覽
    2019年1月3日至4日:象限儀座流星雨  1月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點左右,象限儀座流星雨開始迎來峰值,一直持續到第二天。象限儀座流星雨每小時可出現50到100顆流星。  2019年1月6日:日偏食  1月6日,月球將在太陽前方穿過,遮擋住部分太陽,形成日偏食。亞洲東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地區將觀賞到此次日偏食。  2019年1月20日至21日:月全食  1月20日至21日,我們將觀賞到一次月全食。屆時,地球會遮住太陽,在月表投下一個鐵鏽色影子。北美洲和南美洲將是觀賞此次天文奇觀的理想地點。
  • 星空有約|錯過象限儀流星雨?還有30多場流星雨等著你
    沒來得及看3日的象限儀流星雨?別著急。天文專家介紹,今年年內還有超過30場流星雨,其中4場值得「重點期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紹,流星雨是由小行星、彗星的碎片高速射入地球大氣層而形成。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天象。
  • 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麼時候 2018年2次月食月全食時間
    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麼時候  今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出現在本月的31日,也就是農曆的臘月十五。全程初虧19時47分,食既20時51分,食甚21時29分(最大食分1.321),生光22時07分,復圓23時11分。